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年龄分布结果
2012-07-12杜娟马顺高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检验科671000
杜娟,马顺高(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检验科 671000)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诊断或筛检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为了解HBsAg在各年龄组中的阳性分布率,作者对10323例HBsAg检测结果的年龄作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4~6月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及体检人员。
1.2 试剂初检用北京科卫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盒,复检用上海科华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盒。
1.3 方法于清晨抽取受检人员的空腹静脉血,分离出血清,用血清做检验,并严格按各厂家试剂盒内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及结果判断。
2 结果
共检验10323例,阳性1226例,阳性率11.9%,其中男819例(7.9%),女409例(4.0%),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1)。又将其年龄分为7个组,各组数据经χ2检验表明各年龄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P<0.01),结果见表1。
表1 1226例HBsAg阳性者的年龄分布结果
3 讨论
3.1 当前我国的HBsAg阳性率为10%左右[1-2],该人群阳性率(1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8%),可能原因是该地区处于南方,与文献报道较一致[2]。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与文献报告一致[3],可能与男性在外应酬机会多、自体免疫差异、有不良嗜好等因素有关。
3.2 结果表明HBsAg阳性主要分布在11~40岁3个年龄段,0~10岁阳性率较低,与文献报道有所差异[2]。这可能与近年来加强了乙型肝炎的母婴阻断、新生儿及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有关。对于11~40岁乙型肝炎病毒易感高危人群的预防保健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此外还要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及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加强阻断母婴传播,才能有效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4]。
[1]王建华.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7.
[2]王勤环,郭雁宾.传染病学[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3-35.
[3]刘兆山,侯凤英,李一苇.菏泽市2003-2007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9(8):1624.
[4]崔凤梅,刘艳丽,何凤翔,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复种意识的调查[J].重庆医学,2012,14(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