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高校主题班会的整合创新之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的整合

2012-07-12黄国萍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班会心理健康

黄国萍

(池州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系,安徽 池州247000)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唤醒职业意识,探索职业方向的敏感期,是大学生树立理想、确立“三观”,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规划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高校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分别设有专门的课程,但是由于学科本身的局部性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往往使得学科素质教育缺乏综合性和全面性,而主题班会恰好弥补了学科素质教育的不足。主题班会是班级建设和管理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学生、学生自我教育和发展的重要形式,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内容有机融合,以主题班会为重要载体和阵地开展教育活动,三位一体的融合形式有利于教育内容日常化,教育过程全程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1 三位一体整合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寻求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新途径,增强教育实效是三者需要解决的共同课题。

1.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

思想政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综合体,它决定和影响着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与行为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不能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要增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教育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深化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主题班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阵地,在学生、班级与学校三个层面上实现着主题教育的功能。

1.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健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有渗透、补充、调节、优化等功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如理念错位、价值取向偏差和实施滞后等很多问题。大学生并不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完整性,而普遍对实践内容感兴趣,表现出“适需”、“适用”的倾向。柳友荣教授提出,把“回归生活”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建议采用“面”+“线”+“点”三位一体的方式,即面(发展性教育)上集中教学,线(互助式辅导)上群体教学,点(诊疗性咨询)上个别咨询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通过自然班+适需班结合的方式跨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型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主题班会是对大学生开展 “面”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3 职业规划教育的开展不到位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大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个体成才的有力保证。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起所有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应当包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两大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优化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是为个体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就业指导教育主要解决学生顺利就业问题。高校目前进行的职业规划教育大多是就业指导,而当前就业指导课的开展普遍存在授课形式单一、授课人数过多、忽视实践运用等问题,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主题班会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对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进行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主题班会的开展形同虚设

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综合课程,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组织有序、效果明显的主题班会可以凝聚班级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是学校开展思政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主题班会的目标越明确,教育效果越好,则班级凝聚力越强[2]。当前,主题班会的集体教育作用不明显,没有充分发挥从班级层面对学生进行共同引导、教育、带动及培养的作用。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班会内容陈旧僵化,缺乏吸引力;班会形式固定呆板,互动性不强;班会选题缺乏创意,针对性不强;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主观意愿差。构建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的团体教育模式,是利用主题班会自身的独特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活泼鲜明的团体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和职业规划意识及就业竞争能力,确保深化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的科学发展和成才。

2 三位一体融合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虽然课程内容不同,但在教育过程和教育内容上也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些共性和联系为三位一体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2.1 教育对象的全员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都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主题班会是大学生参与面最广、参与次数最多的集体性活动之一,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是主题班会的功能之一。通过将教育内容以主题班会团体活动的方式开展,可以简化教学过程和形式,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学生也可以通过丰富的主题班会内容,系统、连续的接受教育和指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利。

2.2 教育过程的全程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都具有日常化、常态化的特点,需要对学生分阶段地进行全程教育,这就要求课程教学与课外体验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自我探索和团队实践相结合。主题班会是为数不多的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一直开展的学生活动之一,是实现教育全程化的重要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与主题班会进行三位一体的融合,构建以学生为本位和主体,全程性、开放式、递进性、发展性结合的主题班会教育体系,既丰富了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更好的实现了主题班会集体教育的功能,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更贴进学生生活,更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

2.3 教育主体的双边性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是教育产生的原因和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双边作用。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也发挥着双边作用。辅导员在主题班会开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准备阶段的引导作用、进行阶段的调控作用、总结阶段的启发作用和延展阶段的升华作用,辅导员要把握方向、适当控制、及时引导,坚持“普遍参与、重点参与和特殊参与相结合”,确保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收到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开展过程中既要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体验、感悟、分享、力行,保证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充分,达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提高的目的,真正实现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作用良好配合才能实现最优的团体教育效果。

2.4 教育目标的发展性

大学不仅重视知识教育,更应该重视学生情绪与社会方面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是大学教育的功能之一。团体辅导是一种可以解决共同成长问题的、有效的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将每个班级视为一个发展性的团体,借助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团体辅导,可以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问题,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以更好的实现班级管理。

