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2-07-13张生梅

教育界·上旬 2012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语言

张生梅

【摘 要】语文新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一、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言 新课程 学生 创新

语文新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寻求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着力点,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本人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记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考出好成绩,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记住责成的答案,不得违背,这样我们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渐渐失去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那种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陈旧教学方式,通过亲切自然的神态、风趣幽默的语言,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消除学生在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和害怕被训斥、被讥笑的恐惧,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共同探索,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争论问题,品尝学习的快乐,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意识,开阔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我则参与到其中一个或几个小组的学习中,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同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不因为某个学生提的问题古怪而批评他,也不因为某个学生的发言不准确、不清晰而指责他,经常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继续努力”等话挂在嘴边,从而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同学们畅所欲言,久而久之,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只有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只有问题,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的放矢,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优化问题设计,结合学生认识的盲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地设难置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谈礼貌》时,我首先在教室的电视上播放了动画视频《两位小“球星”的遭遇》:一个穿横条纹上衣的小男孩与一位穿蓝衣服的小男孩在踢足球,一不小心,将球踢进了人家的院子里,两位小“球星”跑到院子的窗户前,发现里面坐着一位老爷爷,于是穿横条纹上衣的小男孩喊到:“喂,老头,把球扔出来!”结果没有任何回应。这时穿蓝衣服的小男孩说:“爷爷,对不起,我们不小心把球踢到你家院子里,请把球还给我们,好吗?”话刚说完,球就被递了出来,穿蓝衣服的小男孩又说:“谢谢爷爷!”两位小“球星”又开心地玩起了球。动画视频播放完后,我就提出两个问题:你赞成哪个“球星”的做法?请说说你的认识。由于这样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情感的共鸣,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积极。这样的情境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活的生活,整节课显得非常紧凑,让学生在真实、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使课堂少了说教,多了真实,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通常是指对某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向不同的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多端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它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不受常规思维的约束,能产生超常的构思,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一些超乎寻常的见解。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作业都有固定的答案和模式,无形之中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如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布置没有现成答案的作业,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多向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重新组合知识观念,找到更多更新的设想、答案或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讲解节约用水的知识时,我让编写公益广告,并列举节水措施。这样的问题没有责成答案,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很快一条条精彩的公益广告展现在面前:“请不要让水龙头哭泣”“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一个个切实可行的节水小窍门被学生发现:用淘米水洗碗;用洗菜的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这样的问题,使语文教学更加开心,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仅仅掌握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同样只有积极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应该积极开展可行的课外活动,例如,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组织学生编辑“文学小报”等,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立足于社会,只有创新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只要我们从日常的教学抓起,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就一定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中华民族应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创新语言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