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卡托普利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2012-07-30昂虎宋文娟王群金家伟
昂虎 宋文娟 王群 金家伟
(1.云南省建水县曲江中心卫生院 云南建水 654306; 2.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昆明 650000)
慢性肺心病是由胸廓肺组织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一类心脏疾病。此病在我国是常见病,患病率约为0.4%~0.5%[1]。我院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血舒通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98例,男62例,女36例,平均年龄(64.8±8.5)岁(45~74岁),病程2~8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21例,Ⅱ级22例,Ⅲ级及以上45例。
1.2 诊断及入选标准
所有病例需符合以下标准:符合199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收缩压≥110mmHg,舒张压≥70mmHg;患者无脑、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无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地高辛类药物过敏史;无精神病史;经患者或家属同意。
1.3 分组情况
98例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分为2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给予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血舒通;对照组给予常规地高辛和利尿剂治疗。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心功分级方面无统计学差别(P>0.05)。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合理吸氧、抗生素抗感染、祛痰、平喘、支气管扩张剂改善肺通气、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观察组给予口服卡托普利首剂6.25mg/次,无不良反应后,逐渐增加至25mg/次,3次/d。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首剂15mg/次,无不良反应后,增至30mg/次,1次/d。血舒通注射液220mg加入5%葡萄糖300mL静脉滴注,滴速15~20滴/min,1次/d,疗程为1个月。
表1 2组患者治疗有效结果比较[n=49,例(%)]
表2 治疗前后LVEF、SaPO2结果比较(n=49,s)
表2 治疗前后LVEF、SaPO2结果比较(n=49,s)
LVEF(%)SaPO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0.28±0.03 0.45±0.09 80.01±5.81 95.86±7.06*对照组 0.29±0.05 0.32±0.08 78.78±6.27 82.12±5.36 P>0.05 <0.01 >0.05 <0.05组别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地高辛0.25mg/d,速尿20~60mg/d。
1.5 疗效判定
显效: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Ⅱ级;有效:呼吸功能有所改善,心功能提高Ⅰ级;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功能无改善,甚至恶化。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均数以(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2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结果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SaPO2结果
治疗前后2组患者LVEF、SaPO2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肺心病药物治疗机理
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扩张、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卡托普利是ACEI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活性,并促进前列腺素的生成,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肾部血流。同时降低肺动脉高压、舒张肺动脉血管,改善肺淤血,保护心功能。硝苯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钙通道而松弛血管平滑肌,减低肺血管阻力及肺动脉高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降低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功能。血舒通可直接提高血浆ANP水平,利尿排钠,抑制RAS及血管加压素的作用。
3.2 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发现,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血舒通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55.1%(P<0.01)。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LVEF、SaPO2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提示肺心病患者治疗2周后,症状显著改善,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压下降,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改善了肺泡通气,维持适当的通气/血流比值,改善肺通气与换气功能。表明三种药物联用可通过不同的机理对肺心病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肺心病患者降低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血氧饱和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3 小结
总之,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血舒通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安全、有效,适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1]翟华强,袁园,高明超.基于抗血管损伤的防治慢性肺心病药物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2):131~134.
[2]王小军.卡托普利和波依定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4):32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