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下的扬长与补短

2012-07-13韩秀梅

教育界·上旬 2012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动画情感

韩秀梅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扬长及补短来进行讨论与探究。在其带来生动优质的课堂教学及便捷丰富的课外教学时,不忘考虑其负面影响,提醒注意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时要注意学生的生理特点,照顾学生的思维进程,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掌握好“度”的问题。

一、扬长

(一)利用其提供外部刺激,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进行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活化教材内容,交互性强。能产生多种感官的刺激,调动眼、耳、嘴、手的积极性。人的大脑右半球控制形象思维,左半球控制抽象思维,将抽象的语言符号和具体的形象动作结合起来,左右两半球同时发挥作用,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巩固记忆,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中,耳闻其声,目睹其人、其事,其景,实现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相辅相成,学生不仅可以听到纯语言,还可以“察言观色”加强情感和心态理解,以促进对语言由表及里的深刻体会。

1. 通过形象化策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动态的演示将抽象化为形象,这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定向和产生动力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Can I help you这个句型时,让他们在喜闻乐见中接受知识。先用一个滑稽动画演示出有人嘴里喊着“Help”落水的情景,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教学这个单词并说明其有救助、拯救之义。这生动形象的画面,无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兴趣。接着再同时出现三个画面,“餐馆、商店、警察与迷路人”,然后用打字机效果显示Can I help you这句话,最后用三个气泡带着三种答案出现,让学生在不同场合寻找不同的答案,并配以鼓掌及失望声,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时,学生的观察、思维的表达都进入了最佳状态,他们用眼、用耳、用心来真正理解这个句型,为整堂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个性化学习

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堂40分钟的课,确实很难始终如一、高度集中注意力。课本剧的表演虽然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但传统的复述、背诵、再表演的三部曲,学生们只是在机械的操作,并没有情感的投入。为了不降低课堂效率。因此,在一节课进入尾声时,我展示出根据课本中静止画面改变制作成动画的几幅对话情景,让学生在原来自由对话的基础上静音后看着动画,随着画面的变换给动画配音,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交际性练习,培养他们仔细观察事物、善于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好习惯。

(二)利用其交互性,走进信息化,实现自主发现式学习

1. 巧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热情与动力,所以教师设计的作业要新颖、有创意、有吸引力、趣味性足。尤其英语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西方社会观点,西方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等。教师应努力优化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课外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利用我们的校园网、网络资源,使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许多英语报刊上都附有网址,为学生提供宝贵的网上资源,学生通过这一途径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经济动向等。

2. 利用网络建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人说:“让学生学好英语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英语学习的进步。”而进步只能用个人坐标来度量,一个教师要教几百个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要准确的评价每个学生的进步,教师用传统的方法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联网的微机室建立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档案,却并非是很困难的事。

二、补短

(一)要注意学生的生理特点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体现了人机交互。在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中,恰当地使用图形、图像和声音,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小学生对新事物普遍存在着好奇心,他们的兴趣往往跟着好奇走,自控能力不是很好,如果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追求多种媒体的引入,追求表现上的新颖、动感等效果,无论什么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一股脑儿的展现出来,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而分散注意力,造成学习时偏离主题。

(二)要照顾学生的思维进程

在课堂教学中,一位好的老师善于驾驭学生的思维,随时调控自己的教学速度,以照顾学生的思维进程,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中,电脑无法感知学生的思维进程,同时,教师忙于操作计算机,注意力偏离学生的思维,有些处理虽然精妙,但大多归老师包办,加上学生受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常常导致多媒体的播放进程与学生的思维进程不一致,学生的思维远远跟不上电脑设计的思维,造成学生茫然失措。

(三)要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但却难从丰富的语言中体会情感,这就需要教师使用丰富多变的身体语言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如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常常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随着老师一起去体验情感,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若教师用丰富的语言和表情,结合内容和西方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再利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出儿歌和译文,学生理解后更加深了印象,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明显。

(四)要掌握好“度”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中,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掌握好运用的时间、数量等“度”的问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设计如何问路的情景中,利用计算机的闪烁运动功能,将问路的提示图慢慢展现,同时将多种路线设计于其中,既形象又直观,让学生一目了然,整节课只有这一个环节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但它既成功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动画情感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情感
台上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动画迷,变身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