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初显区域特色(上)
2012-08-04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江华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 ■ 江华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
2011年我国光伏产业继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11年全年太阳电池组件产量达到21GW,占据全球总产量的60%,连续五年位居全球首位。上游的多晶硅产量达到8.4万吨,位居全球首位。光伏装机量也由去年的520MW暴增至2700MW,同比增长419%。
但是在我国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产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增速大于市场增速的势头越来越严重。从西部到东部、从内陆省份到沿海地区,中国数十个城市都在打造光伏产业园,很多地方都提出了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园的目标,另据CPIA(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初步统计,各地方“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打造千亿元光伏产业的就有20多个,产值可达2万亿,而且大部分地区均提出建设从上游多晶硅到下游光伏组件及配套辅料设备的全产业链光伏集群。虽然集群式发展对于产业发展来说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是不顾自身区域优势与劣势,不切实际地提出区域发展目标与定位,不但使规划成为空口号,造成资源浪费,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是一种地方政府盲目引导式的损害。
鉴于此,国家于2012年初出台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坚持做好行业统筹规划和产业合理布局”。实际上,受市场引导,我国已经形成了几个颇具特色的光伏产业集群。
一 西部多晶硅及光伏电站集群
代表地区: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
1 青海
青海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太阳辐射强度大,日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达5800~7400MJ/m2,直接辐射量占总辐射量的60%以上。特别是柴达木盆地,年辐射总量大于6800MJ/m2,有可用于光伏发电建设的荒漠化土地10万m2,理论装机可达到30亿kW。2008年以来,为促进光伏产业加速发展,青海省先后编制完成了《青海省太阳能综合利用总体规划》、《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规划》、《青海省格尔木市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青海省十二五能源规划》等系列发展规划。
2011年5月27日,青海省下发了《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专题会)会议纪要》,指出在2011年9月30日前建成并网的电站项目执行1.15元/kWh电价,即业界所说的“930通知”。而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8月出台上网电价政策,即在2011年12月30日前完成并网的项目将获得1.15元/kWh的电价。截至2011年12月,青海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建成项目共44个,并网容量达1003MW。其中包括格尔木100MW大型并网光伏示范电站、中广核锡铁山一期10MW项目、国投华靖格尔木一期20MW项目、龙源电力格尔木一期20MW项目、百科光电一期2MW项目等。2011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2.7GW,其中青海省就占据了其中的三分之一。根据青海省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青海省力争在2012年再新建1GW光伏电站。
在光伏电站建设的带动下,青海省政府也开始致力于引导完善光伏产业链,表1为青海省已经投资建设的多晶硅厂,此外青海华硅能源有限公司单晶硅棒产能达到1000吨,以青海尚德尼玛为首的6家太阳电池组件封装企业也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表1 青海省部分已建及在建多晶硅企业情况
2 内蒙古
内蒙古相继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内蒙古光伏产业发展纲要》、《内蒙古光伏产业发展框架协议》、《内蒙古光伏产业环境评估体系》、《呼和浩特市政府关于硅材料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内蒙古有丰富的优质硅矿资源,如巴彦淖尔市硅石资源储量就达3.37亿吨,已发现矿产地40余处,大部分矿床硅矿石品位达到97%以上,符合生产工业硅指标要求。同时内蒙古具有煤电资源优势,截至2010年发电装机已达6460万kW,居全国第3位。区内已有神舟硅业、内蒙古盾安等多晶硅企业,如表2所示,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
表2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已建及在建多晶硅企业情况
2011年11月,赛维LDK硅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220亿元年产60000吨的多晶硅项目签约呼和浩特,其中1期30000吨已奠基,预计在2013年下旬建成投产,届时内蒙古在全国多晶硅产业的集聚优势将更加明显。然而,由于光伏产业发展陷入困境,2012年初以来,内蒙古地区内的大部分多晶硅生产项目已经暂时性停产。
在多晶硅项目的带动下,硅片生产企业也逐步向内蒙古自治区聚集,逐步形成以多晶硅材料为核心、硅片生产企业相配套的光伏制造业集群。
据内蒙古规划资料,到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硅材料产能将达到63400吨,硅片产能达到2.6GW,电池片产能达到2.7GW,光伏组件产能达到1.2GW。
