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转改”是民生新闻的“方法论”

2012-07-27马克利

中国记者 2012年7期
关键词:走转改日报党报

□ 文/ 马克利

(作者是甘肃日报社总编辑)

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在实践中体现出了与民生新闻的天然亲和力。作者以《甘肃日报》“走转改”活动为例,深入分析了“走转改”活动与民生新闻的内在关系,是实践者较具学理色彩的一篇文章。

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中央从全局高度出发,引领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在实践中,“走转改”体现出了与民生新闻的天然亲和力。各媒体开办的“走转改”专栏基本就是民生新闻的专栏,专栏报道就是典型的民生新闻报道。《甘肃日报》500余篇“来自基层的报道”以及其他“走转改”专栏报道,无一不是带着鲜明“走转改”特征的民生新闻。可以说“走转改”是民生新闻的“方法论”。

在学界,民生新闻概念有多种解释,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新闻题材说,二是表现形式说,三是报道对象说,四是价值取向说,五是传播对象说。但在新闻实践中,任何一种定义都有其不完整性,都不能准确定义民生新闻的全部特性。这是因为民生新闻本身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不同于时政、经济、文化、体育等以题材为划分界线的新闻分类。民生新闻的主体是民生,民生就是人民生活生计,政策关乎民生,经济关乎民生,文化、体育也关乎民生,民生的包容性决定了民生新闻的包容性。

在新闻实践中,民生新闻的特征非常鲜明:一是平民视角,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二是报道群众,以普通群众为报道主体,以普通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生计为报道内容;三是群众语言,说老百姓的话。民生新闻的这三个特征,正是“走转改”活动要体现的最为重要的内容。

一、走,是民生新闻的立场和取向所在

“走基层”的“走”,不仅仅是一个动作,而表达了一种立场和取向。“走”的方向非常明确,就是基层。基层不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并不用来描述社会分层。基层一词是和上层、高层相对的。基是基础、根本的意思,层是阶层。对一个国家来说最基础的阶层、最根本的阶层,就是人民群众和各基层组织。“走基层”,就是要到最基础、最根本的阶层当中去,发现、表达群众的心声、群众的呼声,甚至群众的怨声。“走基层”的“走”强调的是新闻的视角、新闻的立场和价值取向。这和民生新闻视角、立场和价值取向完全一致。

在“走转改”新闻实践中,《甘肃日报》“来自基层的报道”专栏遵从了这一立场和取向。这一专栏的开栏作品《高温下的大忙人》截取的就是烈日下建设工地上的普通劳动者。从这篇报道之后,采杞工、养路工、乡村医生、农民工、乡村邮递员、社区楼院长、大山深处的护林员、清洁工、列车员、农村手艺人都纷纷见诸报端。“走基层”实践中,记者的视角带有强烈的趋同性,向下、向下、再向下,甚至一些记者走到千米深的矿井之下,感受记录展现矿工们真实的生活。

前些年,《甘肃日报》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集中在“为民生”的新闻上。“为民生”的施动者是党和政府。甘肃省委省政府每年都要实施为民的多件实事,实事涵盖关乎民生的方方面面,但无论是哪个方面,其报道视角、立场和取向都在于党和政府,而不在基层群众本身。“为民生”的新闻,在本质上就是时政新闻。在“走转改”活动中,《甘肃日报》也曾举行过多个主题性活动,如“走基层·看医改”“走基层·看扶贫”“走基层·看重建”等。这些主题将原本是“站在高层看基层”的“为民生”的新闻报道,通过“走转改”活动,将其变为“站在基层看高层”和“站在基层看基层”。这种视角和取向的转变,成功地将“为民生”的新闻转化为地地道道的民生新闻。

“走转改”活动中“走”的本质就是到群众中去。到群众中去,同吃同住同劳动,就会拓展民生新闻的视野,开辟出民生新闻的新天地。

党报要做好民生新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走”应该是长期坚持,不能停止的。“走”是做好民生新闻的最根本方法。

二、转,体现民生新闻价值的有效途径

如果说“走基层”是获取民生新闻的方式方法的话,那么“转作风”就是体现新闻价值的途径。

从字面上看,“转作风”与新闻的价值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内在的、隐含的。

图1 2012年2月28日,《甘肃日报》总编辑马克利(前中)与记者一行,在采访东乡村民。(张铁梁/摄)

图2 2012年2月28日,《甘肃日报》总编辑马克利在联村联户联系点,走访村民,调查民情。(张铁梁/摄)

