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方向
2012-08-06文/黄斌
文/黄 斌
2012年,《羊城晚报》创刊55周年。作为一张底蕴深厚的大报,其目前的发展与过去有着割不断的历史血脉,未来的做强做大更加离不开这个血脉。因此,回望《羊城晚报》55年的发展道路,审视《羊城晚报》的今天和未来走向,对于探索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或许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羊城晚报》的历史血脉
《羊城晚报》创刊于1957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张大型综合性晚报。“文革”时期曾遭到停刊,1981年春节前复刊,曾经是广州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近60年的发展过程中,它积淀了深厚的办报传统与独特的发展基因。
鲜明的文化品格。《羊城晚报》创刊时确定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市民,各阶层人民,重点是思想文化战线的干部、新老知识分子和城乡青年学生。”从创刊到复刊,《羊城晚报》高举文化大旗,对推动百家争鸣、开阔读者视野、启发读者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长一个时期成为我国的文化先锋。这种文化的长期积沉,使《羊城晚报》形成了以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为内核,以深切的人文关怀、非凡的文人风骨、卓然的大家风范为特征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特质。现在,《羊城晚报》的读者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这种精神气质和文化特质仍然保持着。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刊55年来,《羊城晚报》坚持紧扣时代脉搏,高度关注社会发展动向,致力于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这构成了《羊城晚报》的一个基本特征。报纸的《街谈巷议》栏目,旗帜鲜明、褒贬分明、大胆泼辣,既积极反映社会新发展、新事物、新变化,又敢于针砭时弊,深受读者喜爱。《羊城晚报》从一开始就坚持发挥主流媒体的强大功能,从来就不是一份关于风花雪月、花鸟鱼虫的生活小报。这种渗透在骨子里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羊城晚报》的立身之本。
不止的创新精神。《羊城晚报》是新中国第一张大型晚报,从创办之日起就充满了创新精神。复刊后,更是领改革风气之先,在新闻观念、内容题材、表现形式等各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一条全新的晚报发展路子,成为报业改革发展的标杆和弄潮儿。报纸鲜明提出“反映生活,干预生活,引导生活,丰富生活”的编辑方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了创办者的办报勇气,对传统新闻禁区进行大胆突破,用“街谈巷议”取代规范化的评论和社论,做大做强副刊,同时对一些现代的版面表现形式进行了大胆运用,这些都开启了报纸新闻改革和版面改革的先河。
文化品格、社会责任、创新精神,三者构成了《羊城晚报》的历史血脉。正是这样的血脉,构成了《羊城晚报》以改革创新为基座,以道义担当为立柱,以人文情怀为骨络的精神大厦。这是《羊城晚报》的基因,无论《羊城晚报》如何发展变化,基因不变,《羊城晚报》的特质就不会改变。
《羊城晚报》是党报和市民报的统一体
《羊城晚报》是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党报,这使《羊城晚报》与其他子报性的晚报、都市报不同,具有党报的基本特性和要求。
一是高度。作为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党报,《羊城晚报》服从省委的工作部署,服务省委的中心工作,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意图,要求站得更高、视野更广,具有全省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政治性、政策性、指导性强。
二是权威。作为党报,《羊城晚报》要求客观公正、事实准确、导向正确、报道严谨,要求科学、理性、深刻、负责,具备党媒的舆论控制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在舆论引导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是综合。作为党报,《羊城晚报》必须全面报道广东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情况,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时政报道,也有民生新闻;既有区域性地方新闻,也有国内外新闻;既有专业性强的行业新闻,也有服务性强的消费资讯。在新闻性信息、宣传性信息、知识性信息和服务性信息上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发挥新闻媒体的综合功能。
同时,《羊城晚报》又是一张城市晚报,换言之,是一张市民报。它是党报但不等于就是机关报,不等于要简单地承担机关报的功能。《羊城晚报》创刊时读者定位为广大市民,至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是面向都市人群、反映都市生活、服务都市民众的报纸。
《羊城晚报》作为市民报,一是以市民阶层为读者对象,市民不是简单地指城市居民,而是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生阶层在内的一个阶层整体,这个阶层具有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而非户籍意义。抓住了市民阶层这个主体,就抓住了社会受众的主体,也抓住了影响社会进程的主体。二是以市民生活为关注点,市民生活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作为市民报,《羊城晚报》必须有平民视野、百姓情怀,把报纸办给市民看,因而是生活味浓厚、市井味浓厚、人情味浓厚的报纸,是贴近性和亲和力很强的报纸。三是要以中心城市为覆盖区域,作为省级报纸,《羊城晚报》立足广州,以广州和珠三角城市群为中心,辐射全省各区域中心,影响全国重要城市。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新闻作品总是表达着某一种价值观。在一个报社里,所有人用共同的价值观办报,这张报纸就集体表达着一种核心价值观。报纸的核心价值观是报纸对社会与公众的郑重承诺,是报纸的灵魂,是一张报纸区别于其他报纸的根本标志。在报业竞争中,核心的竞争不是内容竞争,而是价值观竞争。报纸的差异化发展,直观层面上看是内容差异化,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观差异化。《羊城晚报》之所以具有鲜明个性,形成了独特的晚报风格,正因为它形成了“以人为本,关注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在现实生活中,以人为本有两个直观表述:一是有尊严地生活,二是体面地劳动。尊严和体面、生活和劳动,概括了人的基本需要,生活和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尊严和体面是人的精神需求。尊严的生活和体面的劳动,反映了人的生命价值。《羊城晚报》关注人,就是关注人们生活和劳动的状况、环境和条件,关注人们生命尊严和生存体面的实现程度,为推动改善人们的生存状况、生活环境、生命质量而鼓与呼。这就是人文关怀,就是《羊城晚报》的根本宗旨。
关注生活。《羊城晚报》要关注的生活,不只是人的日常生活,而是更广阔、更深层次的生活。首先是指由每个人的生活构成的社会生活,其次是每个人的生活的当下现实,包括生活和劳动的条件、环境、内容和质量。以人为本、关注生活,就要关注人的生活现实、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简单地说,就是关注生活、生存、生命。
办可读、必读和耐读的主流大报
《羊城晚报》是党报,又是市民报。在内容上应当怎样定位,才能兼顾二者属性,做到党委满意、读者爱看、市场成功三者统一?
