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导入——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高效课堂之关键

2012-07-13许富繁

教育界·上旬 2012年8期
关键词:政治课课堂教师

许富繁

【摘要】“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了高中政治课堂导入的内涵价值、基本原则,对导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一些常用的导课形式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求进一步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有效性策略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精彩的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成功的课堂导入,不仅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课堂学习,还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试从课堂导入为切入点,谈谈高中政治课教学导入方法。

一、课堂导入的内涵和价值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课堂导入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强烈求知欲,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相反,导入平庸,缺乏悬念,就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导入没有波澜,学生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

二、课堂导入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直接导入,直点主题

直接导入法又叫“开门见山”导入法,当一些新授的知识难以借助旧知识引入时,教师可开门见山地点出课题,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导入,直截了当,目标明确,简洁省时,让学生迅速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索追求中。

(二)故事导入,唤起兴趣

故事导入是教师运用与新知识相关的、有故事情节的资源,呈现其生动形象的情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知体验,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进入对新知识学习的一种方法。上课开始,一则美丽的传说,一个动人的故事,能够在较短处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中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讲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时,我以“两弹一星”巨星——钱学森留有感人故事入题,激起了同学们对钱老的崇拜,燃烧起爱国的热情,明白了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又如在讲“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我用“白马非马”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伊始茅塞顿开。

(三)设疑导入,引起探究

教师对某些内容故意制造疑团而成为悬念,提出一些必须学习了新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将其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例如讲《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时,我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所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个相悖的命题摆在学生们面前,孰对孰错?让学生思考。通过学生的多向质疑、论辩,学生们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理解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良好的设疑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更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

(四)类比导入,理清疑点

类比导入法是以已知的思想政治知识类比未知的思想政治新知识,以简单的现象类比复杂的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例如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的学习,可用学生已有的“一国两制”类比导入,学生通过学习有效地将“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区别开来,类比导入法运用了对比分析的做法,联系旧知,提示新知。这种比较有利于学生明白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而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知识的各个侧面,揭示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对前后联系密切的知识掌握具有温故知新的特殊作用。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类比的贴切、恰当,两种知识之间有很强的可类比性,才能使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识。

(五)漫画导入,趣味深刻

漫画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同时它针贬时弊,用于政治课教学中,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漫画引入新课,用直观的漫画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理解其中的内涵,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去想象、去探究。

(六)诗词导入,创设意境

名言警句富有哲理,诗词语言精美,生动,学生喜爱朗读背诵,意境饱满。因此可以利用学生容易懂或熟识的名言警句、词语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也能培养学生高雅的人文素养。例如在讲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引用了中国经典启蒙著作《增广贤文》中一段话:“物极必反,器满则倾。名高妒起,宠极诽生。乐极生悲,纵欲成灾。物极则衷,否极泰来。”,经典诗词的导入,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要讲授的内容,无疑会给政治课教学锦上添花。

(七)时政导入,把握脉搏

关心时政,关注热点,理念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点。与时俱进,热点引领,也就成了政治教师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别开生面的一招。教师在导入环节使用这一招,更能让学生兴趣盎然,更能彰显政治课堂的时代感召力。导入高二政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课时,我选用荣获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袁隆平敢于创新、顽强拼搏研究杂水稻的感人事迹导入。每年两会的报道是政治课堂教学的丰富资源,政治老师要对一年来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好它们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以某个问题为切入点,引出与此相关的知识。

(八)歌谣导入,入耳不忘

歌谣歌曲简括凝练,旋律优美,文意自然,读后使人兴趣大增。将歌谣歌曲引入课堂,能使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情感得到升华。在教学“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的内容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实,使干巴巴的说教内容变得亲切、具体,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的统一。这样就能收到激发学生情感和求知欲望的效果,既突出了教材的思想教育主旨,又升华了学生对党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课堂导入方法还有许多,如小品导入和风土人情导入等。

三、导入应坚持“四个统一”

导入是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然而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却常犯片面性错误,他们剑走偏锋,偏重一方,导致导入的作用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中,注意统筹兼顾,力求实现以下四个统一。

(一)导入要注意将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教学在导入设计时应注意它的形式,要力求趣味化、娱乐化和多样化,使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不能为了课堂“出色”或“精彩”而追求表面的“热闹”与“花哨”,使形式与内容脱节,让学生忙碌之后无多大收获,甚至一无所获,这种导入的形式再好也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因为我们的导入不是为了让学生看热闹,只获得感官刺激,视觉愉悦,而是通过导入让学生领悟知识、启迪思维。

(二)导入要注意把真实性与虚拟性相统一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人本质。因此,教师在导入教学中要注意真实性,选择的事例、人物、数据等应力求真实可靠,而不能随意编造,更不能以虚假事例搪塞、欺骗蒙混学生。否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还给学生的思想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学会做假和不相信教师,势必造成学生品质的下滑。因而教学在导入选材时要认真甄别真伪,切忌胡编乱造。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明白课堂不是社会生活现象的翻版或原型再现,一味追求逼真或原汁原味,就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选材时要根据教学需要注意创设虚拟情境,在真实的基础上对材料适当加工,增删剪辑,整合重组,做到真实与虚拟融合渗透,以使导入更符合教学需要,更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三)导入要注意将教师的主导与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

导入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它需要教师在课前准确把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所需开发相关资源,对导入方式进行选择,精心构思,科学设计,教师就像一个导演。但另一方面,导入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离开了学生这个主体,不仅让教师唱“独角戏”,也可能导致导入只能停留在教师的设想而难以转化为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导入时,不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据学生的特点与需要精心构思,周密设计,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导入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主导与主体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导入要注意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服务。教师要注意选择那些富含知识、情感、思想等多维元素的生活材料作为导入素材,教学要注重导入的多样化。既有思辨导入,能让学生心生疑惑,激活思维,发展智能,又有生活类导入,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感情体验,关注过程。教师要注意挖掘导入的多重价值,力求融合多种功能于一体,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获取知识,又掌握方法,还能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较好地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总之,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采样哪一种方式,都必须坚持其“四个统一”原则为教学服务。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使每堂课的导入设计言语幽默一点,话题轻松一点,课堂气氛活跃一点,学生表情愉悦一点,让思想政治课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从而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阳. 把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政治课堂.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4).

[2]崔晓岚. 乘着歌声的翅膀.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4).

[3]吴奇. 优化政治教学不应忽视的见个“点”.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9).

猜你喜欢

政治课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