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分配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2-07-12赵立航
赵立航
(广东商学院,广州 510320)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再分配重要性的日益突出,建立再分配的衡量指标体系,及时掌握和跟踪再分配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提高再分配决策的科学水平,推动再分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然而,对于再分配,我国一直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衡量指标体系。2000年以前,我国进行单位保障统计和社会保障统计。2001~2007年社会保险统计替代保险福利统计。目前,我国新型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架构基本为两大块:一块是统计年鉴最后的第23大类“其他社会活动”中列示的社会保险统计全套数据和社会福利与救济基础数据;另一块是在第8大类“财政”中以“社会保障和就业”列示的资金支出数据。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使用基尼系数作为定量测定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权威指标。基尼系数反映的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5,超过0.4的收入分配差距“红线”。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
应该指出的是,基尼系数有其局限性:一方面,作为衡量再分配的指标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反映再分配的状况。另一方面,基尼系数是滞后性的指标,只说明结果不描述过程,反映的只是收入分配差异静态的现象或结果,而不能揭示贫富差距及其形成的过程和根源。因此不能对缩小收入分配差异提出系统性的和方向性的指导意见。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法国巴黎经济学院弗朗索瓦·布吉尼翁主任明确指出,基尼系数不应该当作唯一的指标来衡量中国的公平度。不平等有两种,一个是结果的不平等,一个是机会的不平等。他认为,基尼系数是结果性的方法,反映的是结果的不平等,其实主要看的是收入的不平等问题。由于机会的不平等是导致结果不平等的根源,因此,考虑机会的不平等比结果的不平等要更重要。我们不仅要看不平等的最终结果,而且更要看整个经济体系是如何运作,是否能够让老百姓利用整个体制,或者这个市场当中的要素和机会来发展自身。
再分配衡量指标的缺失和混乱,使得再分配的评判和调控缺乏统一标准和依据,调节贫富差距的科学决策水平难以提高。例如,我国社会保障再分配状况和水平如何,是否符合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我国社会保障再分配工作是否恰当发挥了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是否达到了基本保障与公平道义的目标?再分配工作是否有效率?由于缺乏统一而系统的衡量指标,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往往众说纷纭,使人无所适从。
2 制订再分配衡量指标体系的原则
制订再分配衡量指标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生存原则,或基本保障原则。在基本生存上互助共济,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保障国民最基本的生存或生活权力,是再分配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存在的重要目的和理由。中国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就是发生在大灾之后。当危难之际国家与社会不能给他们提供食物等最基本的生存资料时,为了生存,人民不得不揭竿而起,劫富济贫。
(2)公平原则。公平是我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传统价值。“不患贫患不均”,就表现了对公平价值的重视。相对生存原则而言,公平原则所处层次较高,是生存原则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的原则。
(3)国民原则。只要符合规定的标准或条件,每一个国民都有参与和享受再分配的权利义务。
(4)合理性原则。再分配政策必须是符合理性的、科学的、有效的。
(5)帕累托法则。再分配政策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尽可能使更多的国民获利,从而获得最大的民意支持。
3 再分配衡量指标体系
可以按照广度、深度、密度、效应与合理性五个维度,建立再分配衡量指标体系。
3.1 再分配广度指标
3.1.1 指标描述
衡量再分配的覆盖范围和资金数量的指标。此指标反映再分配活动的参与度,通过参与再分配活动的企业、非赢利组织或个人的数量,以及可供再分配的资金数量表现出来。
3.1.2 指标类型
(1)再分配覆盖面,是反映再分配覆盖人群规模的绝对数量指标,其中包括再分配的贡献者数量、受益者数量以及既无贡献也无受益者数量。例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单位和在职职工数量,退休受益职工数量,作为社会养老保险贡献者的高工资人群、企业或地区的数量,作为社会养老保险受益者的低工资人群、企业或地区的数量,及其占所有再分配主体的比重。
