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中助词“的”的语音变异研究
2012-07-14段潇潇
段潇潇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我们平时听歌、唱歌的时候,常常发现一个有趣的语音现象。有的歌曲中助词“的”唱本音“de”①,例如: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de)你,谁看了你的(de)日记……
(《同桌的你》,演唱者:老狼)
但有的歌曲却唱成重音“的(di)”,例如: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di)人们,把我们的(di)血肉,铸成我们新的(di)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大合唱)
为什么本应读轻声的“的”却常常唱成重音“di”呢?这是本文试图解释的问题。查阅文献可以发现,前人对助词“的”的语法意义和历史演变做了深入研究,对“的”在歌曲中的语音变异现象却鲜有涉及。本文首先对各类歌曲进行语料抽样调查,确定助词“的”语音变异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其次从语体变异的角度说明语音变异的成因,用语音史说明“的”变读为“di”的依据;最后讨论助词“的”语音变异现象的规范化和推广。
1.歌曲中助词“的”读音②的语料抽样调查
1.1 歌曲的分类标准
笔者首先听了若干不同类型的歌曲,建立对助词“的”语音变异的初步印象。在听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否定了助词“的”语音变异只是一种语音同化异化现象的想法,因为助词“的”读音的复杂和混乱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语流音变的层面。根据初步印象,笔者假设影响助词“的”读音的因素有以下几种,并以之为依据确定抽样歌曲的分类。
(1)外部因素。指歌手的背景和自身条件。包括普通话水平、是否受过专业训练、来自的地区、演唱时间,等等。笔者只选择用普通话演唱的歌曲,专业水平体现在唱法中,所以这里只考虑地区和事件因素,将歌曲分为大陆歌曲和港台歌曲两类,再分为若干个时间段。
(2)内部因素。指歌曲的自身特点及演唱特点。主要考虑:
①唱法。按传统可以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类。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类唱法的定义和区分本来就不清晰,笔者在具体判断时只是参照普遍的看法。
②语体色彩。书面化还是口语化,庄重严肃还是轻松娱乐。
1.2 抽样方法和歌曲分布
利用“酷狗音乐”软件查询、下载并听了125首含有助词“的”的歌曲。选择标准是:根据新中国歌曲发展史,选择各个时期著名歌手的代表作,一位歌手一般只取一首歌,力求样本有代表性。125首歌曲的具体分布如下:
(1)大陆歌曲共计80首,港台歌曲共计45首,大陆歌曲有三大唱法,港台歌曲只取通俗唱法。
(2)美声唱法:因为用美声唱法的中文歌曲很少,以1949年为起点,只选了5首。
(3)民族唱法:以1949年为起点,共选取了30首歌曲,其中民歌10首,主旋律歌曲20首。
(4)通俗唱法:选取流行歌曲。改革开放前大陆没有流行歌曲,选歌以1978年为起点,分为三个阶段。80、90年代的大陆流行歌曲、港台流行歌曲各30首;2001年以来的大陆歌曲、港台歌曲各15首。
1.3 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
(1)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统计见下表。(限于篇幅,未能逐一列出125首歌曲的数据。)
全唱“d i”的歌曲数类别 歌曲总数全唱“d e”的歌曲数两种唱法混杂的歌曲数美声唱法5 0 4 1民族唱法3 0 0 2 7 3 1 9 7 8—大陆流通俗唱法行歌曲1 9 9 0 1 2 0 1 0 2 1 9 9 1—2 0 0 0 1 8 1 2 3 3 2 0 0 1—港台流1 5 1 4 0 1 1 9 7 8—行歌曲1 9 9 0 1 3 1 8 4 1 9 9 1—2 0 0 0 1 7 8 2 7 2 0 0 1—1 5 1 5 0 0合计1 2 5 5 0 5 4 2 1
(2)数据分析一:地区差异
从大陆和港台流行歌曲的发展来看,“的”读音的演变规律相当一致。 80年代“di”占优势,90年代大逆转,“de”开始占上风,而近年来的流行歌曲则无一例外都唱“de”。有人认为大陆歌曲是受港台歌曲的影响才流行唱“de”音,但数据却表明,地区差异与“的”的语音变异基本无关,促使“de”流行的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3)数据分析二:唱法差异
