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芜湖—安庆双核关系重构与皖江城市带的发展

2012-07-12李恕宏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皖江双核芜湖

李恕宏

(池州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系,安徽 池州 247000)

1 引言

安徽省自1990年7月提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皖江地区的发展。2006年8月,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提出围绕临江产业发展轴,“重点建设马芜铜和安庆两大产业集聚核。”2008年初,安徽省将“积极支持‘芜马同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昭示了皖江城市带东段集聚核做强做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此后,设立了江南、江北两个产业集中区。2011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地级巢湖市,原辖区县分别划给合肥、马鞍山和芜湖三市管辖。各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和行政区划的调整,都是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点-轴”必然发展到“点-轴-集聚区”的结果。“集聚区”是规模和对外作用力更大的“点”[1]。皖江城市带的发展需要沿江地区各“点”(城市)的支撑,“点”与“点”在发展过程中建立的关系和所选择的模式决定着皖江城市带的发展速度。如果采取自东向西以点状扩散的渐进式方式发展,即按照“芜马同城”—“马芜铜城市群”—“马芜铜宜城市带”(指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4个沿江城市)—皖江城市带(再增加池州、宣城、滁州3个城市)这样的发展路径,不仅需要经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还会使皖江西段地区产生等、靠的思想,错失更多的发展机遇,显然不符合中央对中部崛起提出的要求,也难以达到实现安徽跨越的目标。如果采取同步迈进,必然要大力支持皖江西段地区快步赶上,这显然不符合皖江城市带目前发展状况的实际。因此,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皖江地区发展的模式,在皖江城市带的东、西段分别以芜湖、安庆为核心,重构和深化芜湖-安庆双核关系,建立芜湖-安庆双核结构模式(图1),充分发挥芜湖港口城市的功能和安庆作为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实现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与港口城市的边缘性的有机结合[2],促进皖江城市带东、西双核共同发展,整体提升皖江城市带各项功能。

图1 皖江城市带及芜湖-安庆双核关系图

2 研究区域概况

长江安徽段,俗称皖江,西起宿松县汇口镇,东至和县乌江镇,全长401km。《规划纲要》中的皖江城市带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滁州8市,从狭义的角度,真正临长江分布的只有前面5个城市。皖江城市带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是安徽省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长江经济走廊的重要地带,但又是长江经济走廊的波谷地段[3],还是我国中部地区四大城市群中经济总量最小的城市群。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辖4区4县,面积5988km2,其中市区面积1064.7km2;2011年底人口385.3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658亿元。芜湖市是皖南经济、文化、交通、政治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芜湖作为皖南门户,一直属重要交通枢纽,境内有芜宁、芜铜、皖赣、宣杭及通往淮南的五条铁路干线交汇联接,高速公路直通周边各省辖城市,并与省外重要城市相连,芜湖公路铁路两用长江大桥的建成消除了长江天堑对南北交通的阻隔,芜湖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芜湖市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北岸。辖3区7县,代管1个县级市,面积15398km2,其中市区面积 821km2;2011年底人口 618.65万人,其中市区约7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88亿元。安庆市是皖西南经济、文化、交通、政治中心,被安徽省列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开放城市之一。安庆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沟通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纽带地段,安庆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3000吨级海轮入江的终点港口。安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沪蓉、安合、合铜黄等高速公路干线和合九铁路在市境交汇,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将皖江地区西段长江南北重要交通网络相连接。安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是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

3 芜湖—安庆双核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3.1 芜湖—安庆双核关系的建立

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从明代开始,芜湖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1876年,中英签订的“烟台条约”将芜湖与浙江的温州等四个城市辟为通商口岸,这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给芜湖民族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并造成畸形发展的同时,也从此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1918年芜湖已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且把芜湖和申、苏、锡、宁、杭的经济、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芜湖开放通商口岸后,大量西洋商品经过芜湖销往内地,先进科学技术刺激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发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在芜湖建立。到了清代,芜湖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步入20世纪后,芜湖工商业发展到百余种,成为安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长江流域经济中心之一。

安庆建城以后直至清末,均为安庆府和怀宁县治,民国时期为专署驻地,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又是安徽省省会。新中国成立后,安庆单独建市,是皖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同时还是安徽省的省会驻地,成为安徽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曾为皖西南的繁荣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整体上看,长期以来,芜湖是我国内河重要港口,更是长江安徽段第一大港,成为安徽长江第一门户;历史上,安庆一直是安徽的政治、文化中心,更是皖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芜湖与安庆分居长江南北,又同为长江重要通商口岸,长江黄金水道自然成为二者之间最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芜湖-安庆双核结构关系十分明晰。

