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度中升华——记新疆油田公司十大命名班组黄克平班
2012-07-19龙燕张新燕彭志强牟雪江
□文/本刊特约记者 龙燕 张新燕 彭志强 本刊记者 牟雪江
讲述新疆油田公司十大命名班组黄克平班的先进事迹,要先知道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的陆梁油田作业区。这里有个因果关系。这是黄克平班的班长黄克平给我们采访的第一感触。黄克平说:“我带的这个班所取得的成绩,那是陆梁油田的科学开发、现代化先进技术和精细化管理‘造就’出来的。企业的台阶有多高,我们的奔头才有多高。”
我们看到黄克平在说这段话时,对企业给他的“高度”心存感激之情。
把握企业高度带来的机遇
陆梁油田是新世纪中国陆上发现的第一个亿吨级沙漠整装油田,是新疆油田公司在准噶尔盆地当年发现、当年探明、当年投产的第一个油田,也是新疆油田公司在勘探发现后一年内日产上千吨的第一个油田。它拥有国内规模最大、国产化率最高、技术最先进的油田自动化管理系统;它创造了新疆油田建设速度第一、产量增长最快、技术水平一流、经济效益最佳的优良业绩。
黄克平与陆梁油田结缘是企业带来的。
黄克平,1985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过采油工、电工、抽油机维修工等。作为一名油田开发战线上、每天与采油井打交道的一名基层员工,到2000年8月黄克平已经在油田里摸爬滚打了15年。采油工的那些技术,黄克平认为自己的技术足以应对岗位需求。
文宣/供图
但是,让黄克平思想认识发生飞跃式变化的是陆梁油田。2000年8月,采油一厂通过奋力请战,获得了陆9井区的采油管理权。9月,作为采油一厂“陆9井区采油指挥部”的4名巡井工中的一份子,黄克平跟随厂稀油作业区副经理周光华带着简单的行李,踏进了沙漠腹地陆9井区。
头天工作,黄克平便感到了压力。“因为在陆梁当巡井工和我原来在采油一厂的工作方式不同,派下来的活是我要拿着新投产井的油水曲线图来干活。那时我根本找不出油水分界线。”黄克平说,看着陆梁油田的技术人员,在电脑屏幕前给我们讲解,我身上直冒汗,觉得自己一下子面临很多新的东西,这么多现代化的工艺技术和流程,让人有些措手不及,这活儿可不好干呀!
黄克平说,作为一名基层的采油工,过去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是每天都要认真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别的就不多想了。但是,黄克平告诉我们:“我拿着那些曲线图时,看着一个个曲线波峰,我有一种危机,那就是我需要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攀上企业发展的高度。”
黄克平开始认认真真地重新认识陆梁油田。
——因为油层较薄、油藏低幅度等原因,陆梁油田还未正式开发就遭遇了世界性难开采油藏难题,在油田科研人员创造性开发研究,决策者们大胆果断决策和国外高新技术引进等“合力”作用下,陆梁开发建设者们披荆斩棘,奇迹般攻克了世界性难题。2000年6月9日、7月12日,陆9井相继在侏罗系西山窑组、白垩系呼图壁河组试出工业油气流,特别是在白垩系试出工业油气流,实现了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勘探零的突破。
——陆9井的出油,奏响了陆梁勘探会战的序曲。由于当年的勘探任务非常紧迫,新疆油田公司领导果断地提出了当年探明陆梁油田储量的要求。于是,在三个泉一号背斜东的12个构造上,钻井、试油勘探会战正式打响了。经过新一轮勘探会战,当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7000万吨,2001年又探明了4000多万吨石油地质储量,至此,陆梁这个亿吨级油田正式面世。
——出于目前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对储量的品位、转化率、转化速度以及勘探开发成本和效益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疆油田公司首次在陆梁油田尝试用勘探开发一体化方式对油田进行勘探开发。
……
黄克平开始发现自己与岗位的“距离”,并发现了自己成长的机遇。在接下来的那些会战的日子里,黄克平说:“不夸张地说,学习成为我生命的第一要务。”
学电脑、学自动化管理、学油藏地质知识……黄克平不好意思说自己“如饥似渴”,但那是真实的实践。
“今天学练多一点,明天实践精一点”,成为黄克平的座右铭。也让他在2002年2月成为陆梁油田作业区成立后新组建的巡井一班班长,开始了新的人生起跳。
“干”出来了个红旗班长
黄克平班在没有命名之前是陆梁油田作业区陆梁采油站巡井一班。成立时这个班的成员是21人,之后便随着陆梁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扩展,班里的成员也不断被调整充实到了新的班组之中,到2004年班里只有10名员工,管理着陆9井区6个油藏、17座计量站和撬装站共计320口油水井的巡检维护、资料录取、安全生产以及环保工作,巡井面积30.8平方公里。
