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薛俊山 逐油而居 永不言累

2012-07-13王海珍

中华儿女 2012年22期
关键词:钻井队钻井工作

王海珍

“既来之,则安之。咱们在什么职位上,就做好自己的事情”

他曾多次错过孩子的生日、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以及父母亲膝下尽孝的日子,却未曾错过一口井又一口井的钻探工作。

越野车一路飞驰,从内蒙古乌审旗到薛俊山所在的50669钻井队,车程近一个半小时,“哦,这是距离项目部比较近的钻井队啦。”开车陪我们过去的王永利师傅介绍说,“有的钻井队距离项目部一千多公里呢”。

车窗外,毛乌素沙漠绵延千里,此起彼伏的沙丘静静矗立,间或有几天前下雨后还未渗入沙地的水,汪成一眼眼泉,让粗犷的毛乌素多出几分妩媚。沙漠,初看是风景,天天看,就是单调了。

如果说,游牧民族逐草而居,那么石油钻探工人则是逐油而居,哪里有石油,哪里是他们的家。打完一口井之后奔赴另外一口井,不是在打井,就是在去往打井的路上。

一列高耸的井架渐入眼帘。50669钻井队到了,两排简易的白色工房,在沙漠中格外显眼。踏着松软的沙子向前走,一个满脸笑容,皮肤黝黑的汉子迎面打招呼——他就是渤海钻探公司的明星级钻井队队长薛俊山。有“西北王”美誉、又有“一休”之称的薛俊山,在石油钻探工作岗位上已经干了二十八个年头了。

薛俊山,天津武清人,大港石油学校中专毕业后,即进入石油领域工作,从实习开始的泥浆工人至钻探工程技术员,再至钻井队队长,28年,长长的岁月都交给了钻井工作。

“我们这工作性质就这样,常年野外工作,习惯了。”薛俊山憨厚地笑着,阳光灿烂。橘黄色的工作服浆洗的干干净净。他的衣服,基本上是自己洗。虽然已经结婚,女儿都已经上大学,但是大部分时间,过的是单身汉生活,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

荒野戈壁的寂寞坚守

他的外号“一休”,就是源于他的野外工作。据说他一年只休一次假,因而被人戏称为“一休”——“不是不想休,是工作实在走不开啊!”薛俊山依旧笑着,“还好,家人也都理解”。然后又补充:“我们这个行业都这样。”

钻井工作苦,工作都在偏远荒凉的地区。“现在环境好多了,”薛俊山指着简陋的野营房说:“这房子装卸方便,保温效果也好,还有洗澡的地方。”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他就住在野营房中。井队打井到哪里,房子搬到哪里。“比起以前,是享福了。”薛俊山乐呵呵地说。以前,钻井队队员住的是“鸟笼子”——用铁皮搭建的临时工房,天热时,里面更热;天冷时,外面罩上一层毛毡保暖——从“鸟笼子”到“简易板房”,薛俊山很知足。

在薛俊山28年的钻井工作中,有17年是在西北地区度过的,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荒山野岭里,一个钻井队,几十个人,在茫茫深山,或荒野戈壁,或沙漠腹地,大都市的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与他们无关,他们仿佛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

钻井队的生活,像沙漠的土黄色,单调而沉闷,但险情来临时,却也会像惊险大片里情景,险象环生。在《铁人王进喜》的电影中,有一个场景让很多人记忆深刻:钻井过程中,遭遇井喷,为了将水泥尽快混入泥浆并搅拌均匀,在紧急时刻,王进喜不顾冬季的严寒,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员工相继跳进池内,加重后的钻井液打入井内,强烈的井喷被制伏了……

“现在不会有这个画面出现了!”薛俊山对这一场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据他介绍,井队现在对井控的安全管理是放在第一位的,是“天字号”工程,从渤海钻探到第一钻井公司都设有井控监督站,有HSE理念和井控理念,推行“岗位属地管理卡”,广泛开展目视化管理、作业许可、上锁挂签等新工具、新方法,编制印发了作业规程。说到井控安全,薛队长滔滔不绝,讲了各种规章制度,讲了各项管理办法,一句话“不安全的进尺一米不要,带血的效益一分不要”。

