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民间秧歌研究

2012-08-02李向朝戈丽珠

山东体育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秧歌黄河流域活动

祖 晶,李向朝,戈丽珠

(1.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2.淮阴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据史料记载,秧歌最早起源于农民田间插秧活动,与祭祀、祈福时所唱的颂歌、民歌有关。在发展过程中,秧歌不断吸收农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逐步发展成为民间一种舞蹈,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秧歌因受各地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民情风俗、生活习俗等影响和制约,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以及灯会、年节中竞赛和表演的习俗。它以其千变万化的队形,丰富多彩的身体扭、摆、拧、晃动作,轻盈的步伐,轻松、欢快、热烈的风格,仍成为今天黄河流域人们文化艺术表演、锻炼身体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1 黄河流域秧歌的种类

黄河流域包括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共920个区县,流域面积达75.2万km2。我们对这些区县民间秧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类,最后得出黄河流域秧歌的种类大约有70种左右。山西35种,山东23种,其余省份在10种以下。山西秧歌种类最多,特色各异。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的“秧歌舞”,前行蜿蜒,气势奔腾的“跑街秧歌”;规模大,参与群众多,气势磅礴的“伞头秧歌”等等(见表1)。各种秧歌不仅反映黄河流域的人们对秧歌的喜爱和创造力,而且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如“踢鼓秧歌”,反映农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八卦阵”、“九连环”、“四堵墙”,反映劳动人民习武操练,保家卫国的愿望,他们想通过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以保安居乐业[1]。各种秧歌舞蹈,在特定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民情风俗、民间艺术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下,形成自己独具的特色,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同时也表达了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表1 黄河流域秧歌种类

2 黄河流域秧歌的特征

在黄河流域,由于灾害频发,经济基础薄弱,文化、交通落后,人们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很高。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风、雨、雷、电、河、山都被神化,关系着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寺观庙宇遍及各地,每逢祭祀必定歌舞,以取悦诸神,避凶消灾,祝祷丰收。所以,在黄河流域早期的秧歌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它源于“阳歌”(祀神活动的歌舞,它的唱词是沟通人神对话的桥梁),它与“闹社火”活动相融合,还吸收了“跑驴”、“旱船”等素材。而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秧歌主要是农民插秧薅草时所演唱的一种劳动歌(也称插秧歌)和简易舞台或地摊中通过载歌载舞的民间小戏(也称秧歌)戏[2]。正因黄河流域特殊区域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民情风俗、民间艺术、民间武术等诸多因素的长期影响与制约,逐渐形成该区域自己的秧歌特征。

2.1 目的多元性

2.1.1 祭祀祈福

秧歌的目的首先是祭祀祈福的手段。舞蹈在诞生之初,就灌注了宗教信仰。正如波斯诗人鲁米所言:“谁理解舞蹈的魔力,谁就与上帝同在。[3]”为此,不论是生育、婚丧、播种、收割、狩猎、战争、疲劳等活动都离不开舞蹈。四千年前的黄河流域炎黄子孙创作的秧歌就是一种较原始、最普通的一种民间舞蹈,其表演活动与农耕的播种、收割活动密不可分。在每年春天来临之际,人们通过秧歌活动,祈求神灵庇佑,让当年有个好“彩头”,即谷物丰收、人畜兴旺。

2.1.2 娱乐生活

《后汉书·东夷传》中就记载东方民族“常在五月田竟(出事完毕)祭鬼神,群居歌舞”。这表明,舞蹈不仅用来祭祀娱神,还被民众用来相互娱乐。但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秧歌的宗教色彩被弱化,无论是舞者还是观舞者,都愈来愈远离舞蹈的原初信仰。在农闲时节,各个地方的村民们组成的踏歌队、秧歌、社火活动日趋频繁,人数有的超过千人。

2.1.3 健身强身

舞蹈的保健功能在汉代《舞赋》中就有所表述,认为乐舞可以使痞闭隔绝的太极真气开通起来,有利于延年益寿。在秧歌流行的地方人们都认为:秧歌一扭,愁事没有。天天都扭,健康长寿。今天的秧歌也成为体育内容之一,许多学校把它作为教学内容之一,秧歌从民间走进了课堂。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还对秧歌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1.4 情感交流

秧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德、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空间。他们通过踏歌、社火、会演等活动,将秧歌扭到了一处。他们交流了情感,活动了身体、传承了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2 活动时间从固定节日发展成为日常活动

