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的青岛滨海景观品位提升策略

2012-08-07李默王丹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1期
关键词:滨海青岛景观

李默,王丹

(1.青岛科技大学城市管理系,山东 青岛 266061;2.青岛翔远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城市滨海区是城市重要的景观界面之一,是自然与人文交汇的地带,也是城市形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展示舞台。滨海城市借助滨海景观的建设不但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同时也为城市旅游产业提供的先决条件。然而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景观的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但建设速度与景观的品质与水平——景观品位不成正比,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冷静的思考。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初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关键在于清楚的确定企业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以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降低决策的主观风险。基本步骤包括:(1)分析优势和劣势,可能面临的机会与威胁。(2)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杠杆效应)、S-T(脆弱性)、W-O(抑制性)、W-T(问题性)策略。(3)对S-O、S-T、W-O、W-T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该方法能够客观分析现实情况,因其操作简单、条理清晰的特点,逐渐被应用到区域规划、行业发展、职业规划、高校建设等各种领域和学科。近年来,在规划领域应用的范例也越来越多。[1]

1.2 城市滨海景观带

城市滨海景观主要是指城市滨海景观带内所包含的各种景观。城市滨海景观带是指城市临海的、海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带状区域。其范围一般以滨海大道为基准线,向陆侧包括与滨海大道相连(邻)的开敞空间及具有一定特色的街区,向海侧包括滨海大道与低潮线之间的陆域、近海及对景观有一定影响的近海岛屿。[2]本文所研究的景观内容即在这一范围内(图1)。

图1 城市滨海景观带构成

2 青岛城市滨海景观带概况

青岛城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端,北接胶东平原,南临黄海。青岛城市的形态与海有着密切的联系。发展比较早的市内四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从南向北依次排开,呈带状分布,与南部海岸线的距离也逐渐加大。其中,经济文化发展最为迅速也最繁华的市南区,也是滨海景观带建设最为重要的区域。

青岛素有“东方瑞士”之称,其滨海景观带也充满了异域风情,汇聚了以总督府、天主教堂、基督教堂、花石楼等为代表的大量欧式建筑。此外,滨海景观带上遗留下来中式建筑也数不胜数,如回澜阁、小鱼山览潮阁等。

景观带上主要道路包括贯穿东西的香港路,它是青岛市的一条主要交通干道及风景旅游线路,是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交通纽带;东海路,是东部新区的旅游观光大道,是青岛市标志性的景观大道;前海景观步行道,其规划以自然海湾为依托,重视绿化与生态环境,规划沿岸公共活动空间。[3]

青岛城市滨海景观带的一线景区主要由青岛湾景观区、汇泉湾景观区、太平湾景观区、浮山湾景观区和石老人景观区组成。[4]

3 青岛滨海景观带建设的S-W-O-T分析

3.1 S(优势)

3.1.1 具有良好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青岛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方,也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际遇,青岛的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很多欧式建筑及市政设施至今仍被沿用。

3.1.2 拥有小青岛、栈桥、五四广场、奥帆中心、海水浴场等标志性景观。标志性景观是一种空间的标识、代表和象征,在人们对城市体验的心理认知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城市空间中某区域范围的主体和中心,是组织构架该区域空间的核心和依托;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城市固有个性风貌的重要场所。[5]

3.1.3 建筑风格多样化,有特色。青岛是一个近代新型的城市,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美名,仅八大关就有24个国家的不同风格的别墅。尤其是德占时期,其融合了殖民时期风格、古典主义、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青年风格派等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景观利用价值。

3.1.4 碧海青山,地理条件优越。青岛滨海景观带空间层次丰富,山海城融为一体。海岸线漫长,且线性优美,形成了众多的海湾、岬角和近海岛屿,便于形成良好的景观视角和对景的营造。

3.1.5 植物种类多样,植物材料丰富。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有利于植物生长。调查显示,仅八大关就有园林植物92种,隶属于42科69个属。[6]

3.1.6 已具有一定规模,景观分区明确,景观内容丰富。随着城市的发展,滨海景观带的建设也日趋成熟,各景观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这有利于景观特色及景观连续性的营造。2004年修建的滨海步行道,将各景观区联系起来,形成了前海一线景观带。

