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共建“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企业意愿调查分析

2012-07-25广东柳炽伟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2年11期
关键词:生产性高职生校企

文/广东 柳炽伟

一、调查情况

2011年7~9月,笔者走访了中山市一、二类汽车维修服务企业18家,与其主要负责人(分别是股东3人,总经理、站长4人,主管售后副总、总监或售后经理11人)进行了沟通,并发放调查问卷协助进行调查。这18家汽车服务企业中有15家是4S店的售后服务部门或服务站,1家多品牌特约维修厂,2家一类综合维修厂。在4S店的品牌中,日系品牌有7家,欧系品牌4家,美系品牌2家,韩国品牌和自主品牌各1家。参与调查的企业具有行业代表性,是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单位,其中有13家企业员工数超过80人,4家为50~80人,1家新开店在30人以下;年产值1800万元以上的有9家,1000万~1800万元的有3家,1000万元以下的有3家。

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新员工的主要来源,企业关键岗位均要求高职以上学历,但当前高职学生均需经过企业较长时间的再培训才能胜任关键岗位的工作。企业目前都有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技术培训与交流等浅层次的校企合作行为,有意开展更深层次、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包括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二、调查内容

1.企业与高职生的关系状况

高职生(本文特指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或进企业工作时间半年以内的高职毕业生)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认同企业文化,找到归属感从而安心学习和工作,减少顶岗实习学生流动性,是学校老师和企业领导比较重视的问题。学生的责任感、归属感和工作热情应合理的表现,它成了企业对其任用与培养的关键考查因素,因此双方应加强互动,尽快增进了解。调查显示,有89%的企业负责人曾经和高职生有过较长时间的沟通,有44%的企业领导曾听到学生向他们反应建议。当然,这种互动会更多出现在中层管理人员和高职生身上,但大多企业没有相应的互动平台和机制。

2.企业对高职生的需求与要求

被调查的企业中每年招聘员工人数10~20人的占39%,20人以上的占44%。大部分企业将高职学生作为主要的人员补充来源,73%的汽车服务企业每年招收高职生的人数超过10人,具体比例情况如图1所示。

企业感觉“最难招聘到合适人选的岗位中前三位分别是钣喷技师、钣喷普工和保险理赔,占比例分别为61%、44%和39%。

对高职生的总体素质,企业领导基本表示满意,但还存在一些方面需要加强。89%的领导认为首先应加强实际动手技能训练,其次是思想素质教育(50%),营销管理知识排第三位(38%)。在服务顾问和保险理赔等关键岗位中,50%的企业考虑优先选用高职生,但鉴于行业技术特点,高职生在调整到非维修岗位前均需在车间从事一段时间维修技术工作,50%的企业需有半年到一年时间,39%的企业要一年到二年时间。在企业内部,针对高职生的晋升和培训机制,有94%的领导认为本企业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制度。

3.企业意向

(1)校企合作的现状

目前有39%的企业与职业院校有订单班或其他形式的合作培养学生,大部分都是浅层次合作,还没有建立过汽车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在现阶段校企合作中,企业承诺可以提供的资源情况如图2所示。

在对“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对企业好处”的不限选项的选题中,调查结果(表1)表明企业负责人已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学生实践能力更强”的选项,选择的不到40%,表明大部分企业负责人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只停留在现阶段浅层次的合作形式上,有待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例如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有100%企业负责人认为校企共建一个具备生产经营性质,同时能适合学生实训实习的基地是可行的,而且都认为高职生完成了基本理论学习后,到生产企业实习比在学校实训学习效果更好。

(2)汽车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素

笔者参考当前国内各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合作模式,归纳整理了适合汽车后市场的几种共建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A学校主导型,企业只提供部分管理和技术人员协助基地经营与教学;B企业主导型,学校只安排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工作(教学)和实习;C校企共建型,企业和学校各派出部分人员和提供基本对等的资源进行生产和实训; D股份制企业型,由企业和学校各提供对等资源/资金建立独立运作的生产、教育、培训兼营的股份制企业;。上述各项首选比例分别为17%、33%、39%、11% 。可看出企业仍然认为实训基地只是一个为企业培养后备人员的场所,大多没有切实认识到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性或参与市场服务创造经济效益的功能。当专门提出“校企共建一个具备生产经营性质,同时能适合学生实训实习的基地是否可行”的问题时,有72%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可行。

表1 校企合作对企业好处的认识

在探讨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应以哪种经营模式为主时,有一半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应按4S店/一类维修厂模式经营,39%认为应以技术与培训服务为主,11%认为可作为加盟服务品牌连锁企业。而汽车品牌企业的二级网点、分店或为汽车维修企业服务的企业(例如机械加工、自动变速器大修等)的模式,他们都认为不应作为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经营模式。