“转作风”要转的是什么样的作风?从新闻工作的整体上讲,要转只盯“四大院”、唯上不唯下的作风,要转“眼里只有钱”、唯利是图的作风,要转官腔官调、高高在上的类“官僚化”作风。具体到民生新闻采写中,“转”就是从身到基层到心到基层的转变。《甘肃日报》在活动开始就明确提出“心到”。心到了,才能够感同身受,才能够深刻理解群众生存、生活、生产中所发生的故事的意义。心到了作风自然而然就转了,视角会转,立场会转,甚至表达的方式也会转。用心的民生新闻才会凸显价值,才会表现出强大的感染力。

新闻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新闻事实本身的价值,二是新闻文本所体现的价值,三是新闻事实和文本对于受众的价值。新闻价值的三个方面具有一体性。新闻事实本身的价值需要记者去发现、分析、判断,新闻文本的价值需要记者在写作中表现,接受的价值看记者是否了解受众需求。新闻价值的一体性需要记者来完成。民生新闻一样需要记者发现、分析、判断。在编辑过程中,心是否到基层是很好判断的。有些稿件,何乡何村何人,都写得清清楚楚,各种新闻要素一个不少,但是看上去怎么都不像新闻,更像先进人物的单行材料。我问记者,采访了没有,得到回答是:到了现场,到了基层,就是没有发现它的价值所在。有记者到基层转一圈,什么都得不到,还发表奇谈怪论:基层就没有新闻。然而,心到基层的记者,只要到基层就会有不同的收获。2011年9月20日,《甘肃日报》“来自基层的报道”栏目刊发的稿件《郭彩奎:种地 打工 盖房子》一文,记者从普通农民身上发现了普遍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有3段“采访感言”——关于种地的感言:“土地是农民最珍贵的资源,农民对土地有着最深厚的感情,怎样挖掘土地的潜力,怎样从土地上增加农民收入,应该成为农村地区、农村工作和农村干部直面的课题”;关于打工的感言:“打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很多农民的自觉行为,但是,怎样让农民处理好种地和打工之间的关系,怎样让年青一代的农民树立正确的‘打工观’,仍然值得认真思考”;关于盖房子的感言:“盖新房子,是很多农民一生的奋斗目标,也是农民富起来的重要标志。但要让新房子真正适合农村,真正适合农家,各方面还有许多观念要转变,也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多么准确的发现,多么精彩的心得。这样,新闻文本本身也就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受众自然也觉得这则新闻是有价值的新闻。优秀的“走转改”作品就是对“基层没新闻”论调的最有力的回击。

要采写出有价值的民生新闻,身和心一定要同到基层。心不到、作风不转,走再多的路,到多偏远的农村去,都是枉然。民生新闻最需要“转作风”。不转作风,民生现状、民生诉求就得不到真正的发现和体现。“转”是体现民生新闻价值的最有效途径。

三、改,寻找民生新闻最佳美学表现形式

“改文风”是 “走转改”活动的落脚点。走没走,转没转,最终要看改没改。

“改”是因为新闻媒体上出了过多的“官话”和“空话”,“指出”“强调”“要”一大堆,读来怎么都不觉得生动。新闻中出现了诸多奇怪的“体”,文件体、材料体、讲话体,将党报新闻弄得死板生硬、面目可憎,读者自然不爱看,文风问题严重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要改就得先改民生新闻的文风,因为民生是最根本的问题。

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甘肃日报》的做法是“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讲出来的故事交给读者,交给基层百姓,他们说好就好,说不好就不好。

讲百姓故事,不需“雅”和“颂”,而需要“风”。“风”就是老百姓自己的语言。因此,《甘肃日报》要求全体新闻工作者必须学习群众语言。在工作中我常常碰到这样的新闻稿件:文章中有群众有故事,但群众说出来的话怎么都不像群众说的,我问记者,得到的回答是群众的话太“土”了,既不美又没有高度。群众的语言里没有“指出”、没有“必须”、没有“要求”,没有口号和标语,“土”是群众语言的本色,“土”才鲜活,才能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习惯于“拔”高,离开了人物本身、离开了故事本身,人物千篇一律,故事呆板老套。其实,群众故事中蕴含的高度就是新闻的高度。讲故事不简单,讲好故事更不简单。

原汁原味的群众语言才是最高的新闻美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首诗:“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这种对诗歌美学的要求,完全可以拿来要求民生新闻。白居易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他写完诗后,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太听不懂,他就改。民生新闻也应如此,群众听不懂、看不懂就得改,改到群众看懂为止。

