APP下载

低碳经济下陶瓷产业的发展

2012-08-07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黄琛

中国商论 2012年7期
关键词:陶瓷

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 黄琛

1 低碳经济的提出

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最早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在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所提出的,之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掀起了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所谓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被誉为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后的第五次世界革命浪潮。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都纷纷选择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起点,一场低碳经济的争夺战悄然上演: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制度等优势,减少排放并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以期维护其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和战略利益;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减少排放,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面临低碳经济的压力和挑战,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我国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开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此举向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陶瓷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2 中国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中国建筑陶瓷产量75.76亿平方米,日用陶瓷产量270亿件,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高居全球榜首。陶瓷产品总产量和出口额的连年攀升,标志着中国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在国际市场地位的提升,然而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2.1 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

陶瓷生产包括陶瓷原料制备、成型、干燥、施釉及烧成等基本工序(如图1所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消耗煤炭、石化能源,同时排放出高温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大量的碎屑、残次品、废泥和煤渣等固体废弃物,带来较多的液体废弃物及噪音污染,故而被称为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

图1 陶瓷生产基本流程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按2005年国际元购买平价折算的2008年中国单位能源生产的GDP为3.6国际元/千克石油当量,远远低于同期美国的5.8国际元/千克石油当量和日本的8.1国际元/千克石油当量,由此可见中国能源利用率的低下,能耗高。而中国陶瓷产业的能源利用率又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日用陶瓷因为复杂的生产工序和较高的烧成温度等原因,能耗是建筑陶瓷的2~5倍。

2.2 产品附加值低

2010年中国建筑陶瓷出口量达8亿平方米,出口额达38.5亿美元;意大利建筑陶瓷出口量达2.89亿平方米,出口额达34亿欧元,通过计算可得,2010年中国建筑陶瓷出口均价为4.81美元/平方米,主要出口市场是亚洲与中东(占总出口量的50%以上),而意大利建筑陶瓷出口均价为11.8欧元/平方米(按2010年1欧元=1.3257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成15.64美元/平方米),是同期中国出口均价的3倍多,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大陆。出口均价的巨大差异说明中国建筑陶瓷产品附加值低。

中国日用陶瓷也存在附加值低的问题。在美国陶瓷市场上,20套的中档陶瓷用品,日本产的价格为80~300美元,而我国产的仅有13~34美元,单件创汇我国平均仅有0.2美元,远低于世界平均出口创汇0.87美元的水平,只相当于英国、日本的1/7,法国的1/3。

2.3 缺乏自主创新

陶瓷产业并非影响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产业,政府下达给相关陶瓷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有限,导致陶瓷产业缺乏基础性技术研究,制约了陶瓷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从企业层面看,中国的大部分陶瓷企业都没有专门的研发队伍,技术力量薄弱,研发经费投入低,导致陶瓷企业严重缺乏研发创新能力。此外,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力度不够,陶瓷行业规范缺失,加之企业道德水准低,导致自主创新的企业无法获得创新带来的利益,反而要承担高额的创新成本,企业失去自主创新的动力。长期以往恶性循环的必然结果是,跟风与模仿成为市场普遍现象。

3 低碳经济下陶瓷产业发展的思路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得,中国陶瓷产业虽然产量大,但国际竞争力仍然较低。面对低碳经济提出的挑战,中国陶瓷产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探索一条集约式低碳发展之路。

3.1 实施节能减排

2007年完成审议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单位能源消耗限额》以及2007年出台的《2008~2010年资源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和《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评价体系和监测方式》为陶瓷产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标准,这意味着陶瓷产业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3.1.1 陶瓷原料制备过程

原料制备过程中主要的节能措施包括:(1)实现陶瓷原料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保证产品的质量;(2)采用连续式、大吨位球磨机进行研磨,可提高产量10倍以上,缩减80%的电力消耗。

3.1.2 陶瓷制品成型过程

建筑陶瓷的成型可以采用压力大、产量大的大吨位压砖机,压制的砖坯质量好,合格率高,可缩减30%的电力消耗。日用陶瓷最理想的成型方法是等静压成型,压制的坯体质量高,工序简单,生产周期短,能耗低。

3.1.3 陶瓷制品干燥过程

微波干燥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干燥技术,通过微波对物料的穿透,可大大缩短蒸发时间,提高干燥速度,节约大量的能耗。

