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教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探讨

2012-07-1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王金双

电子世界 2012年7期
关键词:凸模冲压模具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 王金双

1.引言

冲压模具设计是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次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问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在制造业中,该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冲压模具知识技能应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表现。

2.课程特点与难点分析

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主要包括冲压件工艺性分析、冲裁件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必要的工艺计算、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校核、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几部分。该课程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课,学生结束以英语高等数学为主的基础理论课学习,刚刚接触模具专业课,会有一种模具专业课很难的感觉,对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感到无从下手,即使设计了也不知道这样设计是做什么用的,对公差表、模架标准表、孔与轴配合不知在模具设计中有什么用途,零件图只有光溜溜的基本尺寸而没有公差,既没有加工符号也没有技术要求,这在制造中的车间来说,这样的图纸无疑是废纸一张,针对以上问题,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3.课程设计项目选定

项目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教学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分给各小组学生,由小组学生共同制订计划、协作完成整个项目,从而实现“教”“学”“做”有机结合,有效地达到该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程知识与能力目标及素质要求,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确定以下典型岗位的主要工作过程的项目。(1)单工序冲裁模设计项目;(2)复合冲裁模设计项目;(3)级进冲裁模设计项目;(4)复合冲压模设计项目;(5)级进冲压模设计项目。

3.1 符合教学规律,贴近生产实际

将整副模具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拆装模具,了解其结构与工艺,并着手相关知识讲解,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初选比较简单的模具,经过简单的设计即可完成项目。突破传统教学课堂教学知识枯燥无味,或脱离生产实际的单一机房设计软件操作学习。

3.2 知识针对性强,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按照传统教材进行内容讲解,学生听完后布置作业,完成课程教学后,再加一个课程设计来完成设计过程练习。这样造成理论与实践教学脱离,学生理论学完了也就忘记,也没有得到及时应用与消化。以项目化形式进行课程改革,通过学生从较简单的冲裁模设计开始,循序渐进地做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知识运用比较连续,教师对知识讲解和项目指导上具有相对的专一性,易于使学生联系实际,学生不知不觉中顺利完成知识掌握及合理运用。从而也促进学生对该学科的前沿知识及相关的知识的探究。

4.课程设计项目方法探讨

基于以上的原因,采取以下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1 以任务驱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

课程设计开始前,给每位学生分配一个设计任务,每位学生的图纸都不一样。比如,针对冲压件设计任务,任务要有冲压件的视图、尺寸、技术要求及精度等级等,如图1所示,提供所选材料,比如选Q235,厚度1.2mm,大批量生产,并制定该工件冲压工艺和设计模具。要求每位学生读懂自己的设计图纸,明确自己的设计任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在以后的每一步设计中紧紧围绕着如何来完成该设计任务,来展开设计内容,从而使学生懂得模具设计过程及方法。

4.2 技术标准在模具设计中的使用

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主要应用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时合理地给出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数值,将零件的制造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机械产品装配后能正常工作,保证产品质量。而学生的设计图纸容易出现没有任何尺寸公差、没有粗糙度、没有配合等现象。针对此种现象,结合自己的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强调技术标准在模具设计中的使用,如标准公差表、模架标准表、弹簧橡胶等。

4.3 按时间有计划地分配设计任务

将设计任务分成几部分,每天分配一部分设计任务,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对设计任务进行讲解或演示,与学生一起讨论设计方案与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每位学生的设计任务进行跟踪指导与检查,做到当天任务当天完成,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4.4 初选设计法

在确定模具零件有关尺寸时,采用初定尺寸后,按模具设计方法继续以后的设计步骤,若在以后的设计中发现该尺寸设计不合理,应回头修改初选尺寸,这是一种设计方法。如凸模长度尺寸应根据模具的具体结构,并考虑修磨、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的安全距离、装配等的需要来确定。当采用固定卸料板和导料板时,如图2所示,其凸模长度按下式计算:L=h1+h2+h3+h式中h——增加长度。它包括凸模的修磨量、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间的安全距离等,一般取10-20mm。

初选h后,若发现模具闭合高度小于压力机的装模高度时,可修改此尺寸。应让学生懂得这种方法。设计中有些尺寸按经验公式计算而来,如凹模板厚度,为便于加工与测量,通常取整数,而学生会认为此数据不可更改,所以应让学生明白有些设计尺寸的确定有别于“1+1=2”。

4.5 配合的使用

为保证正常工作,模具中的许多零件间有配合要求,如模柄孔与模柄、导柱导套与模座,导柱与导套,凸模与凸模固定板、挡料销与模板、导正销与凸模之间都有配合要求,当孔与轴有配合要求时,孔与轴须按约定的公差带与精度等级来设计,这样可保证装配后孔与轴之间正确间隙,以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而学生对此认知不够,针对每位学生的设计任务,选择适当的配合要求,从而学会此种设计方法。

图1 冲裁件

图2 尺寸关系

图3 模具总装图及明细栏

4.6 三维软件辅助教学

学生在设计中对那些设计手册上没有明确指明的尺寸,不知该如何确定,如紧固用的螺钉孔与孔、孔与边缘间的距离,可在三维图上控制模板强度的条件下来自行确定。另外,利用三维模具设计软件可将模具零件装配在一起,以便观察装配后是否正常,学生从较简单的单工序冲裁模设计到完成相对较复杂的模具总装,如图3所示。

5.结论

《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为提高教学效果,采用了三维软件辅助教学、配合的使用、初选设计法、按时间有计划地分配设计任务、技术标准在模具设计中的使用、以任务驱动项目化综合运用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赵美惠.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年3月中.

[2]田春芝,徐志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的再认识[J].教研论坛,2009(7).

[3]孟蕴华.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刘风彪.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加速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4.

[5]贾湘琳.高职模具专业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

[6]李粲.走出职业技术教育困境的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陈革,苏传英.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猜你喜欢

凸模冲压模具
连续精密冲压模具的凸模设计
冲压模具快换凸模常用的几种结构与应用
西门子S7通信在智能冲压中的应用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轿车后下控制臂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集流管内壁冲压模具设计
擦擦模具
模具制造中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
基于高速切削技术电吹风凸模加工工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