电站建设方面,内蒙古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区太阳能年总辐射为4599~7884MJ/m2,年日照时数为2600~3400小时。201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区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容量为14.6MW,离网型太阳能发电容量为5.8MW。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开发局称,十二五末,内蒙古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总规模将达到800MW。在光伏装机市场的拉动下,内蒙古关于并网系统的技术研发水平有所提升。201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系统——“鄂尔多斯市伊泰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系统”完成建设,并投入业务试运行。该系统可预报光伏电站未来三天逐小时光伏发电量及太阳辐射量。
3 宁夏
宁夏省对于光伏产业发展十分重视,自2009年5月开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意见》、《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并从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科技等方面制订了相应保障措施。
目前,宁夏地区的多晶硅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表3为宁夏自治区已建及在建多晶硅厂产量情况。
表3 宁夏回族自治区已建及在建多晶硅企业情况
宁夏光照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能辐射的高能区之一。太阳总辐射量年均为4950~6100MJ/m2,年日照时数为2250~3100小时,日照百分率50%~69%,是全国日照资源较丰富地区之一。全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云量少,大部分地区属于太阳辐射一类区,太阳能可利用状况在全国居第三位。已经建成并网的光伏电站包括宁夏发电集团总计103.33MW光伏电站项目,宁夏国电阿特斯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计70MW的光伏电站项目,另外还有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天景山30MW光伏电站项目,宁夏能源铝业太阳山一期30MW光伏电站项目等。表 4为宁夏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情况。
宁夏发电集团是宁夏自治区主要光伏企业之一,据报道,截至2010年底已形成了2200吨多晶硅、2400万片硅片、100MW太阳电池组件、20MW太阳能跟踪装置的生产能力,宁电光伏、宁夏银星均是其控股子公司。截至2011年12月,宁夏发电集团共计投资23亿元,建成光伏并网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103.33MW,累计发电量已达6255万kWh。
表4 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4 陕西
陕西省因其煤炭资源优势与电价优势,吸引了一些多晶硅企业前来投资设厂。2011年陕西省光伏产业已形成1300MW太阳电池片的产能规模。
经过连续3年的大规模建设,陕西省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完整、优化分工合理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布局。其中,西安高新区已聚集60多家太阳能光伏及LED企业,重点发展应用产品与控制系统、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西安航天基地引进太阳能光伏企业16家,LED企业14家,其中10家企业已经投产。商洛市形成了以商洛比亚迪公司为龙头的晶硅电池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已形成GW级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咸阳市通过发展多晶硅制备、光伏玻璃、多晶硅铸锭等上游产业带动电池片、组件等中下游产业实现区域聚集,目前发展势头迅猛。榆林市利用其能源电力和气候条件优势,启动建设万吨级多晶硅、单晶硅拉棒、单晶硅切片等上游产业项目,同时支持国电、华电、陕光伏等多家企业投资兴建总计50MW太阳能电站应用示范项目。渭南市按照“六厂四站一校”产业建设规划,重点发展薄膜电池,已形成光伏玻璃规模化生产能力。
据报道,2011年新建在建项目中,商洛比亚迪太阳能光伏项目,计划总投资42亿元,目前已实际完成投资25亿元,2011年新建的600MW多晶硅铸锭和切片、500MW太阳电池项目进展顺利;中电投200MW太阳电池项目总投资12.1亿元,2011年已完成投资7.3亿元,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试生产;天宏总投资27.4亿元的二期2750吨/年多晶硅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60MW多晶硅铸锭、硅片、电池片、组件全自动生产线已建成;西京科技总投资5.6亿元的榆林三期2000吨/年单晶硅项目,9月底前完成投资3亿元,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内可建成投产;彩虹集团三期光伏玻璃、四期光伏镀膜玻璃项目总投资4.9亿元,目前建设进展顺利;隆基硅今明年在继续扩大硅片产能规模,到2012年底将累计实现年产单晶硅片1万吨的产能。
二 西南多晶硅产业集聚区
代表地区:四川
四川由于有电力成本与科研院所优势,曾经是我国多晶硅行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我国多晶硅产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在70年代曾盲目发展,小型生产厂家多达30余家。改革开放后,由于欧美、日本等国家降低多晶硅产品价格,采取非常规竞争手段,对我国多晶硅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我国绝大部分多晶硅生产企业因亏损而相继停产或转产,到90年代仅存1家企业,就是主要以科研性质为主的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原“七三九”厂)。2006年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所有国有资产无偿划转到东方气轮机厂。可以说,四川省是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鼻祖,目前也涌现出了一批多晶硅生产企业,特别是以乐山为主的多晶硅产业已使四川成为全国多晶硅产业最集中的地区,如表 5所示。电池方面,成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四川出口太阳电池170万个,价值4亿美元,分别较前一年增长71.4%和19.7%;但太阳电池出口均价为每个234.3美元,下跌了30.1%。数据显示,欧盟、加纳和澳大利亚为四川太阳电池的主要出口市场。 (待续)
表 5 四川省部分多晶硅企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