3.2 芜湖—安庆双核关系的淡化

为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安徽片面追求政治中心与省域空间几何中心相一致。直到如今,在我国所有省份中,安徽省是低水平均衡的典型[4]。在均衡发展指导思想的影响下,1952年安徽省会由安庆迁往全省几何中心小镇合肥,安庆市作为安徽省政治中心的地位陡然消失,经济中心地位也随之降低,安庆市因此由安徽省的核心城市一下成为只是皖西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社会文化事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出现停滞状态。安庆北山南水的地形,不仅自然灾害非常频繁,而且由于北部大别山屏障,南面长江阻隔,西边又是经济欠发达的鄂赣地区,安庆对外交通闭塞,主要依赖长江西引东联。地位的巨变,失去了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诸多优势,只能全凭自我发展,经济发展更加困难。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显著影响,芜湖与合肥之间各方面关系日益密切,与安庆的主动联系显著减少,芜湖—安庆双核结构关系逐渐淡化。

3.3 芜湖—安庆双核关系的重构

1990年安徽省提出皖江开发以来,安庆的地位与作用再次引起关注。安庆被列为皖江开发的第一方阵,人们习惯用“马芜铜宜”代替皖江地区,对后来提出的皖江城市带,许多人到现在也还是认为就是“马芜铜宜”,这说明了安庆的地位与作用得到公认。“重点建设马芜铜和安庆两大产业集聚核”在规划中的明确提出,进一步确立了安庆市在皖江经济带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马芜铜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是推动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周边的重点区域,马芜铜作为一个集聚核当之无愧。随着过江通道、沿江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安庆的开放性得以加强,与皖江城市带的其他城市和长三角地区,乃至与武汉经济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发展活力和产业集聚能力日趋增强。尽管安庆集聚核目前还不及马芜铜集聚核实力的一半,但随着区位条件的相对改善,成为皖西南地区的集聚核已是必然。随着安庆集聚核的成长,芜湖—安庆双核重构,在皖江城市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会更大。

4 芜湖—安庆双核关系的深化与优化

4.1 强化皖江城市带东部地段极核效应

芜湖、马鞍山两市是安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2011年两市国内生产总值分居全省第二位、第四位,在经济总量上已形成直追合肥之势。“芜马同城”产生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有利于加快发展速度,壮大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皖江开发和安徽崛起中发挥骨干带动作用;有利于推进城市空间整合,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以及多元化发展;还有利于消除行政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即消除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5]。在马鞍山与芜湖进行整合,实现“芜马同城”时,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率先走向一体化发展,为强化“芜马同城”效应,最关键的是要加快内部整合,同时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形成长江黄金水道、沪渝高速、合巢芜高速、芜宣高速、宁宜与合宣城际铁路等为主要发展轴线的空间格局。“芜马同城”也将促进“马芜铜城市群”的发展,目前,3个城市现有的产业结构具有相似性(表1),互补性不足,能寻求到共同的话语平台,能够得到进一步整合与融合,形成以芜湖为核心、马鞍山和铜陵为两翼的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表1 芜湖、马鞍山、铜陵3市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比较

4.2 消除皖江城市带西部地段边缘化倾向

安庆是一个贫困县集中的地区,所辖的7个县中依然有4个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尽管腹地广阔,但经济基础很薄弱。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快皖江城市带建设过程中,东、西地段国内生产总值的地均和人均值的差距都很大,地处西段的安庆和池州两地边缘化倾向非常明显(表2)。为减缓和消除这种边缘化倾向,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尽快启动已经批准立项的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工程,修筑由桐城经枞阳,跨江到贵池、石台和祁门的高速公路,做好六安-岳西-潜山-望江-东至高速公路前期准备工作,促进安庆市区与桐城市、高河镇、枞阳镇等附近城镇的融合以及安庆与池州两地的联合共建。打开皖江西部地区的对外通道,加强同合肥省会经济圈、马芜铜城市群以及长三角、武汉、九江等上下游城市的联系,形成以安庆为中心,以长江黄金水道、沪蓉和沪渝高速、宁宜城际铁路为主要发展轴线的空间格局。在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强化内部产业支撑力,优先发展工业和旅游业的同时,更要特别重视在农业上大做文章,立足于农业大市,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打造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快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发展旅游业和高效现代农业方面,安庆和池州更有合作的平台,应该进行充分合作,联手打造,整体推进,共同发展。

