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现状及教育诉求分析——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2012-07-16姚新春

文教资料 2012年25期
关键词:问卷素质院校

姚新春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大学生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使之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品质,拓展就业口径,主动适应当前激烈就业竞争形势的现实需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并且在现实操作过程中高校没能做到准确了解和全面掌握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具体需求,尤其是不同内容、层次和程度等方面的需求状况,使创业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教育需求的视角,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现状以及其对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状况,以期为提高地方高师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供理论依据。

1.模型建立和问卷设计

1.1 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建立。创业基本素质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直接决定着创业教育的内容、途径与形式,是整个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本文基于A创业精神、B创业知识结构、C创业实践能力、D创业心理品质四方面因素建立“创业素质模型层次递阶结构”。即A1创业需要、A2创业兴趣、A3创业信念、A4创业动机;B1敢为性、B2坚韧性、B3适应性;C1专业知识、C2市场营销知识、C3财务管理知识、C4人力资源管理知识、C5政策法规知识、C6工商税务知识;D1专业能力、D2领导能力、D3机会识别能力、D4协调能力、D5组织能力、D6创新能力、D7承受能力、D8应变能力、D9自学能力,共二十二项创业素质基本指标。

1.2 问卷的具体设计。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提问。第二部分:量表采用李克特氏五点量表法编制,请被调查者对照量表中二十二项创业素质指标进行选择。

2.问卷Ⅰ统计分析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本调查按实际情况抽取五个专业、四个年级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6份,回收率90.0%。 其中男生96人 (44%)、 女生124人 (56%), 文学(22.2%)、数学(24.5%)、法学(18.5%)、生物(20.0%)和美术(14.8%)。

2.2 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途径。在创业教育途径上,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有94.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应该通过“活动加训练”和“亲身实践”方式来获取创业技能和知识,认为应该通过“活动加训练”的人数占34.2%,认为应该通过“亲身实践”来接受教育的人数占总样本的60.1%。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大部分创业教育是通过教师授课、主题讲座或者报告会的形式开展的,占67.5%,有过创业实战训练或者亲身实践的同学只占到10.1%和12.0%,另有10%的学生对创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是在无引导状态下的自发行为。

2.3 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动机。64.8%的大学生以“追求自我实现”为创业目的,将创业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其次才是“获得锻炼”和“解决就业”,分别占总人数的49.0%和43.5%。

2.4 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对创业的认可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已非常认同或基本认同创业,占总样本的97.2%,只有少数人反对或持保留意见。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对创业的认同度与年级有关。大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对创业的认同度比较高,但当面临毕业时,由于思想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并充分考虑到创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对创业的认同度略有下降。同时,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因所受教育的不同,对创业的认同度有所不同。其中美术、法学专业学生对创业认同度较高,而理学与文学专业学生则稍低。有趣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女生对创业非常认同或基本认同的比例高于男生13.4%。

3.问卷Ⅱ统计分析

3.1 均值和方差分析。利用DPS13.01统计软件,对量表进行主成分萃取、剔除和信度分析,确立了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基本模型(六项创业素质主成分因子,二十项基本指标)。最后通过均值和方差分析来反映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在模型中各指标的素质现状和对创业教育需求的程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本文所涉及的显著性水平,加*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加**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下同。

3.2 对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现状评价。表1中,1分到5分表示创业素质表现由低到高。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普遍偏低。相对来说,他们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兴趣,并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承受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敢为性、坚韧性。但是他们对经营管理知识和创业所需的综合知识非常欠缺,因子均值分别为1.82和1.51。

3.3 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总体需求状况。表3.1中,1分表示不需要,5分表示特别需要。总体来说,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对创业所需的综合性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如,工商税务、政策法规、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教育需求最大,指标均值分别为3.99和3.92,达到了“很需要”的程度。其中对创新能力和敢为性教育也有较高的期望,达到了3.75和3.59。

3.4 性别对创业需求的影响。数据显示:六个因子中对“创业综合能力”和“创业意识教育”的需求男女学生有显著差异,其中女生对创业综合能力的教育需求极显著(<0.01)高于男生,对创业意识的教育需求显著(<0.05)高于男生。

3.5 专业对创业需求的影响。从表可以看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综合性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创业综合性能力”和“创业意识”方面的教育需求都存在显著(<0.05)或极显著(<0.01)差别。通过均值分析发现,文科专业学生在“综合性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方面的创业教育需求普遍低于其他专业学生。

4.结论

4.1 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认同度很高,但其接受创业教育的方式与大学生心理预期严重脱节。如何将课堂教授的理论与实战演习相结合,普及性教育与系统性教育同时进行,进而形成完整、独立、稳固的创业教育体系,值得我们深思。

4.2 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距离创业预期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大学生对工商税务、政策法规、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知识最为欠缺。

4.3 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在创业教育各指标上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地方高师院校要根据创业教育内容的不同,考虑到性别、专业背景的因素实行区别对待。

4.4 地方高师院校在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方面也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要通过各种途径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机制,以渗透性创业教育、普及性创业教育、重点性创业教育、专业性创业教育为主要技术路线,重点引导和鼓励一批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同时着力促进全体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

[1] 费菲.广州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分析[C].硕士论文,2007:16-32.

[2]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朱金芳.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展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

[4] 刘洋.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5] 张洪意.在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161).

[6] 侯文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

[7] 齐林泉.创业教育缘何喊好的多实干的少[N].中国教育报,2006.10.17(2).

猜你喜欢

问卷素质院校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问卷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