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i-Fi 技术在3G 手机设计方案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2-07-25

微型电脑应用 2012年8期
关键词:管脚基带蓝牙

陈 驰

0 引言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相容性认证)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 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IEEE802.11a/b/g等标准的出现,现在IEEE802.11 这个标准已被统称作Wi-Fi。[1]Wi-Fi实质上是一种商业认证,在无线局域网的范畴是指“无线相容性认证”。Wi-Fi 网络是由 AP(Access Point,接入点)和无线网卡组成的一种无线网络。相比较于通过网线连接局域网技术,Wi-Fi与蓝牙一样,同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3G与 GSM 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由于3G在多媒体业务方面相比GSM更为丰富,3G网络和手机正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但3G在数据通信传输速度方面相对Wi-Fi却有所不足,因此将Wi-Fi技术融合进3G对用户体验有巨大的提升,已成为一种市场主流。

1 Wi-Fi技术在3G行业中的应用

1.1 Wi-Fi和3G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Wi-Fi和3G都属于宽带无线技术,由于各自的技术特点,其技术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对于Wi-Fi和3G的关系,从覆盖区域、速率能力、基本业务类别、可移动速率、前向扩展演进走向等多方面综合分析,都可以得出3G与Wi-Fi是一种优良的互补组合,不是正面竞争关系。3G和 Wi-Fi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3G和Wi-Fi的比较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Wi-Fi技术更倾向于对有线局域网的替代,同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对3G网络的补充,承载低移动性的高速数据业务。

1.2 Wi-Fi技术在3G行业的应用

如前文所述,Wi-Fi技术的定位之一,可以是作为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蜂窝移动通信可以提供广覆盖、高移动性和中低等数据传输速率,它可以利用Wi-Fi高速数据传输的特点弥补自己数据传输速率受限的不足。而Wi-Fi不仅可以利用蜂窝移动通信完善的鉴权和计费机制,而且可以结合蜂窝移动通信广覆盖的特点,进行多接入切换功能。Wi-Fi作为3G的一种补充,可以实现Wi-Fi与蜂窝移动通信的融合,使蜂窝移动通信的运营锦上添花,进一步扩大其业务量。

目前,Wi-F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3G网络,热点公共接入在3G网络运营商的推动下发展迅速,相应的Wi-Fi手机终端也逐渐成为3G手机市场的主流产品。

2 3G手机集成Wi-Fi功能设计方案

当前主流Wi-Fi手机设计方案为Wi-Fi芯片供应商提供整套Wi-Fi协议解决方案,将其整合到手机方案中。经过近两三年的商用,单独的Wi-Fi本身的主体功能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这在本文不再赘述;而Wi-Fi在GSM手机上的设计,由于2G手机业务比3G手机简单,也相对比较成熟,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侧重于在 Wi-Fi集成到3G手机的设计中,和 3G手机上的多种业务之间可能存在的兼容性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在Wi-Fi手机设计中,硬件工作电路设计上,各芯片厂商都有主流推荐参考电路,这些都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和完善,因此设计的侧重点在于Wi-Fi芯片和手机基带芯片(Base Band Chip)之间的数据交互接口。

3G手机集成Wi-Fi功能的设计方案,一般采用手机内嵌Wi-Fi芯片,手机基带芯片和Wi-Fi芯片进行交互数据的实现策略:需要一颗单独的Wi-Fi芯片来实现无线数据通信以达到相比于3G手机更优的数据传输速率,而手机基带芯片通过SPI或SDIO接口和Wi-Fi芯片交互数据和进行网络管理。

SPI数据接口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SPI Driver

SDIO数据接口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SDIO Driver

3 3G手机内嵌Wi-Fi芯片所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

前文叙述了Wi-Fi手机的基本工作过程,但Wi-Fi芯片内嵌于3G手机中,还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

3.1 Wi-Fi与蓝牙的频带冲突处理

现今绝大部分都具有蓝牙(Bluetooth)功能,因此可能存在某种场景:用户在使用Wi-Fi上网的同时与其他用户通过蓝牙传输文件;或者在Wi-Fi下载时来电话,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在这种需要同时使用Wi-Fi设备和蓝牙设备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数据传输不稳定或者通话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的现象。针对以上现象分析发现,Wi-Fi设备和蓝牙设备的信号产生了相互干扰,而这种干扰很可能是因为频带冲突造成的。

众所周知,Wi-Fi所遵循的 IEEE802.11定义了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 2Mbit/s。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S,Base Station)或者访问点(AP,Access Point)的协调下进行。后又补充两个版本:802.11a定义了一个在 5GHz 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率可达54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GHz ISM频段上但数据传输率达11Mbit/s的物理层。而2.4GHz ISM频段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使用,因此IEEE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而对于蓝牙,同样也是准许 IEEE802规范中的IEEE802.15协议,与Wi-Fi一样使用2.4GHz ISM无线频段。因此Wi-Fi和蓝牙同时工作时,两个相同的频段必将产生相互干扰,增加另一个设备的底噪,如图3所示:

图3 Wi-Fi and Bluetooth sensitivity

3.1.1 自适应跳频机制(AFH, 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针对Wi-Fi和蓝牙信号广泛存在的同频干扰问题,引入自适应跳频机制解决干扰问题。

由于蓝牙可以使用分布在2.4GHz~2.5GHz ISM频段的79个信道频点,因此在Bluetooth 1.2版本中引入了自适应跳频机制。这种机制可以让蓝牙避免使用和Wi-Fi信号相互干扰严重的频点,将干扰大的信道重映射到干扰小的信道上,如图4所示:

图4 自适应跳频

蓝牙设备自适应跳频到中心频段两侧干扰小的频点上,可以减少与Wi-Fi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双方都能够正常工作。

但引入自适应跳频机制后,却遇到了两种情况:对于不同的PCB板设计,其中部分电路设计板手机可以解决同频干扰问题,对于需要同时使用Wi-Fi设备和蓝牙设备的一些场景,不再存在相互干扰影响的问题;而另外一些电路设计板手机仍然存在互相干扰的情况。

实验发现,能否避免干扰的关键在于Wi-Fi天线和蓝牙天线的信号强度。针对不同设计板,自适应跳频能够有效解决同频干扰问题的PCB板,存在一个现象,普遍都是Wi-Fi设备的天线和蓝牙设备的天线设计的距离比较远;而引入自适应跳频机制后仍然存在干扰的PCB板,则是W-Fi设备的天线和蓝牙设备的天线之间距离比较近。

显而易见,距离的远近,正好说明了信号的强弱。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适应跳频机制并非总是有效的,在非常强的干扰下,任何对频率的跳频操作都可能会没有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自适应跳频无效

3.1.2 时分多路转换(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由于现今的手机主板已经做得非常小,出于PCB板设计上的一些限制,Wi-Fi设备和蓝牙设备的间距一般无法保证能拉开到足够远的间距,因而往往导致信号的相互干扰强到自适应跳频无法起作用的程度。因此出于对并发情况的考虑,在手机方案中,一般需要考虑自适应跳频无效的情况下如何处理。

在硬件限制导致无法保证同时并发的情况下,引入时分多路转换机制,利用握手信号,使Wi-Fi和蓝牙分时工作在2.4GHz ISM频段,避免产生相互冲突和干扰。但是时分多路转换机制会降低Wi-Fi和蓝牙的吞吐量,所以这个机制一般是在自适应跳频不能产生良好效果时使用[3]。

IEEE802.15.2协议中规定了仲裁方式和信号的框架,很多蓝牙芯片厂商也有自己专有的握手信号定义,道理上来说设计还需要了解主流Wi-Fi芯片的握手信号定义,简单说明如下:

3.1.2.1 两线模式

Wi-Fi给蓝牙信号wl_active,表示Wi-Fi有通信,如果这个信号产生,蓝牙应该只接收/发送高优先级的包,其它包延迟处理;

蓝牙给Wi-Fi信号bt_priority,表示蓝牙要接收/发送高优先级的包,Wi-Fi必须停止当前通信。

以上两根信号线是分别保护Wi-Fi和蓝牙通信的,信号发生的多少会影响2.4G ISM频段上带宽在两者间的分配。从蓝牙芯片设计的角度,必须支持包优先级的区分和延迟包的处理。如果蓝牙芯片知道Wi-Fi的频带,bt_priority也可以只在频率冲突时拉起。

3.1.2.2 三线模式

三线模式和两线模式相似,多加一根蓝牙输出的bt_active,这样和bt_priority一起可以表示两种优先级的蓝牙通信。

3.1.2.3 四线模式

四线模式和三线模式相似,再多加一根蓝牙输出的bt_freq,用于指示蓝牙通信是否和Wi-Fi频带冲突。出于系统复杂度及手机设计的需要考虑,目前在手机设计上广泛采用三线模式处理Wi-Fi设备和蓝牙设备的分时工作。一个典型的三线模式时分多路复用机制的信号线连接设计图,如图6所示:

图6 三线模式接线图

包流量仲裁(PTA, Packet Traffic Arbitration):

IEEE802.15.2协议中没有规定 PTA具体的硬件接口和仲裁判定,是依赖实现的。也有类似上述2/3/4线方案。但包流量仲裁的基本思想是蓝牙和 Wi-Fi提交申请给 PTA Controller(一般PTA Controller集成在Wi-Fi中),由PTA Controller来许可。所以包流量仲裁中的相关信号都是指“将要”的操作,不同于上面的是指已经发生的操作。