我国民间传统大小节日有24个,最大的是春节,它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节日是秧歌活跃的主要时日,每逢重大节日,城乡都组织秧歌队,少则十多人多则上百人参加表演,百年问好、互相祝福,形成了民间独特的“节日文化空间”。秧歌队纷纷集中到当地最繁华热闹的市政街道,进行游行式的演出。街市上精彩的表演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除了在固定时日活动外,人们已将秧歌融入日常的生活中。不管是在以前的镇子里,还是在现在城市的广场上,只要时间一到,大家都自觉排好队伍,随着强劲的鼓点欢快地扭着。日常生活秧歌在风格上更显得活泼自由,风趣幽默。既有热情洋溢的讴歌,又有尖锐辛辣的嘲讽;既是社会历史的真实记录,又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坦诚表露,更是人们日常健身的重要手段,它已成为折射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2.3 活动地点选择的多样化

秧歌活动地点的选择是根据秧歌活动的目的和需要进行的。重大节日或重要的祈福首先要到庙宇以求得来年平平安安以及谷物丰收、人畜兴旺。之后,秧歌队开始转向街道广场等公共性、公开性场所,以渲染节日氛围。“中国乡土社会的节日广场,与西方节日期间的城市广场不同。中国乡土社会的节日广场是由熟人群体组成的,聚集在广场上的村民被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毋庸置疑,这些关系制约了民众对话模式的放纵程度。事实上,在乡土社会节日广场上聚集起来的民众,仍然是日常生活中亲密的兄弟或乡邻,他们有着相似的社会地位,即便在节日期间的仪式性表演中,也不存在社会地位颠倒的可能。[4]”此时,由于观演之间距离较小,观演者之间表情变化能够相互真切地体会到,彼此易于沟通和交流,庄严肃穆的情绪被轻松愉悦的心情所取代。在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的秧歌表演,充分体现了秧歌娱人性和健身性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连续多次举办“国际秧歌节”,以及不同地方、城市的秧歌汇演,使得秧歌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并不断推进秧歌的继承与创新。

2.4 参与对象的大众化

在民间秧歌活动中,参加秧歌者,有的是青壮年,如荷花秧歌;有的是男女青年,如凤秧歌;有的是民间艺人,如寸跷秧歌;有的是少年,如即墨秧歌。所有秧歌参与者都是普通劳动者以及少年儿童,他们不以此为职业,只是业余爱好,在节日或庙会时从事表演活动,他们与观者生活在同样的环境里,从事相同的劳动,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其动作、表情无不为观者所熟悉,易在观者中引起共鸣,从而加强了观者的参与感,使观演合作、浑然一体,更富有群众性。每逢春节,庙会几乎村村跳秧歌、户户参加,出钱出力、同耍同乐。群众广泛、积极的参与为秧歌的传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 黄河流域秧歌的技术风格

黄河流域秧歌受气候、水土、经济、文化、习俗及人格特点的影响,不同种类的秧歌技术特征有各自的特点,不管是队形、动作特点还是风格特征都有各自的风格(见表2)。

表2 黄河流域广泛开展秧歌种类具体技术风格比较

3.1 队形变化多样

队形是舞蹈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次的队形变化,能为舞蹈增色添花。同样,秧歌也是离不开队形的,不同的秧歌其队形不同,如:八大角秧歌的“二龙出水”,胶州秧歌的“十字梅”,即墨秧歌的“龙摆尾”,莱西秧歌的“眼镜花”,荷花秧歌“四门斗”。并且每种秧歌的队形都不是单一的,如:八大角秧歌的“二龙出水”、“里外罗城”,凤秧歌的“二龙出水”、“四堵墙”。陇东秧歌的“串四门”、“绕8字”,隋朝秧歌的“双分门”、“四门斗地”。而花篮秧歌有“十字街”、“五角星”等五十多种队形[1]。可见秧歌的队形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

3.2 风格轻松、欢快、热烈

任何一种舞蹈都会为人们营造一种氛围,或感动、或忧伤、或激情、或妖娆。而秧歌作为人民自己创作出的舞蹈,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是人民娱乐的重要手段。因此,秧歌多数都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如:八大角秧歌、白店秧歌、地灯秧歌、伞头秧歌等等。同时,由于秧歌也是娱人的手段,少不了具有幽默、诙谐的色彩,如:小秧歌、地秧歌、即墨秧歌等。此外,还有热烈火爆的道口秧歌,壮观奔放的隋朝秧歌,细柔稳健的花篮秧歌,新颖活泼的寸跷秧歌等。