3.2 W(劣势)

3.2.1 历史建筑、街区景观保护应与开发利用相结合。青岛众多的历史建筑中,能够真正做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为数不多。例如,浙江路天主教堂,具有百年的历史,其优美的建筑造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只可惜教堂大门紧锁,游人是不能到里面去参观。此外,前广场缺少和建筑相呼应的设施,建筑孤立的矗立其中,景观的整体感不强。历史建筑是点,而街区是面,中山路步行街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景观面。然而,中山路改造的结果是很多历史建筑被毁,街区的活力消失。

3.2.2 景观设计缺乏细节的思考。比如,广告牌的设置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青岛湾景观区,当我们行赏栈桥、八大关全貌的时候,某企业的巨幅广告充斥眼球,破坏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丽景象。

3.2.3 建筑规划缺乏整体性,天际线的美观不足。从整体上看,青岛滨海景观带的立面应是以山为背景,以建筑的错落组合增进立面的层次感。但青岛滨海景观带各建筑群只是单纯的在进行建筑的组合。从各建筑群来看,建筑天际线也不尽如人意。例如,青岛湾景区的建筑群秩序较差;以别墅为主的太平湾景区中,个别高层建筑对历史风貌破坏较大;浮山湾景区是市政府所在地,现代建筑居多,景观层次也比较丰富,但缺少视觉上的主体,和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7]

3.2.4 景观特色不够突出。青岛滨海景观带尽管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区,但各景观区的景观特色不够清晰,找不到明确的主题。

3.2.5 部分地段缺乏人气,景观利用率低。滨海景观带风景如画、空气清新,这使得海景房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卖点。但由于海滨潮湿的气候和猛烈的海风,并不适合居住,大量的别墅及海景房入住率底,对滨海景观造成了了浪费,区域吸引力下降,活力缺失,景观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

3.3 O(机遇)

3.3.1 国际国内对于青岛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青岛原本就有“中国最具风情城市”、“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一些列的城市名片。自奥帆赛以来,青岛被冠以“奥帆之都”的美誉,青岛的国际知名度也不断提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3.2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作为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景观建设分不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城市滨海尽管建设带来了契机。

3.3.3 大型赛事、大型活动等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对青岛的影响。从奥帆赛、国际啤酒节、国际沙雕节等的成功举办我们可以看到,大型活动的举办对于城市景观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青岛也有能力举办各种大型赛事及活动。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青岛举办,滨海景观建设应当充分抓住这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3.3.4 城市交通便利。青岛市公共交通比较发达,公交车站点几乎覆盖了滨海景观上的全部景点,2010年起建的地铁也将途经滨海景观带。香港路、东海路、山东路、海尔路等主要城市干道,都通向滨海景观带;青岛市拥有私家车超过50万辆,居民出行方便。

3.4 T(挑战)

3.4.1 近海环境压力不容忽视。近年来,青岛近海绝大多数的地方水质良好,但由于滨海景观带紧邻污染较重的胶州湾,因此,水污染的环境压力仍然存在的。此外,浒苔对滨海景观的破坏也不可小觑。近几年由于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数量的大量增加,滨海景观带空气质量逐年下降。

3.4.2 交通压力的扩大影响到滨海景观的展示。尽管交通的便利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人们需要安静欣赏景观的空间,吵杂的过往车辆势必会影响景观的质量。

3.4.3 游客的增加,景观带承受的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作为旅游胜地,青岛的游客量在逐年增加,滨海景观带是大多数游客必到之所,大量的人流集中在个别的景点中,导致部分景点压力过大。

4 SWOT策略分析

4.1 S-O策略

滨海景观带应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利用城市便利的交通将景观连成一个整体,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点是栈桥、奥帆中心等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景观,线主要通过滨海步行景观道等城市道路来实现,面则是八大关别墅区、中山路片区、浮山湾主城中心商贸区等区域。

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一方面利挖掘与发扬青岛的历史文化,营造城市特色;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树立新的品牌,新的城市特色文化。