黄克平班加强岗位练兵。文宣/供图
每班次、人均管理80口油水井的工作量,不但让黄克平的步伐加快了频率,而且让他只要在陆梁油田作业区上班,就没有一天晚上能在两点之前睡着觉。黄克平说:“没办法,回顾当天班里的工作,计划第二天要做的工作,我感觉到一只无形的手指挥着我,让我往前赶,别停下。”
别停下。2004年,巡井一班成为新疆油田公司的“红旗班组”。那年黄克平也第一次上了报纸。报上说:“黄克平可是干出来的红旗班长。”
黄克平能干,在当时可是出了名。那年,班员于永强的母亲得病住院,无人照料。黄克平毫不犹豫地给于永强准了假并安排他乘坐当天的送班车回家照顾母亲。黄克平自己替代了于永强的工作。这期间,黄克平不仅要每天巡76口油水井和4座计量站,还要随时去解决班组成员所管理的其他井和站里出现的解决不了的异常情况。比如,期间遇到的陆九井区1043井管线压力突然升高,班组人员做了一些测试还是找不出原因,就报告了他。黄克平立即赶到井上,一看压力已达2.5兆帕以上,他当即判断:一定是管内防腐层脱落造成管线受堵。黄克平立即与站长取得了联系,要来了电焊车,并守在现场监护切割管线的解堵作业。2个小时后,1043井又恢复了正常生产,避免了一场可能憋坏井口的跑油事故。
发生类似的难以处理的情况,黄克平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并凭着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准确判断,及时处理。
黄克平还是一个在危险面前冲在前的红旗班长。陆梁11号站投产不久,由于施工方倒错了流程,造成计量房闸门垫子刺漏,原油喷出。当时,黄克平还在其他井上,得知险情后,他与副站长钟富良火速赶到现场。他们立即打开计量房的房门,一股浓烈的油气味冲出来,这种时候,随时会有爆炸的危险。打开门通风后,要彻底排除险情还必须有人进入房内把流程倒过来。在问明情况后,黄克平从车上抓出大布,打湿后捆在脸上,护住口鼻就冲进房内,凭着脑中的流程图,迅速摸到泄漏点,调整好流程。
作为一名班组长,黄克平总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能够及时发现和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
有一次,黄克平在现场巡查电焊车连接井口作业。在检查消防设备时,他发现有一个灭火器已经过期,随即要求施工方更换。施工方为图省事,辩解说有一个灭火器合格就行了,但遭到黄克平的制止。看到黄克平坚决的态度,施工方只好更换一个新的灭火器才开始施工作业。
还有一次,黄克平在所管辖区域内巡检,发现施工单位在陆9井区气井陆127井施工时,不按要求进行放气,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黄克平立即上前制止,并把情况汇报给采油站站长。后通过仪器检测,发现该井硫化氢浓度达90PPm,差点酿成一次重大中毒事故。
多年来,黄克平总是积极组织本班组员工分析和借鉴事故案件的经验教训,通过对典型事故的学习来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安全管理水平。由于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平时工作的细心,黄克平已发现安全隐患89起,能整改的自己整改,整改不了的则汇报相关部门做好防范措施。
“管”出来了个标杆班组
当有人问黄克平怎样才能带好一个班?他总是不假思索地答:首先要有过硬的技术。然后会若有所思地强调:管理要有章法。
试验平台搭建如图5所示,传感器样机紧贴变压器铁芯表面放置,激励源的频率为300 Hz,偏置电流由MOTECH数控式3 A/30 V线性直流稳压电源提供,实验结果由示波器在测量绕组上直接测量显示。在不同偏置电流下检测绕组上的电压波形如图6所示。
说到管理,黄克平的经验还是要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攀上企业发展的高度。
随着油田进入深度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工艺设备也日益老化,油田稳产上产困难重重,陆梁作业区以实现稳产增产为出发点,以精细管理为着力点,科学决策为落脚点,不但把“滚动勘探上精查细找、油田开发上精雕细刻、生产经营上精打细算、管理上精益求精”落到每项工作、每个岗位和每个环节中,有力地推动了作业区油田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而且把基层建设作为企业工作重要的着力点,逐步修订完善了基层建设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开展“四无班组”、“五型班组”创建等活动,以点促面,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
