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

2012-07-25柯仲成程子洋

中成药 2012年10期
关键词:桃苷星点面法

柯仲成, 程子洋, 陈 龙

(黄山学院化学系制药工程教研室,安徽黄山245041)

贯叶金丝桃是藤黄科植物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L的地上干燥部分,具有清热利湿、舒肝解郁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其含有的总黄酮成分具有抗抑郁、抗乙肝病毒作用和利胆作用[1-2],金丝桃苷效果最好。文献报导中,大多是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金丝桃苷提取工艺进行考察[3-4]。考虑正交设计的局限性,本实验通过 Box-Behnken效应面法[5-8]考察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苷的影响因素,优化确定提取工艺。

1 仪器和试剂

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色谱柱Alltima C18(5 μm,4.0 mm×250 mm),BT25S电子天平 (赛多利斯),圆底烧瓶 (安徽玉珠玻璃仪器有限公司)。

金丝桃苷对照品 (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1521-200603),贯叶金丝桃购自黄山龙源药业有限公司,经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潘鲁敏副教授鉴定为藤黄科植物贯叶金丝桃;乙醇购自黄山酒精厂;其他试剂均为色谱纯、分析纯;重蒸馏水自制。

2 方法与结果

2.1 金丝桃苷测定方法的建立

2.1.1 色谱条件[9]流动相为水-乙腈-磷酸 (825∶175∶1),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20 μL,Alltima C18(5 μm,4.6 mm ×250 mm)色谱柱柱温为40℃。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5.2 mg金丝桃苷对照品,用适量70%甲醇溶解,再定容于25 mL量瓶中,制成0.208 mg/mL对照品贮备液。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贯叶金丝桃适量,碎成粗粉,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回收乙醇,加沸水溶解,冷却,过滤,浓缩,干燥的提取物,加适量70%甲醇溶解,过滤,定容至50 mL量瓶中,制成供试品溶液。

2.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金丝桃苷对照品贮备液0.5、1、2、3、4 mL,分别用70%甲醇定容至10 mL,配制得一系列对照品溶液,分别测定。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Y=172352X+10145(r=0.9984),说明金丝桃苷在104~832 μg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2.1.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1、2、4、8、24 h进样,测定峰面积,RSD为1.58%,说明在24h内样品溶液稳定。

2.1.6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RSD为1.78%,说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1.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贯叶金丝桃样品6份,按2.1.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测得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苷平均质量分数为7.04 mg/g,RSD为1.49%,说明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1.8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贯叶金丝桃粗粉10.0 g,平行6份,加入金丝桃苷对照品溶液4 mL(金丝桃苷质量浓度20.8 μg/mL),用70%甲醇溶解,过滤,定容至10mL量瓶中,HPLC测定,计算得金丝桃苷平均回收率 (n=5)98.27%,RSD为1.77%。

2.1.9 样品测定 取供试品溶液,HPLC测定,见图1,图2。根据其峰面积,计算金丝桃苷的提取率。

图1 金丝桃苷对照品HPLC色谱图

图2 供试品溶液HPLC色谱图

金丝桃苷提取率 (Y)=提取液中金丝桃苷量 /原药材中金丝桃苷量×100%

2.2 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苷提取工艺优化

2.2.1 实验设计及结果 通过文献[3,10]和预试验,得出影响贯叶金丝桃回流提取的主要因素有:溶剂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等。考虑到提取次数为非连续变量因素,回归处理较为繁琐,故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固定为2。依据星点设计的研究思路,将每个因素设置3水平,用代码值-1、0、1来表示。代码值所代表的实际值见表1,实验设计与结果见表2。

表1 考察因素与水平的编码与实际值

表2 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结果

2.2.2 二项式方程数学模型拟合 将实验所得数据,利用软件 (Design-Expert 7.1.3)进行效应面分析,以金丝桃苷提取率 (Y)为效应值,对各因素 (X1、X2、X3)分别进行二项式方程拟合和多元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如下:

二项式方程拟合:Y=71.08+1.37X1+2.20X2+1.26X3-0.78X1X2+0.36X1X3-0.20X2X3-0.17-

多元线性回归:Y=70.15+1.37X1+2.20X2+1.26X3(R2=0.8307)

比较R2大小,发现二项式方程拟合较为理想,删除其中t检验不显著项,将二项式方程简化为:

从方差分析结果 (见表3)可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金丝桃苷提取率都有极显著影响;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的相互作用具有显著影响,含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显著影响;回归方程失拟检验不显著,说明影响提取的其他一些未知因素对试验干扰比较小。因此,该方程较好地描述了金丝桃苷提取率随各个因素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预测指导性。

表3 方差分析

2.2.3 提取工艺参数优化和预测 依据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应用Design-Expert 7.1.3软件,绘制金丝桃苷提取率(Y)与相互作用较显著的两个自变量 (X1、X2)的三维效应曲面图 (X3=2)及等高曲线。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预测金丝桃苷提取率的最大值为73.17%,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11.0倍量的77.6%乙醇,提取2次,每次2.7 h。

2.2.4 验证实验 根据预测得出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为了方便工业化生产,将提取工艺参数设为整数,为11.0倍量的78%乙醇,提取2次,每次3 h,平行3次。金丝桃苷的提取率分别为71.77%、71.94%、70.15%,平均值为71.29%,RSD为1.39%。说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精确的预测性,所选工艺条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3 讨论

传统中药的提取工艺研究中,多采用的是正交设计试验,虽然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其是采用线性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因而经常无法精确找到最佳点。本实验采用非线性数学模型Box-Behnken效应面法进行拟合,可以充分考虑了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实验准确性和预测指导性,将更好地促进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苷的开发利用。

效应面优化法在药物制剂[11-13]中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在传统药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但还没有很好地应用于现代中药行业中。本研究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对传统药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考察,并进行验证实验,为其进一步应用于中药产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实验依据。

[1]肖会泉,杨子峰,刘 妮.贯叶金丝桃提取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5,28(3):213-214.

[2]杨子峰,徐活腾,刘 妮,等.贯叶金丝桃醇提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6):712-713.

[3]石永平,汪 海.正交设计优选贯叶连翘中总黄酮提取工艺[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3):325-328.

[4]柯仲成,张 辉,桂双英.贯叶金丝桃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4):48-50.

[5]吴 伟,崔光华.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27(5):292-298.

[6]田宝成,贾昌平,杨军涛,等.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红旱莲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成药,2010,32(3):389-392.

[7]李攀登,张崇禧,李金玲,等.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刺五加叶提取工艺[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6):1064-1068.

[8]吕邵娃,刘 栋,胡畔盼,等.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龙芽木叶提取工艺[J].中药材,2010,33(3):442-445.

[9]柯仲成,桂双英,周亚球.聚酰胺树脂吸附纯化贯叶金丝桃总黄酮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11):9-11.

[10]刘朝柒,王冬梅,杨得坡,等.贯叶连翘醇提条件的多指标优化[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2):149-152.

[11]魏 萍,尹蓉莉,李东芬,等.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淫羊藿总黄酮微孔渗透泵片处方[J].中成药,2010,32(7):1124-1128.

[12]李 楠,聂淑芳,颜廷旭,等.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替硝唑结肠靶向生物黏附片处方[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3):1804-1807.

[13]邢建国,王新春,张永军,等.正交实验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紫草素脂质体处方[J].中成药,2010,32(3):392-395.

猜你喜欢

桃苷星点面法
响应面法提取枣皂苷工艺的优化
山楂叶金丝桃苷对高糖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金丝桃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ATP酶活性和Cx43、Kir2.1表达的影响
金丝桃苷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侵袭的影响
响应面法优化葛黄片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雄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
HPLC法测定蒙药材文冠木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星点提取方法
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酒发酵工艺
基于支持向量机响应面法的连续刚构桥可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