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阴水稻集中育秧模式推广(1)水稻集中育秧模式及应用效果介绍

2012-07-18湘阴县农业局414600喻永华刘明辉

湖南农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示范村秧田晚稻

湘阴县农业局(414600)喻永华 刘明辉

2011年湘阴县在魏家村、杨红村、哑港村、马头山村开展了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工作。4个村共有水田面积400公顷,早稻除留晚稻秧田外,抛栽大田380公顷,集中育秧秧田15.2公顷,晚稻集中育秧秧田20公顷。魏家村、杨红村早稻统一种植湘早籼45号,晚稻统一种植湘晚籼12号,哑港村、马头山村早稻统一种植株两优02,晚稻统一种植天优华占。

一、集中育秧模式

1.政府扶植 ①育秧补贴。为使集中育秧农户统一品种,对农户早稻、晚稻每667平方米大田分别补贴种子款10元,共补贴种子款11.7万元,对农户早稻每667平方米大田补贴软盘和地膜款10元,以上合计育秧补贴款17.4万元。②农民技术管理员工资。每6670平方米秧田安排一个农民技术管理员,在当地村民小组上选定,要求责任心强,懂技术,负责浸种催芽,播后打药及后期秧田管理工作。早稻秧田选23人管理,晚稻秧田选30人,从育秧开始至秧苗抛栽,每人安排1000元管理费用,共投入经费5.3万元。③秧田租赁翻耕平整补助。按每667平方米秧田400元计算,早稻、晚稻秧田投入补助费用21.12万元。④农技干部办点工作经费。农业局每个村派2名技术人员办点,提供宣传发动、技术培训、差旅、伙食补助等工作经费3万元。

2.农技指导 农业局安排的办点干部8人,负责农民技术管理员的培训,集中育秧所需种子、农膜、软盘等物资购进,以及育秧期间全程技术指导工作,以确保育秧生产安全。

3.分组集中 为方便农民抛栽时秧苗运输,以一二个组为一个集中育秧点,每个育秧点选择水源条件较好,排灌便利的稻田作为集中育秧田。

4.农户为主 在秧田翻耕平整好,种子催好芽后,在农民技术管理员的安排指导下,由农户自己负责各自的秧盘摆放、播种、盖膜以及壮秧剂的施用。播种后敌克松的喷施和后期的秧田管理由集中育秧点农民技术管理员统一负责。

二、集中育秧效果好

1.能稳定水稻种植面积 开展水稻集中育秧,示范村无稻田抛荒,无双季稻改单季稻种植,双季稻覆盖率达100%,稳定了水稻种植面积。

2.能有效控制水稻直播 示范村早稻、晚稻抛秧面积达100%,全面杜绝了水稻直播种植。

3.能解决育秧用水困难 2011年湘阴县遭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春夏秋连旱,很多农户早稻与晚稻育秧期无水翻耕秧田。采用集中育秧,选择水源方便的稻田作为集中育秧点,较好地解决了育秧用水难题。

4.能解决育秧劳力短缺 集中育秧由于每个育秧点统一翻耕秧田,加之有专门的农民技术管理员负责秧田管理,对大多数主要劳力外出务工的农户来讲,解决了育秧劳力短缺问题。

5.有利于田间统一管理 集中育秧由于统一了品种,统一了播种时间,从而可以在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抛栽、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专业防治、统一科学管水、统一机耕机收、统一稻谷订单收购。

6.能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谷品质 集中育秧由于统一使用优良品种,普及应用高产核心技术,因而能明显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采用软盘抛秧,保证早稻稳产和晚稻安全齐穗,同时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减少了农药施用量,降低了稻谷中的农药残留,有利于改善稻谷品质。

7.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据湖南省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组现场测产结果表明,集中育秧示范村示范面积780公顷,其中湘晚籼45号和株两优02各190公顷,湘晚籼12号与天优华占各200公顷,共增收稻谷243吨,按稻谷每公斤2.8元收购价计算,示范村共增产增收68万元。总投入46.82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45。集中育秧能有效控制直播,确保水稻种植面积,统一水稻田间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待续)

猜你喜欢

示范村秧田晚稻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感怀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薄山村:“问题村”蜕变为“示范村”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
优质常规晚稻品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