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中,“di”占绝对优势,采用美声和民族唱法的歌手基本都是科班出身,经过正规声乐训练(如戴玉强、宋祖英)。
而在通俗唱法中,分布较为复杂,80年代,唱“di”的占多数,90年代以后,唱“de”的占大多数。 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大陆和港台的流行歌手很多是从民族唱法入门,转战通俗唱法的(如成方圆),他们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其歌曲更多地带有民族歌曲的痕迹。直到90年代以后,真正的流行歌曲才开始崛起,大量选秀或网络出身的非专业歌手出现(如陈楚生、庞龙)。
总的看来,唱法与“的”的读音有很强的相关性——美声和民族唱法多唱“di”,通俗唱法多唱“de”。有一些同时演唱民族歌曲和流行歌曲的歌手,他们在演唱民族歌曲时“的”唱“di”,演唱流行歌曲时“的”唱“de”,更可以证明这条规律。试举两例:
演唱者 唱“d e”的歌曲 唱“d i”的歌曲谭晶 《世界》《母爱天地间》 《我爱你塞北的雪》《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宋祖英 《黄浦江深》《千里之外》 《采槟榔》《康定情歌》
(4)数据分析三:语体色彩差异
我国的美声和民族唱法歌曲主要以弘扬主旋律、赞美祖囯、党和人民(如《歌唱祖国》、《好日子》)为主题,语体色彩庄重,用词书面化,这些歌基本读“di”。
80、90 年代的流行歌曲从民族唱法歌曲中脱胎而来,思想不如今天多元化,很多仍是赞美幸福生活和祖国山川(如《爱的奉献》、《黄土高坡》),这些歌曲一般唱“di”。 而部分私人化、口语化的歌曲(如李春波《小芳》)则开始唱“de”。
近年来反映个人情感等生活化、私人化的流行歌曲占据主流;在形式上,语言口语化,甚至出现了大量有如大白话的“口水歌”,此时的流行歌曲基本是唱“de”了。
以上分析表明,语体色彩与“的”的读音有一定相关性。
1.4 小结
从抽样结果来看,可以归纳出决定“的”是唱“de”还是“di”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规律:
(1)唱法。 美声和民族唱法基本唱“di”,通俗唱法多唱“de”。
(2)语体色彩。反映主旋律、语体庄重书面化的多读“di”,反映个人生活、语体轻松口语化的多读“de”。
这两个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一般是语体庄重的主旋律歌曲,通俗唱法一般都是私人化、口语化的歌曲。
2.助词“的”语音变异的成因分析
2.1 助词“的”语音变异是一种语体变异现象
从语料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助词“的”语音变异现象分布广泛复杂,难以用为了语音系统自身协调而形成的语流音变现象来解释。考虑到唱法和语体色彩是助词“的”语音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现象更适合用“语体变异”解释。
语体变异是指“因情景、话题、说话对象和地点等外界因素的不同而改变的口语或书面语形式,表现在语音、词语、句子结构等语言形式的变化”[1],或者说是“一个在社会里经常出现的交际传意情景,久而久之将令其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上产生一些独特的标记,而这些标记会与其他交际传意情景的标记不同”[2]。简而言之,语体变异就是因语境不同导致的语言形式变化的固化。
语境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理语境、话语语境和共同背景知识语境。[3]唱法和语体色彩可以视为助词“的”语音变异的两个语境因素。唱法是助词“的”读音的共同背景知识语境,语体色彩是助词“的”读音的话语语境。下面结合语音学和艺术发声学具体分析。
2.2 助词“的”读音与唱法
所谓“共同知识背景语境”,就是指理解语言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生活常识等。不同唱法的不同特点和要求作为歌曲演唱中的背景知识语境,限定了助词“的”在不同唱法中的不同发音。
美声和民族唱法追求字正腔圆,讲究吐字咬字,如果将“的”作轻声处理,就容易吐字不清甚至造成“吃字”,轻声不符合民族唱法咬准字的要求,故要求重读为“di”。而且,传统戏曲和歌曲演唱中将“的”读成“di”已经形成惯例,演唱者即使不知道为什么要读“di”,但长期在民族唱法的知识语境中耳濡目染,也会不自觉地遵循这一规则。
