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普惠”校车
2012-07-16陈沙沙
□ 本刊记者 陈沙沙
寻找“普惠”校车
□ 本刊记者 陈沙沙
“关注校车安全,关爱孩子成长”首届中国校车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校车展览会于2月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20余家客车主流企业的崭新“专用校车”,吸引了公众的视线。
其中包括近两个月来被广为传播的“长鼻子”或称“大黄蜂”校车。
农村,最需要校车的地方
随着社会各方对校车安全的日益重视,部分地方在“政府主导,公司承运”的模式下, 积极采购专用校车,一时间“长鼻子”交接量猛增。中国客车信息统计网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国内校车销量达到1652辆,约为去年全年校车销量的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面对各大城市校车“春天”的到来,网民也发出这样的疑问:“全国的500多个贫困县,怎么办?连路都没有的乡村,怎么办?校车事故的重灾区,怎么办?”
据了解,从1997年到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经历“撤点并校”,数量减半后,学生的离校远、上学难,需要配备校车等问题逐渐显露。
每逢上下学,广大农村娃代步乘坐的交通工具可谓五花八门:农用车、三轮车、拖拉机、摩托车、马车和“三无”非法运营车辆……
“校车问题解决了,政府交通部门出的钱。”在2月19日与记者的通话中,村民李保福欣喜道,“不解决不行啊,孩子开学了。”
追问下得知,所谓的“解决”是指“购买了还差几年才报废的小中巴”。
对于这样的结果,村民们已经很知足了,并认为小中巴虽然不符合校车标准,可是符合上路标准。当然,他们也见过电视上的“长鼻子”,不过那是三年后,甚至更久才能实现的期待。
谁为农村校车买单?
五洲龙汽车的营销副总顾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购车、运营、驾驶员工资、行政管理等费用,在国家规定8年20万公里校车淘汰的标准下,每辆校车每年的成本是10万到15万。
在该公司调研的深圳市1500多个小学、幼儿园中,运营的3800多辆校车,没有一辆是赢利的,也揭示出有着“公益性质”的校车市场化运作的难度。
数据显示,中国有500多个贫困县,且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或特困地区。让这些贫困县一时间“买校车、劈山路”犹如“天方夜谭”。
广为传播的“大黄蜂”校车,让公众眼前为之一亮。图/陈沙沙
买不起校车,没有责任主体,校车还是“文件中的校车”。
云南省怒江州民族中学校长蒲作军感叹,“我们当然有需求,但是我们没有钱。”
公益校车的期待
针对公众的疑问,行业专家、车企负责人、基层教育者给出最多的答案是“主要依靠政府循序渐进的改善”。
2011年12月11日,《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写道,“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这似乎满足了老百姓最直白的愿望,“农村娃的校车最好让政府买单。”
在首届中国校车展上,作为“校车试点县”之一的代表,陕西阎良教育局纪委书记冯纪元提到,“在目前状态下,要符合国情地降低成本。让最适合中国的校车,能够在全国的农村道路跑上去,这才是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
对此,各方专家也表示,校车生产应具有公益性质,要通过集中采购、批量生产等多渠道降低校车成本,建议校车的生产企业尽量控制售价,不要将校车作为新的赢利点。校车的运营经费,除了政府补贴,也要鼓励企业家捐助。
然而,面对“利好”的趋势与“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业内人士还是表示了隐忧,何时校车能在农村的道路上跑起来,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