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
2012-08-04李鸿宇
李鸿宇
广西北海市福成镇中心卫生院内科 536015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并发气胸,起病急且病情极为凶险,临床症状不典型,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肺部基础疾病,使得临床表现更为复杂,若诊断不及时或误诊,会对患者生命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此病的病死率较高。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该类患者56例,现通过对其临床特征分析,探讨合理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6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1.4岁。肺部合并基础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33例(58.9%),肺心病24例(42.9%),支气管哮喘18例(32.1%),支气管扩张9例(16.1%)。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合并1种基础疾病37例,合并2种14例,5例患者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首次并发气胸患者40例,2次及以上发作16例。气胸类型:交通型25例,闭合型19例,张力型12例。气胸部位:左侧41例,右侧11例,双侧4例。
1.2 临床特征 急性发病39例,占69.6%,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呼吸困难并伴有窒息感、心悸、紧张、紫绀等。慢性发病为1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并逐渐加重、喘息、胸痛及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气胸体征表现为明显的气管移位22例(39.3%),气管未发生移位、气胸症状不典型者34例。
1.3 主要诱发因素 呼吸道感染22例,阵发性剧烈咳嗽16例,用力打喷嚏及大便9例,劳累4例,5例患者无明显诱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44例患者经X线胸片检查和诊断性穿刺确诊为气胸,总确诊率为78.6%,另有12例患者未在第一时间得到确诊,出现了误诊现象。其中,气胸症状典型组患者确诊率(86.4%)高于不典型组,但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气胸症状与诊断的关系〔n(%)〕
2.2 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解痉、通畅呼吸道、治疗原发基础病、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对于临床症状较轻者行抽气减压辅助治疗,积气量大及情况危重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吸氧治疗。
46例患者在治疗2周后痊愈出院,总治愈率达82.1%,高龄患者(71~84岁)治愈率低于对照组,不同年龄组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其中7例因基础疾病较多且较为严重,临床症状未有显著性变化,转诊至高级专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其中3例高龄患者在治疗3周后,因感染和并发症等原因导致抢救无效死亡。
表2 不同年龄段患者治愈率比较〔n(%)〕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且严重,气胸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加之心、肺功能较差或病情危重,不能及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临床上易造成误诊和漏诊[1]。本研究中患者的误诊率为21.4%,明显高于文献[2]报道的误诊率(6.25%),这可能是由于本组患者中多数病情较重不能做X线检查,导致误诊和漏诊的问题。同时,气胸临床症状不典型也给确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缓慢起病者,以喘息、咳嗽加重为主,与基础疾病难以区分。因此,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无法解释的突然出现或加剧胸闷、呼吸困难,应警惕发生气胸的可能[3],防止误诊和漏诊。
本组患者通过基础治疗结合有针对性的辅助治疗后,46例患者在治疗2周后痊愈出院,总治愈率达82.1%,这一结果与曾敏文[4]的研究结果相当。此外还应根据气胸类型和部位予以对症治疗,对于张力性、交通性及双侧气胸,或多次抽气无效的闭合性气胸,应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反复发作或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进行内科治疗,胸膜腔内注入50%葡萄糖液、无菌滑石粉、红霉素或利多卡因等[5]。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应及时的确诊,并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同时加强对基础病的观察和治疗,尤其是高龄患者,应对其病史和病情有详细的了解,加强护理,降低病死率。
[1]王忠锁.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82-1783.
[2]陈宫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72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0):5-7.
[3]白军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65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8):2269-2270.
[4]曾敏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163-164.
[5]刘发勇.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50例临床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