至于通俗唱法或流行歌曲,很多未经专业训练的歌手并不具备民族唱法的知识语境。而且,流行歌曲语言生活化、口语化,并不需要讲究吐字归音,按生活中的发音方式发“de”可能更好。
所以,共同知识背景语境的差异是造成美声和民族唱法唱“di”,通俗唱法多唱“de”的原因。
2.3 助词“的”读音与语体色彩
所谓“话语语境”,就是上下文语境。不同的语体色彩作为歌曲演唱的话语语境,限定了助词“的”在不同语体风格中的不同发音。
前面已经提过,中国的美声和民族唱法歌曲,除了一部分民歌外,大多是“主旋律歌曲”(歌颂党和国家、幸福生活),其语体色彩庄重严肃,语言书面化,常常要表达欢快、愤怒、深情等强烈的感情色彩,要求字音铿锵有力,富有激情,这种语境与日常生活语境迥异,助词“的”倾向于重读。
而在流行歌曲中,其语言私人化、生活化、口语化,语体色彩较为轻松随意,这种语境与日常生活中的说话语境类似,歌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于读本音。
所以,话语语境的差异是语体庄重、书面化的歌曲多读“di”,语体随意、口语化的歌曲多读“de”的原因。
3.“的”变读为“di”的语音史证据
讨论完助词“的”语音变异的成因,笔者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助词“的”单单变读为“di”呢?考察助词“的”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的”是“旳”的俗字,《说文解字》说“旳,明也。 从日勺声”,本义为鲜明,假借为“(弓勺)”(从弓,勺声)表示靶心,引申为确定。[4]因此,现代汉语中实词“的”有两个义项:读“dì”表“靶心”,如“众矢之的”;读“dí”表“确定”,如“的确”。 所以一种可能性是,“di”是借用了“的”作实词时的读音。
据吕叔湘的研究[6],唐宋时期,实词“底”被借用为结构助词,到元代,随着助词的轻声化,有声调且常用的“底”字不再适合充当助词,而当时读为入声的助词“的”因为短促升降不显与轻声字相似,便被借用过来作助词,渐渐取代了“底”字,并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助词“的”的来源。所以另一种可能性是,“di”是借用了与“的”有渊源关系的“底”的读音。
4.助词“的”语音变异现象的规范化
笔者在进行语料抽样时发现,助词“的”在歌曲中的读法愈发呈现出驳杂的趋势。同一首歌,有的人唱“de”,有的人唱“di”,甚至有的人这句唱“de”,那句唱“di”,如《好日子》,宋祖英唱的是“开心的(di)锣鼓敲出年年的(de)喜庆,好看的(di)舞蹈送来天天的(de)欢腾。”这种模棱两可的读音不仅让演唱者难以抉择,还影响了歌曲的美感,因此有必要讨论助词“的”语音变异现象的规范化问题。
笔者的观点是,既然助词“的”的语音变异是由唱腔和语体色彩决定的,那么,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中,在语体色彩严肃庄重的歌曲中,仍将“的”读为“di”,而且要贯彻到底,不能这句“de”那句“di”;在通俗唱法中,在流行歌曲中,在语体色彩轻松随意时,读成“de”更好,从当前的实际看,唱“de”是发展趋势。
5.余论:歌曲中其他助词的语音变异现象
歌曲中的语音变异现象远远不止“的”一个字,其他一些本来读轻声的助词在歌曲中也会变读。例如,助词 “了(le)”在歌曲中一般唱成“liao”,助词“着(zhe)”有时唱成“zhuo”。这些助词语音变异的成因与“的”类似。
注释:
①歌曲中的汉字已经失去声调而服从于曲调,因此本文歌曲中的汉字均不标声调,以下不再一一说明.
②准确地说是“唱音”,为方便理解,本文用“读音”代替“唱音”,以下不再一一说明.
[1] 谷晓娟,张迈曾.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2] 吴东英,许谦文.方言变异还是语体变异——内地与香港娱乐新闻语篇范畴的差异分析[J].中国语文,2000,(1).
[3] 叶蜚声,徐通锵,王洪君,等.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周殿福.艺术语言发声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0.
[5]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 吕叔湘.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G].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