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2-07-28肖湘君刘鸣江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肉芽换药负压

肖湘君 朱 勇 刘鸣江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湖南 长沙 410008;2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外科,湖南 衡阳 421002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由德国ULM大学Wim Fleis Chmann医学博士等在1992年首创的,具有独特的设计思维并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传统外科引流术的一种新型引流技术。VSD技术最早用于修复治疗四肢软组织的创面,于1994年被引进中国,并首次用于普外科[1-2]。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复杂创面修复治疗和提升移植皮肤成活率等,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各种创伤中,软组织缺损是极为常见的一种,且常伴有骨折、大血管及神经损伤、周围组织严重挫伤等[3]。复杂创面的坏死组织较多且很难彻底清除,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营养不足,创基深者甚至可伸入到骨质,创面极易被污染。自2006年以来采用VSD技术治疗修复各种复杂创面缺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2010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共收治复杂创面患者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15~80岁,平均(45±13)岁。 伤后至进行手术时间 40 min~10 h,平均(2.3±1.8)h;受伤原因:车祸伤 37 例,高空坠落伤 4 例,机械挤压伤8例,砸伤3例;受伤位置:大腿17例,小腿10例,上臂3例,前臂5例,足部12例,手部2例,骶尾骨部3例;污染类型:创面轻度污染8例,中度污染38例,重度污染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中,男 15 例,女 11 例;年龄 16~80 岁,平均(44±14)岁;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2.2±1.0)h;创面轻、中、重度污染为 5、18、3 例。治疗组中,男 16 例,女 10 例;年龄 15~78 岁,平均(46±12)岁;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2.4±1.1)h;创面轻、中、重度污染为3、20、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伤后至手术时间、创面类型及位置、创面面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彻底清创,清除创面内的污物、异物及失活组织,露出残腔。对照组在上述处理之后,给予常规换药治疗,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后换药,并使用多侧孔引流冲洗及引流等方式。

治疗组则采用VSD技术治疗,采用由武汉VSD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VSD高分子泡沫型合成敷料(VSD敷料),其内有2条仅一端有孔的硅胶引流管,一张黏合性强的聚胺甲酸乙酯薄膜。依据患者创面的情况在清创处理后,将VSD敷料修剪成与创面大小、形状基本一致,敷于创面或贴于创腔内,使其放入后能充分贴合整个创面,将硅胶引流管由创面周围的正常皮肤约3 cm处引出,用酒精棉球清洁创面周围的皮肤后缝合固定边缘,再用聚胺甲酸乙酯薄膜覆盖封闭VSD敷料、硅胶引流管及其周围正常皮肤3 cm以上。引流管接高负压吸引装置,保持高负压封闭引流状态,调整并维持高负压在50~80 kPa,以敷料收缩变为扁平,引流管凸显触之变硬且有液体引流出为度(参见文献[4])。并随时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及维持高负压,适当地给予敏感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持续负压引流7~10 d后,取出敷料观察,若肉芽组织生长旺盛新鲜,即可行自体植皮;创面较大者或是创面有分泌物,则需重新更换VSD敷料,继续负压引流,直至肉芽生长良好,再行植皮术。

1.3 观察指标

于术后第7天开始观察两组患者是否有渗出、死腔情况发生及肉芽组织的生长状况等创面的形态学情况;创面行植皮、缝合及皮瓣转移等Ⅱ期手术的合计手术处理时间;以毫米方格纸法计算治疗后的创面面积;记录患者换药次数及总住院时间等。并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7 d后肉芽组织生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创面未有明显的渗出,未残留死腔,肉芽组织生长旺盛新鲜,无水肿;对照组治疗7 d后创面仍有渗出,并残留有死腔,且肉芽组织生长不甚明显。

治疗组创面修复时间为 7~10 d,平均(8.3±1.5)d;对照组修复时间为 9~17 d,平均(13.6±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的创面面积、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未出现因使用VSD敷料引起的严重局部或全身术后并发症、过敏反应及其他不适症状,但出现2例引流通路不畅及创面负压不够1例,分别采取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并增强负压等措施后情况稳定,无患者出现并发感染;对照组患者有3例发生创面感染,且不愈合,加强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后情况好转。治疗组患者感染情况虽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修复时间(d)Ⅱ期手术处理时间(d)治疗后的创面面积(cm2)换药次数(次)总住院时间(d)治疗组对照组26 26 8.3±1.5▲13.6±1.8 8±3▲14±5 9.7±1.7▲13.2±0.8 1.5±0.8▲9.1±3.2 20±5▲30±7

3 讨论

创伤后的创面极易被感染,因此需为治疗建立适宜的生理环境。常规的换药治疗使患者在换药时承受极大的痛苦,而冲洗引流并未对肉芽组织的生长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且还会造成极高的坏死率。

VSD技术是一种由内置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组织损伤的创面,再利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建立一个密闭空间,通过可控负压促使创面快速愈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机制为[5]:能避免常规引流点接触创面导致的引流局限,形成全创面引流;代谢物及毒性产物在高负压的作用下,可清除彻底,减轻毒物的重吸收,避免二次感染;通过愈合创面,阻止形成残留死腔。武汉VSD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更是自主研发出新型VSD敷料,该敷料是一种高分子泡沫型合成敷料,形似海绵,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而无免疫活性,且吸附性与透水性极强[6]。此技术能有效地避免创面感染,加强引流创面的迅速清洁,使引流区的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加快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使引流区加速愈合,方法简单有效。

本文通过对患者采用VSD技术修复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观察结果可看出,采用持续VSD术修复治疗复杂创面,不仅能有效缩短创面修复时间,减小创面面积,还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换药治疗,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1]吕松峰.负压封闭引流配合胫骨皮瓣治疗小腿创伤性骨皮缺损[J].中国临床研究,2011,3(1):64,66.

[2]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3-125.

[3]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

[4]李学拥,李望周,李跃军,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敷料下的正压及其产生机理[J].西北国防医学组织,2007,28(1):16-18.

[5]雷林革,沈美华,何如祥,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73-74.

[6]梁冰,周金贤,黄磊,等.应用负压引流技术加外固定架治疗小腿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49-50.

猜你喜欢

肉芽换药负压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庆大霉素高渗盐水在手足外科感染性肉芽组织创面换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