《甘肃日报》2012年再次改扩版

创刊于1949年9月1日的《甘肃日报》,每日4版的报纸曾持续了45年之久;1993年起,用9年时间、经四次改扩版发展到工作日8版,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2010年。2011年1月1日起,报纸扩为每个工作日12版;2012年年初,《甘肃日报》巩固扩版成果,一举增加到每个工作日16个版。

此次改扩版秉承“新闻为本、内容为王、导向为魂、读者至上”的办报理念,更加突出省委机关报性质,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创新主题,提高报纸可读性,更大程度满足读者需求,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改扩版后的《甘肃日报》,内容更为丰富,版面设置更加合理。除保持原有各类新闻版面及特色板块外,新增《市州观察》《民主法治》《科教文卫》《新农村》等版面,这些新增版面均为自采新闻版,将笔触对准了基层一线的新鲜事、对准了各行各业的新动向。此外,每个工作日还增加了《国际看点》版面,在做足、做深、做好本省新闻的同时,拓宽视野,关注国际焦点时事,使报纸的可读性大大增强。2011年改扩版中一些颇具特色的版面在此次改扩版中进一步扩大,如《社会视点》版从每周3期扩至5期,《网络视点》版从每周1期增加到4期,《探秘》版更名为《探索》版,从每周2期增加到5期。而深受读者喜爱的百花、文摘、健康等副刊专刊版面,均在原有基础上相应增加期数,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贴心的阅读享受。

在版式设计上,改扩版后仍保持国际通行的720毫米瘦报报型及全彩印刷。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多种视觉元素,通过新颖的版式设计,强化版面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力求在带给读者更多信息量的同时,有着更为轻松的阅读体验。

《甘肃日报》“来自基层的报道”正向这种新闻美学的方向努力。《甘肃日报》要求每位老总、每位中层干部都带头走、带头转、带头改。向老总和中层干部提出更高要求:“老总每年写出3到5篇具有示范性的作品,中层干部写出8到10篇具有示范意义的作品。”目前看,《甘肃日报》做到了量的转变,还没有做到质的飞跃。虽然如此,但进步是明显的。最近,《甘肃日报》征求群众意见,有基层群众说:“记者们能反映我们的生活,拉近了我们自己和新闻的距离,很温暖、很贴心。”“没想到记者来采访我们,写我们的生活。更没想到我说的话还能上报纸!”这种赞美,就是“改文风”改出来的效果。

《甘肃日报》内部还建立了良性的评价机制。良性评价很更要,它能够以制度的方式引导新闻工作者坚持说群众的话。《甘肃日报》的做法是:讲百姓故事、说群众语言的新闻稿件一定要从考核考评中得到充分肯定,每月量化考核中打高分。这种效果非常好。这种制度化的评价就是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内外良性评价机制能够形成,党报就能够长期坚持为群众说话、说群众的话。

四、民生新闻中“走转改”经验应有更多的启示意义

民生新闻不是党报新闻的全部。“走转改”活动不能仅仅适用于民生新闻。“走转改”活动与民生新闻的天然亲和力,使得在活动中民生新闻更容易寻找到正确方向、正确的道路,我们也能够从中总结出更多经验。将这些经验推广到更多的新闻领域,党报新闻就能够从整体上有一个大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走转改”不仅仅是民生新闻的“方法论”,更是党报增强亲和力感染力的方法论。

党报面向基层,不是让党报眼里只有基层,没有高层;只有微观,没有宏观;只有群众实践,没有党政决策。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今天我们强调“走基层”,不仅仅是记者到基层一线去采访,发现民生新闻,更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重大决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告诉群众;把国家和一省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带到基层。我们不分民生新闻,还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各个新闻领域都应运用“走基层”的精神,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强化群众视角;各个新闻领域都应运用“转作风”的精神,以群众之心为心,以群众之目为目,发现新闻的价值,传播有价值的新闻;各个新闻领域都应运用“改文风”的精神,寻找到广大读者更容易接受的大众新闻表达方式和大众新闻美学形式。

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在,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只要党报新闻工作者致力于为群众说话、说群众的话,坚持“走转改”,党报不再是没看头的报纸,而是权威而又亲切的报纸。坚定地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将会看到党报全新的前景。

猜你喜欢

走转改日报党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灵感日报
对“走转改”活动常态化的几点思考
故事细节语言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