与企业管理合拍,又能在快节奏的工作中运用得心应手,黄克平说:“管理的创新就是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他们总结出了“教、帮、思、记、防”的“五字管理法”。
黄克平介绍,“教”是针对员工在生产技术和安全意识上的薄弱环节进行教育。班组经常组织员工学习操作规程,并将员工在日常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来,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结合陆梁作业区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实际状况,巡井一班还配合采油站技术干部自编员工培训材料,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陆梁油田采油基础知识问答》、《汽车驾驶知识百题问答》、《自动化知识问答》、《应知应会的规程》等培训材料,并发至每位员工,同时积极参加实际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演练等相关的现场技术培训,年度接受培训达34个学时,从而提升了员工技术和分析能力,保证了每位员工都能达到陆梁油田对员工技术能力和防范能力的要求。
“帮”,是让经验丰富的员工负责帮助1至2名缺乏经验的员工。“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生产骨干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班组人员进行实用且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习惯性违章行为,远离安全事故。在保证油田生产正常运行的同时,也提高了班组的凝聚力。”黄克平说。
“思”,是经常督促班组员工,反思自身及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时刻考虑到安全环保,并按“生产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的要求来加强事故预防。
“记”,是要求班组成员牢记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让每位员工都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岗位上应该干些什么,怎么去干,有何风险和如何防范。班组为每位班员建立了“三违”登记卡,时刻提醒每位班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应尽的职责。
黄克平说,“记”的目的在于提高班组员工的操作技能和风险识别能力,在于日常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通过“记”来提高班组员工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的本质安全。
“防”,是从思想上筑牢“反三违”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绝事故发生。班里紧紧围绕强三基、反违章、查隐患、保安全、重环保的主题活动,创建“四无”“五型”班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了成立巡井一班以来零事故目标。
陆梁采油站副站长赵斌说,“五字管理法”的实施,使工作中留下的问题少了,安全隐患也少了,为班组的安全生产、高效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只有8名成员,平均年龄35岁的巡井一班,十年间累计生产原油503万吨,2011年人均创产值达1.17亿元,其创造的成绩令人惊叹。2011年这个班被新疆油田公司选树为标杆班组,命名为“黄克平班”。
荣誉档案
★ 2004年荣获新疆油田公司“红旗班组”称号
★ 2005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状”
★ 2006年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称号
★ 2007年7月被新疆油田公司选树为“基层建设示范点”
★ 2007年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先进班组”
★ 2008年被克拉玛依市总工会、新疆油田公司工会授予“新疆油田先锋号”
★ 2011年被选树为“新疆油田公司标杆班组”命名为“黄克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