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农户家庭的非农从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2012-07-24向其凤
向其凤,石 磊
(云南财经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昆明 650221)
0 引言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我国广袤的西部,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由于土地、水资源以及生态属性等的限制,增产的余地已经很小,再加上农产品价格提升的空间有限,使得依靠传统农业来增加农民收入变得极为困难,而且农业创造的就业机会随着农业新技术的革命将越来越少。近年来,非农就业作为农民增收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渠道,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农村人口众多,物质资源匮乏,人力资本不足,外部环境恶劣的西部民族地区,如何扩大农民的非农就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家庭作为决策的基本单位,把资源禀赋和外部环境作为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同时考虑数据的层次结构和聚集特征,采用多水平的Logistic模型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户家庭从业选择做出了分析和推断。
1 西部民族地区的非农就业现状——以红河州为例
1.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用的数据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统计局2008年对农村住户的调查数据。该调查数据主要针对农村住户的家庭层面,包括家庭的收入、支出以及劳动力就业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红河州地处云南南部,包括2市11县,是一个多山地、多民族的贫困边境州,州内以红河为界,南北发展差异大,山区、坝区生产力水平差距大,各民族社会发展程度不平衡,属于欠发达地区,具有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典型特征。红河州统计局对农村住户的调查覆盖了全州13个县市的298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10或15个样本农户,总样本数量3000户。调查数据对红河州农户的从业情况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1.2 非农就业的现状
以红河州为例,根据2008年红河州统计局对3000个农村住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
(1)农户的非农就业的比例很小,非农收入的比例不高。根据红河州统计局对农村住户从业类型的调查,样本户中农业户2603户,占86.8%,农业兼非农业户171户,占5.7%,非农业兼农业户163户,占5.4%,非农业户63户,仅占2.1%。在全部就业的8783个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8174个,占93.07%,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609个,占6.93%。以全部就业劳动力的从业时间计算,2008年全部劳动力的就业时间总计88319.7个月,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总时间76215.3个月,占86.29%,从事非农业的劳动时间12104.4个月,占13.71%。因此,无论是以户为单位的非农就业比例,还是从个体劳动力为单位的非农就业比例和非农工作时间的比例来看,红河州的非农就业比例都是很低的。
从农户家庭的收入构成来看,样本户的户均纯收入13102元,其中户均工资性收入2599.3元,户均家庭经营收入9522.7元(其中一产业经营纯收入8938,21元,二、三产业经营纯收入594.49元),户均财产性收入284.9元,户均转移性收入694.9元,分别占户均纯收入的19.8%、72.7%、2.2%和5.3%。非农收入只占到总收入的24.37%。在非农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75.7%,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二、三产业收入仅占24.3%。这表明,红河州农户的非农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不高,非农就业仍以外出务工为主,家庭经营中非农产业收入的比例很小。
(2)非农就业以非技能岗位为主。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行业分布比例来看,第二、三产业中的建筑业、服务业和制造业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行业。其中,14.5%在建筑部门就业,12.6%在采矿业就业,12.3%在服务业就业,6.2%在住宿和餐饮业部门就业,11.8%在制造业就业。此外,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就业的劳动力较多,分别有9.5%和9.0%。在教育、文化、卫生、水电供应等文化素质要求较高及政府主导型部门就业的劳动力较少,均未超过5%。还有17.9%的劳动力在上述部门外的行业就业。样本户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行业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红河州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行业分布 (单位:%)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行业都是非技能行业,像建筑业、采矿业和制造业,对非技术性劳动力有较大的需求量。除此以外,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市场主导型经济部门,如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而那些政府主导型经济部门,比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吸收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仍然非常有限。
(3)非农就业的单位报酬明显高于农业。在红河州的3000个样本户中,农业从业人数8174人,农业从业时间76215.30月,农业(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一产业)收入为260635051.52元,计算得到农业从业人员的年均纯收入3188.53元,从事农业的单位时间报酬为341.97元/月;非农业为主的从业人数609人,非农业从业时间为12104.40月,非农业(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二、三产业)收入为2505156.68元,计算得到非农业从业人员的年均纯收入16918元,单位时间的报酬为851.18元/月。无论是人均纯收入,还是月均报酬,非农从业人员的收入都远远高于农业从业人员。
2 理论分析和变量定义
2.1 理论模型