2.5 教育内容的时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都要求不断更新的教育内容及时、快速、准确的向学生传达,以保证素质教育的时效性。主题班会是最直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正面宣传教育主渠道。主题班会是“例课”,周期短,普及面广、连续性强、形式规范,能从时间上保证新思想、新理论的快速传达,又能使一些新思想新理论得以系统地贯彻。学生对主题班会的归属感、依赖感和认同感,使教育内容的贯彻具有“权力”效应。三位一体的主题班会可以很好地保障教育内容的时效性。

3 三位一体主题班会的实施

三位一体主题班会作为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基本手段,选题灵活而具有系统性、内容丰富而具有吸引力、形式多样而具有互动性、效果震撼而具有延展性。主题班会的课程化建设既充实了主题教育的内容,优化了主题教育的环境,增强了主题教育的吸引力,保证了主题教育的实效,也锻炼了辅导员,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

3.1 选题原则

三位一体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知己、知彼、全面发展”。在主题班会的选题甄选和内容设计中也要坚持这三项原则。

3.1.1 知己原则 大学阶段是 “自我的发现”时期,既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转折”时期,也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表现最突出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处于一种不能确认“我是谁”的状态。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成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动力,但往往也是造成部分学生心理异常和失衡的主要原因。自我认知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第一步,是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只有在充分剖析自己的基础上才能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制定最适合的方案。引导大学生“知己”是三位一体主题班会的首要阶段目标,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将自我认知的相关理论扩展、延伸、内化为探索自己的动力,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觉醒,准确自我定位,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3.1.2 知彼原则 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和绝对的界限,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问题。脱离社会、轻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三位一体的主题班会应该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社会环境,进行环境评价,培养和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积极进行职业探索,并根据社会变化不断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对职业的选择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3.1.3 全面发展原则 心理健康有三个层次:预防心理障碍的出现是心理健康的最低要求;能够有效地学习、生活、交往是心理健康的第二境界;发挥自身潜能、促进自我实现、追求自身全面发展是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每个大学生都应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掌握生存技巧,实现个人身心、道德和职业的全面发展。三位一体的主题班会要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人生定位和职业定位,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职业发展需要的通用技能和生存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生命质量,实现个人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3.2 内容设计

三位一体主题班会的内容设计要依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阶段性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有机融合,坚持阶段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原则有序开展,以保证主题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借助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全程化、分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要围绕着“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素质与能力——顺利就业”这条主线[3],培养大一新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大二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大三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大四学生的就业行动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自我认识—晓理导行—行为强化—反思内化—习以成性(品质)”等五个环节[4]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把大学生培养成为 “思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坚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四个新一代”人才。我们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制订了三位一体主题班会的内容结构,通过主题班会的有序开展,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全程化的发展性素质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要有一定的周期性,以每月一次最佳,可以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效果。班会的选题或名称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和完善。班会开展过程中形式的选择和技术的运用要依据班会内容而确定,但一定要符合不同阶段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3.3 课程化建设

主题班会课程化可以解决辅导员专业背景多元化和班级管理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如同使用同样的教材,每个老师的授课内容也会个性十足一样,虽然每个班按照同样的主题班会方案组织班会,而班会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但效果都不错。三位一体的主题班会也要进行课程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三者融合的教育目标,真正发挥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推动辅导员专业水平和工作胜任力不断提高的功能。三位一体主题班会的课程化建设就是要构建其主题系统化、内容多元化、过程标准化、形式多样化、模式课程化的特征,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需要和特点甄选主题、设计内容,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培养系统,开展过程有标准化的程序和评价标准,有可供参考的班会方案和教育内容。

不少高校已经进行了主题班会“系统化、规范化、课程化”建设实践[5]。在对开展主题班会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前后效果比较评价中,大部分的学生和辅导员认为效果好于传统的主题班会,说明此项活动总体上得到师生的肯定[6]。三位一体主题班会的课程化建设创立了一个高校日常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新的平台和载体,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锻炼,也有利于辅导员的工作水平提高和专业化程度发展。

表1 三位一体主题班会选题表

[1]柳友荣,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2):83-85.

[2]李艳.高校主题班会的功能定位与功能实现—兼论主题班会教育与班级管理的关系[J].理论观察,2011(2):126-128.

[3]贾立敏.论职业生涯理论与高校主题班会的有机结合[J].唐山学院学报,2011(5)100-102.

[4]张大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5]雷广宁,聂久胜,等.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的探索及意义[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22-24.

[6]聂久胜.高校主题班会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建设的效用研究—基于安徽中医学院两年来主题班会的实践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4)29-32.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班会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