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如果要参与市场竞争,其建设选址很关键,不一定要建在校内,也可以租用外面的场地。在受调查企业对基地选址应考虑的因素中,95%的企业选择交通便利,其次是位置鲜明(33%),周边环境住户多(22%),行业集中(22%),租金便宜(17%)。

在“带有教学性质的生产性企业,企业能持续经营和发展的主要困难在哪里”的调查问卷中(见图3),“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A.客户的开发

B.客户满意度

C.生产与教学的协调

D.人力资源的管理

E.学生的管理

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之后,有67%的企业愿意推荐实训基地附近的老客户到实训工厂接受服务,而企业内部的员工中,有89%的企业领导认为自己所处企业大约1/5员工有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或进修获取学历文凭的需求,这无疑也是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待开拓的业务资源。

三、结论与探讨

1.加快现行教学方法与课程改革进程

目前高职教学课程中实训课时已达到总课时的一半,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实操技能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与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有关。专业课理论模块和实训模块的划分,以及课程教学过程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在实训时不知前因后果,简单片面的实操任务使学生干了一次后不愿再干,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从何入手。这些状况要求职业院校应将行动导向教学、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非常急迫的。当前遇到的困难之一是具有企业工作经验且理论扎实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学校欠缺有效的激励机制。另外对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学生,应适当增加汽车营销、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等课程。

2.进一步深化和丰富校企合作的内容

从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可提供资源等调查选项可见,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状态,只能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或按学校需求提供一些技师授课等,“订单班”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实训用的旧零件等合作内容都没有切实实施,主要原因在于职业院校的合作需求没有及时深入的与企业进行沟通,大部分企业负责人也就没有更深入的考虑。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内容都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其中在合作模式上,应考虑长期发展和双赢的需要。进行股份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的合作应该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模式,双方以不同形式的投入作为相应股份,聘用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老师或职业经理人作为负责人,明确其教学与经营的双重属性的要求,赋于其相应的灵活的运作机制,充分挖掘合作双方的竞争优势和市场机会,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健康运行,在为企业方创造合理利润的同时能完成实训基地的自我造血,满足学生基于理论课程的实践学习需要。

3.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的关键

(1)经营模式多样化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根据专业面向的行业不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经营模式也有区别。在汽车后市场中,对高职学生需求量最大的无疑是汽车4S店,因此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模式以4S店的模式为主,同时兼顾考虑学生就业岗位的广泛性与职业发展,结合当地市场需求情况,以及高职院校本身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定位,应在以4S店经营为主的基础上,增设一些自动变速器维修、发动机缸体机械加工、柴油高压泵调校检修等实训工作室,方便学生在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全面印证和实践锻炼。特别对一些传统交通运输类院校,汽车4S店和商用车维护修理应并重发展。从实训基地生产性的要求出发,考虑所在区域的市场情况,为维持基地的持续经营,应拓展多种业务途径或经营形式,包括连锁快修养护、二级经销店、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等。

(2)建店规模的合理性

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持续经营的前提是能实现自我造血,企业要追求合理的利润,因此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规模大小必须从两方面考量,一是学生实训需求,二是市场大小。按本调查数据显示,有60%的企业负责人认为汽车机电维修班组中,中工以上人员与高职生或学徒的比例不应低于1.5:1,否则会影响到车间维修质量管理。按经验值估算,一个月维修1500台次的中型汽车服务企业,机电维修班组大约只能同时承受10~15名学生实习。学校课程与教学方法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工学结合,学生分期、分组、岗位定期轮换等方式才能完成整体课程的实施。如果片面扩大实训基地规模,会造成投入过大,业务量过小而亏损的风险。如强制过多学生同时安排到某一类岗位实习,会造成企业质量和管理问题,最终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和安全隐患。

(3)选址要求与应对

根据调查显示,汽车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选址问题,首要要考虑交通便利、位置显要等条件。这与目前一般高职院校的建设用地不相符合,需从多方面考虑。一是将直接面对客户的快修保养性质的整车实训车间,建设在校园靠近主干道路的方位,承接其他业务的车间建在学校工业园区内;二是建立“厂中校”,在一些较大的合作公司内建立授课机构;三是直接离开院校,以租赁厂房等形式建立新的企业,当然这要考虑学生管理的可行性问题。

(4)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汽车维修类生产性实训基地能持续运行的关键问题是要保证客户的满意度。作为服务性行业,汽车维修生产过程比较透明,客户对车辆维修的时间、维修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实习学生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基本的维修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形象上应弱化实习生的特征,比如工作服与正式员工的统一等。各岗位实习生的数量应以不影响生产正常运作和质量保证的需要为宜,减少众人围观等现象发生。在学生课程安排上,应注意企业整体生产能力的稳定,避免进厂实习人数的变化过大。此外,可考虑利用合作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忠诚客户的进厂服务体验和宣传效应,提升客户认同感,增加客户进厂的机率,从而提高业务量。

猜你喜欢

生产性高职生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