3.2 Wi-Fi与其他手机应用的数据总线并发问题

由于当前3G手机市场的微利化趋势,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基带芯片往往只提供少量的数据接口。现今的Wi-Fi芯片可以选者SDIO或者SPI数据接口,而3G手机基带芯片往往只各提供一路SDIO和SPI接口。而在现今的3G手机方案设计, SDIO数据接口一般设计为基带芯片和存储卡间的读写接口;而SPI数据接口,一种应用是可以用在支持手机电视(CMMB, 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的3G手机上作为基带芯片和手机电视芯片间的数据传输接口,或者SPI显示屏接口等。

因此,在多数情况下,Wi-Fi芯片和手机基带芯片之间的数据通信,往往需要和其它手机应用复用数据总线。在Wi-Fi手机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Wi-Fi和手机电视并发时Wi-Fi不能使用或者手机电视无法播放的问题。下面是一个典型的Wi-Fi芯片与手机电视芯片复用SPI数据总线的案例,如图7所示:

图7 Wi-Fi和手机电视芯片SPI通道复用接口

从图5所示,分析发现Wi-Fi和CMMB的SPI CLK/DO/DI管脚直接连接到Baseband主芯片上,这样任何一个设备的管脚信号都有可能受到另一个设备的影响。出于成本上的考虑,手机选用的第三方芯片,不能绝对保证在上电状态下而片选信号没有选中自身芯片的时候,各SPI数据管脚肯定为高阻态。

例如,某厂家的Wi-Fi芯片,在芯片没有处于power off或power on状态时,即使CS未选中,WIFI_SPIDO管脚仍恒定输出低电平,这将导致在Wi-Fi后台时播放手机电视的情况下,WIFI_SPIDO管脚影响到了CMMB_SPIDO的输出状态,手机基带芯片的接收信号受到干扰,导致手机电视无法正常播放;另有某厂家的CMMB芯片,在掉电情况下如果CMMB_CS或CMMB_SPIDI管脚之一为高电平,将会使CMMB芯片的电源管脚和其它SPI管脚产生半高电平,这种情况反过来导致在Wi-Fi后台时播放手机电视,却使Wi-Fi连接断开的现象。

因此,在当今手机低成本化的环境下,选用的第三方芯片受限于自身的芯片特性,很可能单独工作没有问题,但是对并发的要求就不能很好的支持了。在这种情况下,手机设计最后考虑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对于低端机设计,将手机的需求就定位为不支持并发,即只要Wi-Fi连接打开,就在用户界面上设置禁止使用手机电视的应用(如果Wi-Fi使用的是SDIO接口则禁止使用存储卡),同样反过来使用了手机电视(或者正在通过文件管理工具使用存储卡功能)就禁止使用Wi-Fi;二是对于中高端机设计,为了提供较好的用户体验,需求设计定义为支持并发,这样在手机设计方案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个模拟切换开关,来实现数据通道的分时切换,独立工作。

对于上面处理方式中的后者,以下是设计使用的一个SPI通道的模拟切换开关,它是一个由GPIO控制的三刀双置开关,如图8所示:

图8 SPI通道切换开关示意图

模拟切换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当SPI通道需要发生切换时,软件在上拉对应芯片的片选信号管脚前操作与之相对应的GPIO管脚电平,以控制开关切换到需要使用的SPI通道上保证一方单独享有数据通道,然后拉片选信号开始数据通信。

根据以上原理,使用模拟切换开关,可以实现Wi-Fi和其它设备在数据总线上的并发设计,提高用户体验。具体软硬件实现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赘述。

4 结论

在手机芯片方案中集成Wi-Fi功能,并在软硬件上设计了2.4GHz ISM频段冲突处理和数据总线并发支持之后,取得了以下的效果:对已有的功能没有影响,相对于3G网络本身Wi-Fi功能提供了更好的网速体验,并且在可能存在冲突的与蓝牙、手机电视、存储卡等应用上互不影响,能够很好地支持共存和并发,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达到了系统设计的预期目的。

[1]王志贺,马国旗,纪忆,浅谈WIFI技术,[OL]中国期刊网,2011年6月

[2]http://baike.baidu.com/view/43867.htm#1

[3]http://www.52rd.com/Blog/Detail_RD.Blog_luckygirl_25 234.html

猜你喜欢

管脚基带蓝牙
蓝牙音箱的直线之美
简单、易用,可玩性强Q AcousticsBT3蓝牙音箱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德生(TECSUN) BT-50蓝牙耳机放大器
紧急:蓝牙指尖陀螺自燃!安全隐患频出
基于图像处理的异型电子元器件管脚偏移误差检测方法研究
CMOS数字IC管脚电容的估算与测量
2014年LTE基带收益占蜂窝基带收益50%以上
AIS基带信号的接收与处理
数字基带系统的System View仿真设计
基于FPGA的WSN数字基带成形滤波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