农户生产行为模型是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体系的总称。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讲,它是农民与自然、市场和政府之间博弈的结果。假设农户在不同行业i中分配其家庭劳动力,i行业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i(Ai,Li,Ki)。其中,Ai,Li和Ki分别为从事i行业农户所投入的土地、劳动和资金。这里,可将行业简单的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类,i=1表示农业,i=2表示非农业,并假定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
农户从事i行业的纯收入Ii为:
式中,pi为i行业产品的价格,piQi为i行业的总收入,pli为从事i行业的单位劳动成本,pki为从事i行业的单位资金成本。假设农户关于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的配置行为是使其所有行业的纯收入之和最大化,同时,农户的资源配置受到资源总量的约束,设L为农户家庭中的劳动总量,K为资金总量,A为耕地总量,则农户家庭的收入最大化模型为:
设上述最优化问题的解为:
或者
则选择非农就业的概率p=Prob(转移发生)被转化成发生比,即p/(1-p)。发生比的自然对数,即ln[p/(1-p)]被称为Logit函数。
通常情况下,非农业的土地需求A2=0,因此A1=A。假设单位资金成本pki对所有的行业一样,由市场决定。根据(4)式,可知取决于农户家庭的物质资本A和K,劳动力数I,以及产出的价格pi和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的单位劳动成本pli。不同行业的产出价格和单位劳动成本因所需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不同而不同,其中人力资本可以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技能、健康状况等来表示。除此之外,农户能够选择农业以外的行业就业,还和当地的自然地理、社会发展等微观环境S有关。我们用m表示影响的随机因素,得到影响农户家庭从业选择的理论模型:
2.2 变量定义
为了研究的方便,对农户的从业类型按照家庭劳动力从事农业劳动的时间占全部劳动时间的比例分为两类,一类以农业为主,指农户家庭中农业劳动时间占总劳动时间50%以上的农户;另一类以非农业为主,指农户家庭中非农业劳动时间占总劳动时间50%以上的农户。农户的要素禀赋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主要包括资金和土地资源,分别用农户家庭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和耕地数量来表征;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用劳动力数量、受教育程度、年龄、技能和健康状况来表征。已有的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而言,具有较高文化、健康的、有一技之长的年青劳动力更容易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因此在非农就业的研究中,家庭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并不是人力资本的很好代表。本文中的受教育程度用家庭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表示;技能用家庭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数量来代表;年龄用家庭中40岁以下的劳动力数量表示;健康状况用家庭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代表。除了资源禀赋以外,农户家庭的从业选择还受到环境的制约,地理位置、城乡距离、交通状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传统都会影响农户的选择。本文中,地理位置用农户所在行政村的地势来刻画;城乡距离用农户所在行政村离最近县城的距离代表;交通便利与否用行政村距离最近车站(码头)的距离和农户住宅外的路面状况来代表;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用前一年的村人均收入表示;风俗传统则用农户所在的行政村是为否少数民族村来代表。研究中涉及变量的数据描述见表2。
表2 模型涉及的变量定义与数据描述
表2中,解释变量为两层(或水平)数据,其中变量x1,…,x8为1水平变量,反映的是农户家庭的资源禀赋状况,变量d1,d2,z1,…,z4为2水平变量,反映的是农户所属行政村的环境状况,户嵌套于村。由于居住在同一个行政村的农户具有相同的外部环境,他们的从业选择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同质性,户与户之间又因拥有禀赋的不同而表现出异质性。为了能够较好的处理分层数据中的组内同质或组间异质问题,本文将模型(8)变为多水平Logistic模型,从而保证了用模型估计参数进行统计推论的准确性。
3 模型分析和实证结果
3.1 对数据层次结构的检验—空模型
在使用多水平模型前,必须对数据结构进行检验,以确保该数据集使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是合适的。本文下面的估计结果均由SAS9.2软件得到。
为 了检验数据中是否存在层次结构,我们考虑如下无解释变量的空模型:
将(10)带入(9),得到一个具有随机效应的方差分析模型
3.2 多水平logistic模型的估计
根据理论模型(8)以及相关的变量定义,本文的农户从业选择的两水平Logistic模型为:
该模型是一个具有随机截距的logistic模型,截距上的水平2模型仅涉及水平2变量,随机效应u0j刻画了不同村之间的差异。为了能够运用似然比检验(LR test)对模型进行检验,我们使用数值积分近似法(NLMIXED程序)估计模型(12),得到的估计结果见表3。
3.3 多水平logistic模型的结论
从模型拟合的检验来看,模型(12)和空模型(11)的-2LL 相差为 LR=1210.4-1085.0=95.4,df=14,p<0.0001表明模型(12)在考虑了家庭的资源禀赋和村与村之间的异质性后,显著的改善了模型的拟合优度,能更好的解释农户家庭在从业选择上的差异。
(1)物质资本对农户家庭从业选择的影响。从回归系数看,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系数为正,人均耕地面积的系数为负,且具有统计显著性,表明农户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对农户的非农从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当农户家庭的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每增加1元时,其非农选择的发生比增加0.005%(即exp(0.00005)-1);当农户家庭的人均耕地每增加1亩时,其非农选择的发生比减少35.25%。