由于钻井队常常是野外工作,有时住的距离项目部太远,遇上天公不作美,也有后勤补给跟不上的时候。有一次,在陕北,薛俊山带领井队住在很远的半山腰,那一年,雨水太多,把山里通往外面的唯一一条路冲垮了。外面的粮食和蔬菜运送不过来,可一帮汉子还要吃饭呀,没办法,山外的车把吃的用的补给送到距离他们最近的地方,他们再踩着泥浆水一趟又一趟地把粮食蔬菜搬到山上。一群人白天为如何打井操心,打完井之后又为如何能吃到一顿饭操心。在现代化普及到每一个角落的今天,他们却用最原始的方式来抵御大自然的考验。

带领一群汉子在深山工作不容易吧?薛俊山觉得还好。“我觉得都是讲理的人,遇到事情讲道理,一般都会听。我基本上也不会训斥别人,遇到事儿,以身作则,自己凡事做到前面,人人心里有杆秤……”一个钻井队一般都会保持在四五十人左右,如同一个队伍,薛俊山喜欢看电视剧《亮剑》,并常引用《亮剑》中李云龙的话来说带队伍这事儿:“每个队伍都是有自己的性格的。”都有着自己的专属气质,薛俊山带领的队伍,也就有着薛俊山的气质:扎实,能吃苦,能打硬仗,善打硬仗。

28年的钻井队工作,薛俊山打了很多漂亮的仗。拿最近的一个成绩举例:在今年的苏米图施工中,又比去年提前28天实现4开4完,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苏里格区块井深最深,水平段最长的苏20-18-19H水平井,创造了全国水平井水平段最长纪录,刷新了钻机月速,机械钻速,钻井周期,建井周期的区块历史记录。

站好自己的岗,做好自己的事

他曾错过孩子的生日和每个成长的关键期,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以及父母亲膝下尽孝的日子,却未曾错过一口井又一口井的钻探工作。

钻井队工作环境艰苦,上大学的女儿来过一次看望爸爸,呆了两天之后,回去抱怨说,什么地方,再也不去了,薛俊山开心地回忆着女儿来井队的点滴,女儿来井队短暂团聚的甜蜜让他回味很久。妻子理解他,支持他,有时间时会来井队看望他,偶尔也会说,日夜轰鸣的轰隆声让她睡不着,薛俊山打趣说:“我是听不到轰隆声睡不着啊,一旦机器停止声响,证明是出问题了。即便是睡着,一只耳朵还醒着,身体还在值班,二十四小时,没有休息。”这样的劳动强度,薛俊山从未有过抱怨,“既来之,则安之。咱们在什么职位上,就做好自己的事情。”

他还有自己的一套舒心大法:“凡事都看心态,钻井队的生活,本就枯燥,你若是再有抱怨,那就更难受了。不如想点开心的事情。我们这活儿,体力劳动强度大,如果心里不痛快,那就更干不下去了,如果想着把这些体力活儿当作锻炼身体,干着活把身体锻炼了,这么想,也就不算什么了。”这是他在井队的生活心得。他不喜欢说那些宏大的词儿,获得过的荣誉证书两个抽屉都放不下了,有人让他说说,他摆摆手,那都过去了。钻井队营地外飘荡着的优胜钻井队的旗帜在风中挥舞着。

一只名叫莉莉的小狗时不时趴在薛俊山的脚下,这只小狗是钻井队的小宝贝,大家吃饭时都会喂它一点好吃的,在枯燥的野外生活中,它是那抹活泼的气息。“我们这里去年还养过一只仙鹤,在搬家的路上,我们发现了它,它受伤了,我们就把它收留了,这只仙鹤伤养好了,和我们也熟了,不走了,每天早晨迈着长腿在院子里散步,队员们工作,它就跟在后面,要吃饭了,它会张开翅膀,飞在队员们的前面,提前等在厨房门口。翅膀扑扇着,真好看。……”薛俊山眼中浮现笑意,在他们的营地,也养过喜鹊,“我们自己给生活找点调剂,挺好。”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如此习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空旷辽远带来的放松。

“要说钻井工作不苦不累,那是假的,可是这是我们的工作,既然在这个岗位上了,就要认真做,对得起这份工作。”薛俊山说着,拿起安全帽,到井架那里视察工作了。他身后是大片的毛乌素沙漠,太阳渐渐西坠,柔和的光斜斜地打在他黝黑的面孔上,井架、夕阳,与他一起凝固,如同油画一样。

猜你喜欢

钻井队钻井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钻井平台
提高员工培训积极性要解决四个根本性问题
钻井队企业文化建设要点分析
新时期油田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浮式钻井平台将迎来史上最大拆解潮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选工作
振华重工研制国内首个钻井VFD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