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水之骄谱新篇——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瑞平访谈录

2012-07-17赵磊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健身器材航天员航天

□ 赵磊

今年,适逢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周年华诞以及新厂房建成投产,记者有幸来到了该公司,进入公司大门,首先感受到的是整齐有序的厂房、严谨务实的作风、热火朝天的干劲,整个企业都透出一股老品牌龙头企业的沉稳与王者之气。作为澳瑞特领航人的郭瑞平总经理,更是辛勤耕耘二十载,自从1991年被全厂职工推选为厂长后,他就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不仅让澳瑞特公司实现了真正的腾飞,也让更多的大众体会到健康带给他们的幸福。还没有见到郭总,他那富有磁性和魅力的声音就从楼道里传来,记者利用了这次难得的机遇采访了这位体育产业的领袖级人物。

记者:长治地处内陆,交通、信息、物流等方面都不如南方的一些城市,澳瑞特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平台,以己之长,占领市场的?

郭总:此话不假,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可以说,澳瑞特的今天是靠澳瑞特人的辛苦换来的,澳瑞特人靠自己的拼博,去赢得那来之不易的成功。

我一直在说“75天奋战”的故事,就是澳瑞特人死拼硬打艰苦创业的一个写照,那时大家每天干到11点多,没有休息日,也不发奖金加班费,谁也顾不上计较。当时员工们身上潜在的胆量、智慧和干劲如热泉喷涌,这也是支撑我们企业走过二十年历程的强大精神源泉。

另外,在产品方面的领跑之势,也是我们占领市场的又一法宝. 澳瑞特超前的品种创新能力是业内人士公认的,澳瑞特从一建厂就保持着业内品种最多的优势,从1994年开始便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可独家配备大型健身房的企业,1995年开发出国内第一台电动跑步机,1997年推出第一条健身路径,先后参与了十几个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使澳瑞特占尽了行业先机,也取得了行业的发言权。

记者:作为行业中的老牌企业,转换机制、开拓创新是一项重点工作,澳瑞特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郭总:澳瑞特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澳瑞特的前身相继是桃园钢铁厂、工业科学研究所和长治自行车工业公司,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从1958年建厂至1991年计划经济时代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企业有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辉煌和骄傲,成为轻工部的重点企业。

曾经的“环球自行车”、“ 莹光自行车”名响全国,畅销九州,来自全国各地等待拉货的车辆停满了篮球场。长治自行车公司的产品质量、生产工艺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积累了完善的工艺手段和培育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是当时山西轻工业乃至全国轻工业的骄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自行车公司的经营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管理不力等种种隐患已逐步暴露出来,公司连年亏损,经营困难,领导层在困境中思考着转产和重生。

1991年,长治自行车工业公司在困境中宣告解体。经各级领导专家反复论证研讨,省政府批准,决定将自行车公司分解组合成四个小实体:电动车厂、化工厂、自行车零件厂和健身器厂,四个小实体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健身器厂就是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了它艰难的创业历程。

1999年9月,澳瑞特实现部分改制,改制后的企业拥有国有股和职工合股基金两大股东,企业员工与国家真正形成了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风险制约和激励机制,2001年9月,省、市政府批准了《山西长治澳瑞特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股份制改制的报告》,通过产权置换,国有股全部退出,从此,企业开始轻装上阵,纵横市场。

记者:相对于其他民营企业,澳瑞特公司更注重企业形象以及社会责任,用无私与大爱回报社会,您能具体谈谈澳瑞特在这方面的做法吗?

郭总:国务院在1995年6月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从此,“全民健身”正式成为国家意志,而在《纲要》颁布前夕,国家需要为“纲要”的颁布实施大造声势,从舆论上来引导这个计划。

“发展的机会来了!”澳瑞特人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为中国健身器材行业注入活力的一大转折。于是,澳瑞特联合《中国体育报》推出了“全民健身走神州”的有奖征文活动,一时间,“全民健身”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这是国家喉舌第一次向中国老百姓叫出了“全民健身”这个词,“健身”这个词通过媒体向广大民众进行了强势的灌输。从1994年1月到1995年2月,此活动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在各主要报纸登载124篇文章,65幅图片,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如此,澳瑞特又充分激发广大媒体对“全民健身”的热情,不断扩大“健身”的传播效果和范围,《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工商时报》等20余家新闻媒体还就此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和后续讨论。

从此以后,“健身”不断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和参与,如雨后春笋,春潮涌动,波澜壮阔。而今,“健身”已成为中国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全民健身走神州”的有奖征文活动中,“澳瑞特”与“健身”这个词一道为全国人民所广泛认知和认可,澳瑞特由此走出了闭塞的内陆,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二十年来,企业赞助各类体育和公益活动几百次,投入近亿元。

同时,澳瑞特企业勇于超越“利润第一”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坚持科学发展观,澳瑞特从2010年初便开始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实行和整改工作,并在2010年6月4日至6日一次性通过了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认证、审核,成为全行业首家认证合格企业。

记者:众所周知,在传统健身器材领域,澳瑞特无疑已经成为行业中的领袖企业,在产品做精做细的同时,有没有在产品的外延方面有所扩展,开发其他相关产品?

郭总:未来几年,澳瑞特将集中优势资源努力做好“商用”和“室外”两大市场,成为这一行业真正的“隐形冠军”,除此之外,康复器材和医用健身器材在我国刚刚起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是行业的“蓝海”,近几年,我们将在康复器材和医用健身器材方面大胆“试水”,占领行业先机,努力打造企业新的增长点。

记者:听说澳瑞特公司日前参与了国家航天工程“天宫一号”搭载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用健身器材的研制和开发,请您讲讲相关的情况。

郭总: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突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参与了本次国家航天工程“天宫一号”搭载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用健身器材的研制和开发,与中国航天员中心合作研制开发的航天健身车项目,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第二、三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健身车是一种像自行车那样可以踏动的装置,在失重环境下为航天员提供下肢肌肉锻炼的设备,航天员在航天健身车上可以进行手和腿的运动。进入太空失重环境,航天员骑坐在航天健身车上,通过脚踏运动,对下肢骨骼肌肉,特别是承重骨和承重肌肉产生一种重力刺激,同时因机体耗氧量增加,加强了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改变了血液在脏器内的分布及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因此,这是防止心血管功能失调、骨质脱钙、肌肉萎缩、对抗失重影响和提高工作能力的好方法。

特制的航天健身车与地面的同类设备有些类似,但不完全一样。它们更轻巧,设计也更精致,整机重量还不到10公斤,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折叠起来,体积也仅有一般小型手提箱大小。航天健身车主要由机架壳体、传动系统、阻尼系统及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面板仅设置两个按键,操作极其舒适简便。

航天健身车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在此方面的空白,对航天员太空中的工作和生活在体质锻炼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国家还可以航天健身车为平台采集航天员原始的各项人体机能数据,制定合理的符合我国航天员的训练作业计划,为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时间工作及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同时,航天健身车的成功研制,使澳瑞特公司的研发制造水平实现了一次大的跨越,培养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研发队伍,对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使得澳瑞特公司在健身器材向智能化、科学化、人性化高端产品发展的今天,又一次站在了整个行业的前沿。

记者: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工作顺利,也祝澳瑞特公司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郭总:也谢谢你能来工厂参观采访,祝愿《文体用品与科技》杂志越办越好。

猜你喜欢

健身器材航天员航天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基于老年人用户行为的公园健身器材设计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我的航天员手记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逐梦航天日
智慧健身——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