表3 农户从业选择的两水平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2)人力资本对农户家庭从业选择的影响。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数量对农户的非农选择具有统计上显著的负影响,表明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越多,转变家庭的从业类型就越困难,家庭的劳动力数每增加1个,农户非农选择的发生比减少40.52%;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对农户家庭的非农从业选择有统计上的显著正影响,家庭中高中以上的劳动力每增加1人,其非农选择的优势比增加81.52%;家庭中受过技术培训的劳动力每增加1人,其非农选择的优势比增加27.4%,表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技能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积极作用。40岁以下劳动力人数和健康医疗费用支出对农户家庭的非农从业选择的影响为正向的,但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3)外部环境对农户家庭从业选择的影响。总的来看,微观外部环境对样本农户的从业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回归系数看,农户家庭住宅外的路面状况对农户的非农就业选择影响很大,住宅外路面为水泥砂石的农户家庭,相比住宅外路面为非硬质路面的农户,其选择非农业为主的可能性要高出162.48%。农户居住地的地势对农户非农选择的影响为负,但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农户所在行政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家庭的非农选择有显著的正影响,行政村的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其非农选择的发生比增加0.05%。农户所在村的位置对农户家庭的非农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距县城距离5公里以内的行政村相比5公里以外的行政村,农户家庭选择非农业为主的可能性要高出409.83%;距离车站(码头)的距离在2公里以内的行政村相比在2公里外的行政村,农户家庭选择非农业为主的可能性要高出97.29%。农户所在村的风俗文化传统对其非农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民族村的农户选择非农业为主的可能性比汉族村的农户平均低65.59%。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农户家庭的非农从业选择是根据自身的禀赋条件对物质和人力资源作出的家庭收入最大化的配置,非农选择受到禀赋所有量的制约。一般而言,物质资本中的生产性固定原值越大,农户选择非农业为主的可能性越大,土地资源越多,农户选择非农业为主的可能性越小。尤其是民族聚集区域,民族传统和小农意识让农民依然坚守土地,只有在土地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才被迫转向非农业,但资金的约束会使得向非农业的转向变得困难。在西部地区,这种约束的效应更明显,表现在农户的非农选择以资金成本最小的外出务工为主,农户家庭就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发生的频率很低。
(2)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是影响其从业选择的重要因素。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特有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民族地区农村的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地区,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再加上民族地区的教育落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技能训练,更加剧了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转向非农业的困难。农户家庭中受过良好教育、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较容易转向非农产业就业。
(3)农户居住地的微观外部环境对农户的从业选择有重要影响。经济越发达,城乡距离越近,交通越便利的地方,农户选择非农业为主的生产行为的可能性越大。西部民族地区大多经济不发达,城市的规模较小,辐射范围小,交通不便,使得农民在本地发展非农产业受到了客观环境的限制,这也是民族地区农民向非农业转移比较困难的原因之一。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就如何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出以下建议:
(1)发展农村金融,为农民的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使更多的人能创业、会创业、敢创业。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加大对农村非农产业扶持力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增加农村内部的非农就业。
(2)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在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再加上农民本身对教育的不重视,使得西部地区的教育长期落后于东、中部,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西部地区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在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无法与东、中部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竞争,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比例较低。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才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长久之计。
(3)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和农产品市场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运输条件,缩短农户与市场的距离,为非农产业发展铺平道路。扩大城市的辐射半径,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农村内部的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农民非农就业,增加他们的非农收入。
(4)转变农户的小农观念,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农户的传统观念,鼓励和引导他们在保留传统农业的同时,因地制宜的积极开展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拓宽收入来源。
[1]赵耀辉.中国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1997,(2期).
[2]都阳.贫困地区农户参与非农工作的决定因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9,(4).
[3]任国强,薛守刚.农户人力资本对农户就业选择与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8,(21).
[4]辛岭,蒋和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06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9,(6).
[5]李石新,彭候武.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
[6]向国成,韩绍凤.农户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8).
[7]余吉祥,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农户调查数据为例[J].现代数据,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