首先,办权威、深刻、理性、负责的时政大报。这是由《羊城晚报》的党报性质决定的。主流媒体必须是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动向、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媒体。纯粹的生活类、服务类报纸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文化娱乐类报纸也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羊城晚报》作为党报,要在舆论引导中具有重要位置、发挥重要作用,时政新闻是报纸的主体内容。时政大报的第一个标志,是其报道应准确把握时代脉博、洞察社会现象、推动社会进步,对社会具有预警作用。时政大报的第二个标志,是其对关于时局、大事、大势的报道内容具有广阔视野。从区域范围看,作为时政大报,《羊城晚报》的报道视野应当是全国性以至是国际性的。它对时局的观察、对大事的把握、对大势的判断,不能囿于一隅,而应立足广州、面向全国、胸怀世界。从报道题材看,作为时政大报,《羊城晚报》的报道应当涉及所有重大领域,报道所有能够报道的时局、大事、大势,所有关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所有关于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公共生活等公共领域事件,都应当是时政报道的范围。时政大报的第三个标志,是其对时局、大事、大势的把握、判断和态度代表主流,引领舆论。时政大报必定是对时局、大事、大势有敏感把握和独立判断并影响社会舆论的大报,不仅为读者提供事件,而且分析背景、传达立场。上述这些特征,是《羊城晚报》一直的坚持与未来努力的方向。
其次,办生活气息浓厚、实用信息丰富的民生大报。这是由《羊城晚报》的市民性决定的。新闻信息化是当代传媒业发展的趋势,服务性、实用性信息在信息内容中比重越来越大。《羊城晚报》是办给市民看的报纸,是服务市民的报纸。反映市民生活、表达市民心声、满足市民需求,应当成为报纸的基本内容,使《羊城晚报》成为一张有用的报纸。
再次,办人性关怀鲜明、文化品位高雅的人文大报。这是由《羊城晚报》的价值观定位决定的,是《羊城晚报》的最大优势,也是《羊城晚报》有别于其他报纸的独特个性。作为人文大报,《羊城晚报》应当更加鲜明地举起人文关怀的旗帜;应当更加深刻地把握文化发展潮流,在文化报道上独树一帜,大胆开展文化争鸣,深刻剖析文化现象,成为文化先锋和文化旗帜,应当以高品位的文化内容,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成为读者身份确认的标志。美国传播学者菲斯认为,在文化经济中,交换和流通的不是财富,而是意义、快乐和社会身份。一张高品位的报纸,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更应具有符号价值,成为读者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对《羊城晚报》而言,令它的读者不仅能获到新闻信息,同时通过报纸的文化内涵和符号意义,获得身份确认、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应该是始终不变的追求。
时政大报、人文大报、民生大报,三者统一于《羊城晚报》的整体中,使《羊城晚报》成为“可读”“必读”和“耐读”的报纸。“可读”就是好看,是内容丰富、吸引力强、市场欢迎度、信誉度高的文化产品,读者愿意花钱订阅和购买,值得读者订阅和购买。“必读”就是实用,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生活必需品,能够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耐读”就是优秀,是精品读物,具有文化品位、思想含量,值得细嚼,耐人寻味,能让人们读完后精神上获得愉悦、品位上获得提高、境界上获得升华。
重塑《羊城晚报》的公共功能
新兴媒体不仅传播迅速、信息丰富、使用便捷,而且为网民提供了表达、参与和交流的平台,从而使新兴媒体的公共功能得以最大体现。而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由于受传统形态限制,习惯于单向传播和至上而下的灌输,受众通过报纸自主表达意愿的空间小,参与社会事务的空间小,平等交流的空间小,公共功能弱化。这也是新媒体迅速发展,并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的深刻原因。因此,报纸要应对新媒体的根本之策,是通过创新实现转型,重塑报纸的公共功能。《羊城晚报》也在这一方面做了更加积极的探索。
一是形态创新。新信息技术消除了媒介的介质壁垒,使同一内容多介质传播成为可能,为复合利用内容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推动报业形态转型,就要改变只有纸质印刷才是报纸的观念和做法,不仅要做好传统纸质报,还要把内容编辑传送到多种数字化媒介中,实现信息载体的多元化。《羊城晚报》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把报纸搬到网络和手机上,而是要探索报业采、编、发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产生出报业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新媒体业态,实现报业多形态发展。
二是功能创新。新技术是信息传播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里,受众自主、自由地选取信息,没人能强迫谁接受什么。因此,报业进入了数字化的传播渠道,并不意味着内容就能进入读者。这就要求报业的内容生产必须适应新技术的要求,要适应新技术条件下受众自我意识增强的特点,大胆探索新的传播形式,让受众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利和表达空间。同时,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和传播业态定制相应内容,满足受众对信息专门化、个性化的需求。此外,还要适应新技术条件下受众主体意识增强的特点,围绕受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设置公共话题,发动受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使报纸成为一个表达、参与和交流的平台,实现权威发布与民间表达相结合、媒体介入与公众参与相结合、信息服务与社区交往相结合,从而拓展传统媒体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