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需要的角度来探讨学生中非正式群体产生及其教育

2012-07-13阮艳

教育界·上旬 2012年8期
关键词:马斯洛群体心理

阮艳

【摘 要】一直以来,老师们对班上存在的各种非正式群体往往都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斥之为“小团体主义”“小集团”等,一经发现立即取缔。存在即合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本文从学生需要的角度来说明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为了保证其为班集体服务,教师应对其加以正确引导。

【关键词】需要 非正式群体

一直以来,老师们都强调班集体的作用,而对班上存在的各种非正式群体往往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斥之为“小团体主义”“小集团”等,对其存在和发展加以限制或取缔。马克思说过:“存在即合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思想动机支配的,而思想动机又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人的行为就是不断产生需要,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其需要紧密相连。因此,认识学生的需要、研究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限制、消除其非正当需要,有利于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五个层级:(一)生理需要:是个体为了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二)安全需要:是个体希望自己能在干净、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生活。(三)社交需要:人们有归属于某个团体,希望从中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和友谊的需要。(四)自尊需要: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人品给予承认的需要。(五)自我实现需要: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力。不同的人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侧重点不同。

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人的一生中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总的来说相互协调,它使个体的身心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时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带有一系列过渡期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开始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亚里士多德曾抱怨青少年是“暴躁的,易发脾气的,易于为冲动所驱而失去控制”。青春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变,使青春期呈现出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特点。

(一)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进入初中后随着成人意识的增强,学生想独立走向社会但又面临社会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力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但实际上仍然依赖父母。在独立与依赖、反抗与自责、爱与恨之间波动。他们希望寻找一个可以重新寄托情感的对象,而同龄伙伴是情感寄托的首选。

(二)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闭锁性是指青少年随着内心世界的日趋复杂,开始将自己的内心活动隐藏起来不向外人表露出来。这种闭锁性主要是针对父母、教师等成人。由于闭锁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十分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理解,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同龄人,他们对同龄伙伴是开放的,是愿意敞开心扉的。

(三)情感的动荡性

有人对青少年的情绪用“暴风骤雨”来形容。随着脑和神经系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大脑的兴奋性较高,情绪容易冲动,有明显的两极性,表现为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暴风骤雨。由于自身社会经验和知识经验的有限,所以学生的情绪体验不够稳定,转换的速度也较快,充分体现了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通过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学生之间因兴趣爱好、相似的心理特点、相同的境遇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是合理的,它满足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我们如果强行将其取缔不仅不利于班级的管理,还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为了发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

三、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

(一)发挥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影响力

非正式群体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也就是领袖,他们在知识、技能上有某种特长,或是在其他活动领域中有某种才干,在群体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群体成员无形中会按他们的意志和行为行事。因而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信任他、依靠他,并授予他相应的权力,让他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做事,往往能带动其所在的群体一同前进,对整个集体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情感密切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非正式群体是靠情感为纽带形成的,成员之间互相信任、说话投机、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爱好,可以引导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由于成员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对朋友的批评和意见都愿意接受,引导他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缺点,发扬优点。老师通过成员间的情感交流,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以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采取措施给予帮助。

(三)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区别对待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多数属于积极型的。如:各种兴趣小组、文艺社团等。在这些群体中,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精神有所寄托,身体得到锻炼,才能得到发挥,能力得到培养,对学习和个性的发展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这种群体应加以支持和保护。对消极型的群体如:扰乱课堂纪律、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群体给予引导和改造。学生的可塑性强,对这种群体我们要有爱心、耐心和诚意帮助其转化。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3]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 北京大学出版社.

[4]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5]李靖. 管理心理学. 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马斯洛群体心理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心理小测试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心理感受
调查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中间群体
敲石工人的话
The Analysis of Scarlett’s marriage view based on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