3.3 动作各具特色

秧歌的动作特征与秧歌所在地的背景、地域、传统有关,每种秧歌都有自己的动作特征,如:动作花俏、扭摆大方的八大角秧歌,跌打、翻滚的双墙秧歌,不见双脚走,只见灯影动的荷花秧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道口秧歌。古朴豪爽、奔放洒脱、刚柔并济的“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5]”。另外,每种秧歌的动作特征与秧歌表演者的角色有重要的联系。如:地灯秧歌中对鼓手的要求是头要灵活手要快,媳妇要多情怕羞,其余的动作需要简单点。隋朝秧歌中的武士动作要干净利落,侍女要轻巧妩媚,唐王要飘逸沉稳。莱西秧歌中的小生动作特点是侧身行进,大嫚要脚步轻、腰身软,老婆要风趣。

4 黄河流域民间秧歌对全民健身运动作用与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秧歌的健身性、娱乐性的功能越来越被人们的重视。在对民间秧歌的继承、发展和改造之后,它已经成为人们科学锻炼的体育项目,人们在运动中健身、健心、健美、社会交往、抒发情怀,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和社会和谐发展。

4.1 丰富全民健身的活动内容

每一种都有基本的“扭、摆、走”基本技术,简单易学,易被人们接受。舞者在快慢、强弱、流畅和起伏的音乐节奏和多变的队形活动中,全身各部位的运动方向、速度、幅度、力度也不同,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健身效应,尤其对机体的神经系统和肌肉、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它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人的协调性与灵敏性,达到健美形体和减肥作用[6]。同时,由于秧歌活动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人的激情易被调动,自我情感易于表露,使人心情愉悦,改善人们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经常参加秧歌活动,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亲近,缓解了人们的孤独感[7]。由于秧歌对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2000年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组织,对我国民间秧歌进行整理和挖掘,创编了分别适合中老年、中青年、青少年的健身秧歌,并把秧歌列入全民健身的96个比赛项目之一。同时,各地市也根据自己的文化习俗又创编出几百套健身秧歌自选套路。如河南郑州创编的有“转花秧歌”、“长扇秧歌”、“花棍秧歌”等等[8]。可见,对民间传统秧歌的继承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全民健身的体育活动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全民健身的发展。

4.2 充实人们的闲暇生活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作,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更加富裕。节假日、早晚,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显得十分重要。在古代,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就在节假日利用街道、广场、庙宇、庭院通过跳秧歌来健身强身,祭祀祈福,交流情感,娱乐生活,增强村落的凝聚力,使人们的闲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到如今,人们对秧歌有了科学的认识,并对其整理、挖掘、创新,使它适合各类人群的发展需要。目前,扭秧歌逐渐成为我国健身的“第一运动”,全国每天以扭秧歌的形式参加锻炼的人已超过3 000万。河南省体育局社体中心的统计表明,目前河南省练习健身秧歌的群众已有30万之多,并且还在快速地普及和发展[9]。

4.3 促进人的社会化

秧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围观欣赏的观众多,参与运动者也多。小规模的几十人,大规模的达到上千人,而且不分男女老少。他们在相同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下,运动者通过其动作、表情引起观者共鸣,激发观者的参与感。他们通过扭秧歌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沟通情感、增进友谊,丰富了社会生活。人们在无拘无束的舞蹈中表演协调一致的集体动作,既展示了自我,又找到了集体的归属感。在互教互学的气氛中,培养了民族团结和合作精神,更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秧歌的创作从术语、队列、装束、器乐伴奏以及活动形式,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秧歌的传承也是从小到大“看”秧歌、“扭”秧歌,表演者为师,观赏者为徒,不用拜师坐科,代代相传。秧歌的活动、创造、承传都体现了它的社会性,极大地促进了人的社会化发展。

5 结语

在黄河流域,秧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经历了古老的祭祀祈福、娱乐生活、交流情感、健身等重要手段和功用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不断深入的认知过程。同时,它存储了黄河流域乡民共同的社会记忆。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继承。它在旅游文化景点、节日、舞台等发挥其艺术、商业功能的同时,也被人们作为日常健身重要手段之一,发挥其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1]吴晓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3:55-58,102-104.

[2]宋小翠.临县伞头秧歌及其民俗基础与开发利用[D]∥太源:山西大学,2007.

[3]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4]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M].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86.

[5]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6]张铁明,谭延敏.秧歌与太极拳对中老年女性健身作用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6,36:76.

猜你喜欢

秧歌黄河流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富平村里唱秧歌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昌黎地秧歌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