表2 皖江城市带各城市2011年GDP情况

4.3 增强皖江城市带北部地区通达性

皖江地区8个城市中有5个在长江南面,沿江5个城市中有4个在南岸,江南地区的开发比江北地区更加充分,长江以南地区的主干交通网络逐步形成,芜湖-九江铁路、沪渝高速公路将它们紧密连接,正在修筑的南京-安庆城际铁路将成为江南城市之间更加快捷的通道。长江以北的地区交通网络等级低,不仅阻碍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更难以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北面仅有的沪蓉高速也偏离了沿江地区,应该尽快打通南通至武汉的快速通道,将皖江地区的滁州、巢湖、和县、无为、枞阳、安庆及其西部辖县与上海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相连,这一快速通道应该由高速公路和铁路两条主干线构成,近期可以先行修筑高速公路(图2)。

图2 皖江城市带交通网络构建设想图

5 芜湖—安庆双核关系的作用与影响

5.1 推动双核结构端点城市跨越

芜湖采取东进南扩,加大对近郊城镇的整合力度,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马芜铜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及宁汉之间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同时,推动与马鞍山和铜陵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发展,形成组团式发展的格局。

安庆结合开发区东扩及北部新城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完善城市综合功能,积极参与安徽“金三角”(合肥—芜湖—安庆)建设,强化与合肥、芜湖等城市的互动发展,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综合性城市及皖西南集聚作用强、辐射功能大的区域中心城市。

5.2 带动双核结构中间城市发展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由发展轴线和城市带动的。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原理,皖江城市带对周围地区必然存在吸引作用,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客体则产生一个指向皖江城市带或带内某个城市的向心力,同时城市带又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通过这种双向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越活跃,城市的中心效应越显著。中心效应是指由于经济活动在某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地点聚集,使这一地区逐步成为整个地域发展的中心;随着这个发展中心经济实力的增强,通过扩散对周围地区发展的带动力量也逐渐增强。双核结构中的端点城市正是这样的增长中心,它们是带动双核结构乃至整个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的源泉。安庆—芜湖双核结构端点城市实力的增强必将带动池州等中间城市的发展。

5.3 促进皖江城市带地位整体提升

皖江城市带是国家为促进中部崛起规划的四大城市群之一,与其它城市群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区位条件最为优越,资源又非常丰富的皖江城市带长期以来发展滞后的最重要的原因,除了过去国家关于城市发展的政策的限制外,就是缺少大城市的带动。按2011年底皖江5个城市市区人口计算,皖江城市带首位城市芜湖市的城市首位度仅为1.5,而第二位的安庆市与第三位的马鞍山市规模差别更小。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首位城市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而皖江城市带长期处于弱核牵引状态,很难带动整个城市群经济的繁荣。“芜马同城”建设能够促进芜湖与马鞍山两市的整合,城市规模显著扩大,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从而成为皖江城市带中具有更大竞争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皖江东部地区的发展;安庆市与桐城市、高河镇、枞阳镇整合后,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和辐射能力也会增强,既利于皖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使皖江城市带边缘化地区转向极化,城市带的地位整体提升。

6 结语

芜湖—安庆以流域为背景,属于港口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芜湖具有港口城市边缘性的特征,安庆具有中心城市趋中性的特点。芜湖—安庆双核关系的发展显然深受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深刻影响,在陆路交通十分落后的年代,长江是安庆对外交通中最为重要的通道,安庆与芜湖之间关系密切。在新的发展环境中,双核关系的重构不仅是皖江城市带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双核关系的深化,不仅能够促进两个端点城市的发展,而且能够直接带动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和安徽崛起。双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城市带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同时消除行政壁垒,建立必要的协调机制,加强双核城市互动。

[1]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2):127-135.

[2]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1):85-95.

[3]陈晓华,张小林.边缘化地区特征、形成机制与影响——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5):413-418.

[4]陆玉麒.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的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4):44-48.

[5]刘君德.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J].理论前沿,2004(10):20-22.

猜你喜欢

皖江双核芜湖
全球金融“F20”在此召开!横沥进入“双核”时代
芜湖滨江天际线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小鲟”过皖江
新型夹心双核配和物[Zn2(ABTC)(phen)2(H2O)6·2H2O]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芜湖药改的底气是“接地气”
基于三圈理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三螺旋N-N桥连的双核Co(Ⅲ)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