充分利用建筑多样化的特点,形成特色的景观区,为城市旅游提供新的卖点,使青岛不仅仅以海闻名,更应成为建筑艺术的殿堂。

4.2 S-T策略

注重植物配置的生态效应。植物种植设计不能只是局限在审美,它应当是艺术与功能的结合,其中植物的生态效益时期最主要的功能。这就要求景观设计者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重植物的生态配置,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缓解环境压力。

有效的分散人流。青岛滨海景观带海岸线漫长,应充分利用之一特点来缓解人流压力,不要让游客过分的集中在几个景点上。除注重人流的控制和疏导,还应加强环保宣传,如通过一些景观小品,提醒游人保护环境,避免因游人过多而给环境带来污染。

步行系统的建立。在个景观区内实行人车分流,建立起安全的步行系统,并通过植物及各种景观设施划分空间,避免过境交通对景观使用者的干扰,保障景观展现的质量。

4.3 W-O策略

加强历史建筑和街区的开发与保护,让游客走进这些艺术珍品。景观不是仅供欣赏、遥不可及的,人的参与也是景观的重要部分。建筑也是时空的艺术,游客不能仅局限于了解建筑的历史、欣赏建筑的外表,他需要感受建筑空间给人带来的艺术享受。另外,对于一些历史建筑和街区,合理的开发有利于提高区域的活力,促进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景观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突出滨海景观的特色。世界上很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把城市景观建设视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景观就好像城市的脸面。景观的特色鲜明突出,有助于城市景观品位的提高,也有助于城市品牌的营造。青岛滨海景观带是青岛城市建设中最精彩和重要的部分,因此,加强对滨海景观带特色的营造,有助于提高青岛国际知名度。

借鉴优秀建设经验。在国内外给青岛众多关注的同时,青岛也应当借鉴世界上滨海城市的建设典范,比如说同样是现代城市港湾,香港维多利亚港优美的天际线营造就可以借鉴到浮山湾的规划当中来。

通过各种活动的举办来解决景观活力问题。大型活动的举办场所可以放置在某些景观利用率低的的地段,以提高景观的活力。上海世博会的选址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4.4 W-T策略

将滨海景观带的生态建设作为景观设计的特色。三亚湾景观建设主打生态牌,注重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三亚滨海景观带最鲜明的特色。青岛也应将生态建设纳入到滨海景观带的建设中来,让生态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甚至在局部景观区,生态可以作为景观设计的主题。

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及文化街区的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建筑可以结合一些诸如博物馆、咖啡馆、茶座等展览、服务设施来利用,但在开发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至上的原则,避免因开发利用而对景观造成的破坏。这些区域的开发,可增加游客可游览景点数量,分散游客,缓解环境承载力。

注重景观的细节思考,注重人文关怀。细节往往决定景观设计的成败,一个好的景观应当是和谐的、充满美感的、适用的,同时也是亲切的。在设计中,应注意景观与环境的关系,考虑景观设计的细节,同时做到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例如人不同空间的营造、遮阴设施的设置,无障碍设计等等。

5 结论

综上,青岛城市滨海景观带建设过程中,景观品位的提升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促进景观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促进个景观区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其次,注重滨海景观带的生态建设,将景观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第三,突出青岛滨海景观带特色,打造景观品牌。第四,挖掘青岛历史与现代文化,赋予景观以灵魂。第五,从细节入手,以人为本,体现景观的品位。最后,避免景观资源的限制与浪费,进行景观的深度开发。

[1]袁牧,张晓光,杨明.SWOT分析在城市战略规划中的应用和创新[J].城市规划,2007,3l(4):55.

[2]于东明,高翅,臧得奎.滨海景观带园林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J].中国园林,2003(7):77-79.

[3]刘晶,董文.青岛滨海景观改造研究与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3):411-415.

[4]孟涛.城市滨水地区景观设计初探——以青岛市滨海景观建设为例[D].青岛理工大学,2006:59-61.

[5]阮超毅.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标志性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8.

[6]张卫玲,周春玲,王少萍,等.青岛八大关园林植物多样性研究[J].北方园艺,2008(5):132-134.

[7]彭乐武,任福勇.滨海城市空间轮廓线规划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5(3):120-123.

猜你喜欢

滨海青岛景观
景观别墅
滨海白首乌
火山塑造景观
江苏滨海:让农民工吃下定“薪”丸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滨海顶层公寓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