3.1.4 陶瓷制品烧成过程

(1)选用清洁能源。我国陶瓷产业的传统燃料是煤,能源利用率低、成本高,污染严重。为提高烧成质量,节省能源,减少污染,陶瓷产业的燃料应从固体燃料向清洁的液体、气体燃料转变,如柴油、煤油、水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

(2)采用节能的烧成技术。一次烧成技术减少了素烧工序,能显著降低烧成的综合能耗和电耗,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低湿快烧技术降低了烧成温度,缩短烧成时间,节约能耗,增加产量。

(3)利用新的燃烧技术。新的富氧燃烧技术和高温低氧燃烧技术能合理组织气体的流动过程和燃料燃烧过程,提高窑炉热工性能和燃烧效率,减少废烟气排放量。

(4)发展节能环保型窑炉。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型炉窑,必须从窑型、结构、保温材料等方面挖掘炉窑的节能潜力。从窑型看,辊道窑产量大、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代表了当前陶瓷窑炉的发展方向。从结构看,较低、较宽,越宽的窑炉节能效果越好。从保温材料看,采用轻质的耐火保温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热耗。此外,还可以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如在窑炉上安装附加余热利用装置,进行窑尾余热的再回收利用;利用换热器将排烟废气将热量收集后输送到所需的场所。目前余热回收主要应用于坯体干燥和加热助燃空气,以提高窑炉热效率,降低燃耗。

3.2 开发“绿色陶瓷”

绿色陶瓷是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无环境污染、能耗低,在使用时无害于人类健康的产品。在低碳经济时代,陶瓷产业应加大对“绿色陶瓷”的研发,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建筑陶瓷企业“绿色陶瓷”的开发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瓷砖薄型化

瓷砖薄型化是指在不影响瓷砖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瓷砖厚度从原来的10~14mm减少到6~10mm。瓷砖厚度的减少,能够有效降低瓷砖生产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运输成本,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荷载,是陶瓷产业低碳化的重要途径。2007年发布的《超薄陶瓷板(薄型陶瓷砖)》国家标准、2009年发布的《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和《陶瓷板》国家标准,向陶瓷市场传递了瓷砖薄型化趋势的信息,为陶瓷板的大量应用提供了政策保证。蒙娜丽莎是国内陶瓷薄板的首推者,推出的建筑陶瓷薄板“PP板” 厚度只有3.5~5.5mm;海棠(HITOM)推出的环保型BOBO薄板厚度为5mm。

3.2.2 废渣的再利用

目前陶瓷价格每吨70元,而陶瓷废渣的收购价每吨仅25元,加上精加工费用,废渣变成生产原料每吨成本才50元。废渣利用的成本优势促使大量陶瓷企业加入废渣再利用的行列。对废渣的再利用还能较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3 发展陶瓷创意产业

陶瓷创意产业是近年来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以陶瓷产品为载体的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与传统陶瓷产业的有机结合。在传统陶瓷生产各环节中注入创意元素,提升陶瓷产品附加值,加快传统陶瓷产业升级。如当前风靡景德镇街头的陶瓷首饰,工艺简便,制作成本低,创新设计元素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又如景德镇环球陶瓷所推出的“景德烧”品牌系列酒瓶,是在中国“酒文化”的背景下所催生出的陶瓷创意产品,至今累计开发新型酒瓶多达1000多款。再如唐山恒瑞瓷业为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英国威廉王子打造的婚礼礼品瓷,是对国内礼品行业和传统陶瓷产业的一次创新尝试,恒瑞瞬间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个性纪念瓷、礼品瓷成为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契机所在。打造创意元素,发展陶瓷创意产业是中国陶瓷产业从模仿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既能提升陶瓷产品附加值,又能为产业发展培养高端创意人才,是低碳经济下陶瓷产业转型的一条特色之路。

[1]范建华.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及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2010(02).

[2]尹虹.2010年世界陶瓷砖生产消费发展报告[N].陶瓷信息,2011(623).

猜你喜欢

陶瓷
陶瓷艺术作品>
王立新陶瓷艺术
王立新陶瓷艺术
王立新 陶瓷艺术
王立新陶瓷艺术
漂亮的陶瓷彩绘
王立新陶瓷艺术
金意陶陶瓷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