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2012-07-13鲁如亮
鲁如亮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推理与判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架起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形象的学生思维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教学 数学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推理与判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架起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形象的学生思维之间的桥梁。在实际教学中,我一直注重使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感觉和体验,从而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实践证明“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眼、口、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并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含义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与理解常常与他们操作具体学具的活动是分不开的,为此,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学具中的“桃子”与“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6个桃子,3个放一盘,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理解6是要分的总数写在前面叫被除数,每份2个写在除号后面叫除数,分得的份数3写在等于号后面叫做商。“6÷2=3”这个除法算式的意义,学生因为有了实际经验理解起来相应容易了很多。借助动手操作保证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体验中进行思维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含义。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在教学“倍数”的概念时,我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同时提出要求:第一行摆2根,第二行摆3个2根,并且要与第一行对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揭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从而形成对“倍”的初步感知。第二次让学生摆,第一行摆4根,第二行摆8根,摆完后引导学生思考“8里面有几个4呢?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呢?”经过上述的操作与引导学生很快认识到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有了这样的操作经验学生对“倍数”的认识有了明确的理解,即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动手操作有利于弄清知识间的联系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都想看一看、动一动、量一量。而加强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弄清知识之间联系的一种有效方法。新教材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操作的机会。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其特征的掌握就是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完成的。第一步:摸一摸,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正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第二步:折一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第三步: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通过上述几步操作,学生能够很好地概括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点及各自不同的特征。充分利用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其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感受知识,弄清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动手操作让传统的学生“看数学”“听数学”变成“做数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了学生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对于学生运用个人知识经验主动去摸索和构建知识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