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政治课中情感教学的实施
2012-07-13王欣胡凯丽
王欣 胡凯丽
摘 要: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大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片面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提出将情感目标作为中学政治教学的分目标之一,情感教学得到广泛重视。本文探讨了情感教学的涵义和特征,初步探索了情感教学在中学政治课中的构建和实施。
关键词 情感 情感教学 中学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政治课是我国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系统地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在中学政治课中有效运用情感教学,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情感教学的涵义与特征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教育手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得到发展的积极化的教学过程。
情感教学的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以知育情。知,即认知、认识。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情感和认识密不可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是其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开端,同时,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还会反过来或促进或阻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第二,以情育情。情,即情感。情感具有自行扩散的规律,它可以是时间扩散,也可以是空间扩散。进行情感教学就是要变情感的自行扩散为自觉扩散,以情育情。 第三,以意育情。意,即意志。情感与意志共存于人的心理活动,二者相互制约。情感激励意志,意志调控情感,使情感服从于理智。第四,以行育情。行,即行为。人的行为是其情感的外部延伸,同时对情感具有检验和调节的作用。第五,以境育情。境,即情境。人的情感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受这一情境的影响和制约。
二、在中学政治课中构建情感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情感教学逐渐提上日程,被广大教育者所重视。构建情感教学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确立合理的情感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应确立合理的情感教学目标。情感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应以学生最终能收获到什么为依据,通过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欲望、心理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状况等因素,使学生在强烈求知需要的基础上,最终通过课堂的学习满足这种需要,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学习乐趣。
在情感目标的具体设计中,应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政治学科情感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有梯度性。情感目标的实现程度具体包括接受、反应和态度三大层次。另一方面,政治学科情感目标的内容要有多样性。根据中学生情感发展不成熟且丰富多彩的特点,中学政治学科情感目标的内容也应尽可能全面,应使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学习情趣和人生价值观得到有机统一。
(二)创设恰当的情感教学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并发展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着综合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激趣、激情、激疑的教学情境。
首先,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培养。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师可以有意地引入生动的图画、适当的音乐甚至是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可以让学生们亲自参与情境的创设,采取表演、竞赛、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活动。
其次,激情。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特定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可以迁移和泛化,生成更为稳定的情感状态和情感高度。因此,教师应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创设或喜或悲、或庄严或轻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特定的情感,达到情理交融。
最后,激疑。設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教师在导入课的时候,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三)挖掘丰富的情感教学因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逐渐被人们重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在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1. 把握“求真”心理,挖掘教学内容的真实性。
当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中学生对其所接触的事物已经具备较高的是非判断能力,而且中学生趋向于追求个性化,对其所要接受的信息往往持有怀疑、挑剔的态度。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政治课,他们厌烦脱离实际的政治说教和相对过时的教学内容。因此,中学政治课程中要体现“真”,直面社会热点问题,要做到有根有据、客观真实,用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去感染学生。
2. 把握“求实”心理,挖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在政治课中,只有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对其有价值,他才会乐意主动接受。教师应正确理解学生这一实用心理,准确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并通过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更加科学。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学生对知识实用性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3.把握“求新”心理,挖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政治课是一门常学常新的课程,它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甚为紧密。同时,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乐于且易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引进最新的新闻报道和国内外热点时事,增强时效性,满足学生“求新”心理。
(四)营造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
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师生之间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的双向互动过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和教学质量观。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要转变这种学生观和教学质量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拉近师生距离,要看到学生存在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发扬教学民主,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开展师生互动、角色转换活动,多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要坚持教学相长,与学生们分享各自的知识、情感、人生观等方面的感受,使学生敢于真实表现自己,敢想,敢说,教师同学生打成一片,实现政治课教学过程的寓教于乐。
(五)完善情感教学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把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对照,找出差距进而调整教学行为。通过教学评价,可以确保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意目标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自我情感教育能力的发展。
1.建立完善的发展性学生评价机制。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是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过程的不断关注,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是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发展性评价机制强调,教学评价不应被看做某一教学过程的终了,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充分认识教学差距,优化教学效果。
2.改革政治课的考试方法,发挥评价正效应。
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政治课,其对学生的评价应当是更为全面的,要对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评价。政治课考试方法的改革应注意以下两方面:其一是考试内容的多元化。政治课的考试内容应摒弃以前只注重认知水平的单一模式,逐步实现封闭性试题减少,开放性试题相对增加。其二是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在政治课教学评价活动中除传统的文本考试方式外,还要引进多种评价方式,比如课堂的行为记录、情景测验等方法,从全方位进行评价,力争深入客观地反映出评价对象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情感教学在中学政治课中的实施势在必行,并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情感教学运用于中学政治课中,有利于学生知、情、信、意、行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树立中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义深远。□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注释:
①②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