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2012-07-13黄凤梅
黄凤梅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估算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训练思维的需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呢?
一、感悟、调整策略,鼓励策略多样化,最后多种策略选其一种最优化的来估算
估算习惯的养成和估算能力的提高,标志之一是会自觉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利用估算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一)让学生掌握预测策略
就是对问题结果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的估计,计算结果如超出这一估计的取值范围,说明答案是错误的。例如在189加417大约是几?有的学生把189估算成100,最后估计值比估计的取值范围偏小很多。
(二)让学生掌握调整策略
在估算中由于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恰当运用调整策略,能保证估算结果会更接近准确值。例如,三(1)班要买一种价格为49元的科技书13本,请你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甲是这样估计的:把49看作50,把13看作10,大约要准备500元钱;学生乙是这样估计的:把49看作50,把13看作15,大约要准备750元钱;学生丙是这样估计的:把49看作50,50×13=650,大约要准备650元。通过三个学生的交流,学生们逐渐体会到了学生丙的估计更接近准确值,更有说服力。因而,在下次碰到类似题目时,便会调整自己的估计策略,使自己的估计值更有说服力。
再如: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中,创设了水果批发市场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现实价值,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李叔叔去水果市场批发水果,有124箱水果,我们3人一次运完,让学生依据数学信息提出一道除法问题。“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谁能帮老师算一算,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某位同学自告奋勇地说:“我们可以把124看作120,用120除以3约等于40。”我故作疑惑地问:“如果每人运40箱,那么三人大约共运120箱,还有4箱怎么为呢?”同学们了陷入了深思……突然一位学生高高地举起手,说:“还有4箱,每人再运1箱,平均每人运大约41箱”。我装作为难地问:“看样子,在这里四舍五入法估算不行了,那我们该怎样估算呢?”许多学生纷纷举手说:“我们应该先把124看作120,第一次估出40箱,第二次再看余数还够不够分,如果够分再第二次,直到不能平均分为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开了……通过学生的交流,学生们逐渐体会到了经过第二次的平均分后的估计值更接近准确值,更有说服力。上到这里我喜不自禁夸奖道:“你们真会用数学的小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帮老师估算出结果,还帮老师分析了哪些结果是最接近准确数。”
纵观学生估算的过程,学生深刻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估算与课本上“四舍五入”的近似值估算存在思维冲突,感悟具体问题需要灵活处理,同时发现估算不能仅仅满足于估算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必须对自己的估算过程与估算结论有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恰当运用调整策略,能保证估算结果会更接近准确值。
(三)加强估算,鼓励策略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如:解决“在开家长会时,每张长凳最多坐5人,33位家长至少需要准备几张长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方法可能是多样的,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长凳,用图片代表家长,在操作中得出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3÷5,判断至少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7=35,35>33,而5×6=30,30<33,因此至少要准备7张长凳。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尊重学生的想法,多种策略选其一种来估算
在估算教学中,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可以把这些策略直接教给学生。同时,在课堂上也要让学生互相讨论,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只要估算出的数容易算又比较接近准确数,达到利用估算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最终目的。让他们了解其他同学的估算策略,使学生知道估算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式,各种方法都有用处。只要学生说的是有道理的,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同时学生对于自己总结出来的估算策略相对要容易记忆。在提供了这么多方法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发展和完善他们自己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估算策略。
二、培养学生的估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多介绍一些估算的事例,让学生意识到估算的好处,养成良好的数学个性。平时教学中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在保证每个学生基本解决技能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有的学生可能会掌握多种不同的方法,并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会估算方法,灵活运用估算技巧,还学生一个自由、愉快、发展的数学天地。
总之,给学生创识一些估算的情境,会开发出他们无际的创意和智慧,教师也会从中收获意外的惊喜。培养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强化他们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