(2)再分配资金量,指可供再分配的资金规模指标。例如,可供收入再分配的资金量、各级财政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拨款金额,人们领取的社会养老保险退休金额。
再分配的资金规模可以分为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后者又包括:
地区再分配相对规模指标:反映再分配资金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状况。
行业再分配相对规模指标:反映再分配资金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状况。
企业再分配相对规模指标:反映再分配资金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分配状况。
阶层再分配相对规模指标:反映再分配资金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分配状况。
代内再分配相对规模指标:反映再分配资金代内分配状况。
代际再分配相对规模指标:反映再分配资金代际分配状况。
3.1.3 指标应用
例如,某年度各省接受的国家下拨民政救济款占比,反映的就是国家下拨民政救济款的地区再分配相对规模。
3.2 再分配深度指标
3.2.1 指标描述:衡量再分配规模占相关对象比重的指
标,属于反映再分配力度的指标。
3.2.2 指标类型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再分配深度指标划分为如下不同类型:
(1)再分配覆盖深度指标与再分配资金深度指标
再分配覆盖深度指标反映再分配覆盖人群占总人群的比重。再分配覆盖面深度=再分配实际覆盖人群/再分配应该覆盖人群
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例,社会养老保险再分配覆盖面深度=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参保人数/应保人数。
再分配资金深度指标则反映可供再分配的资金占资金总量的比重。例如:
社会养老保险再分配资金深度=社会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国民收入
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工资收入
(2)再分配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
再分配宏观指标包括再分配支出占GDP的比重、财政再分配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等等。
再分配微观指标则主要包括贡献者对再分配贡献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受益者受益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例如,有人号召富人捐出财富的5%给慈善事业,教会要求信徒捐出收入的10%给教会。
再如,基本养老金保障率是反映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微观深度的指标,其中包括:
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率、平均生活水平保障率、退休前生活水平保障率。
3.3 再分配密度指标
3.3.1 指标描述:衡量再分配中贡献者或受益者的人均数量指标。
3.3.2 指标类型:人均基础养老金;人均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人均捐款;人均受益金额;等等。
3.3.3 指标应用
例如,2002年,从收入再分配对象享有的收入水平看,在乡特等伤残人员的抚恤金标准最高,年人均8400元;其次为离退休人员的年人均养老金和在乡老红军的年补助标准,2001年分别为7784元和7800元;此外,烈属定期年抚恤金标准已达2220元。其余人员从收入再分配中得到的收入水平还较低,比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得到的月人均救济金,2002年只有58元。
3.4 再分配效应指标
3.4.1 指标描述
对于调节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再分配功能进行衡量的指标。
3.4.2 指标类型
地区再分配效应指标,反映再分配政策对地区再分配状况变化的影响。
行业再分配效应指标,反映再分配政策对行业再分配状况变化的影响。
企业再分配效应指标,反映再分配政策对企业再分配状况变化的影响。
阶层再分配效应指标,反映再分配政策对阶层再分配状况变化的影响。
代内再分配效应指标,反映再分配政策对代内再分配状况变化的影响。
代际再分配效应指标,反映再分配政策对代际再分配状况变化的影响。
3.4.3 指标应用
(1)评价标准
设政策实施后贫富差距/再分配前贫富差距=E,则对政策再分配效应进行评价的标准为:E=0,政策对于调节贫富差距没有效应;E>0,政策对于调节贫富差距有正效应;E<0,政策对于调节贫富差距有负效应。(2)评价举例
例1:我们可以从以下指标考查提高社会养老统筹层次,对于基础养老金再分配的影响:
提高社会养老统筹层次的地区再分配效应=提高统筹层次后基础养老金收入地区差距/提高统筹层次前基础养老金收入地区差距。
提高社会养老统筹层次的企业再分配效应=提高统筹层次后基础养老金收入企业差距/提高统筹层次前基础养老金收入企业差距。
提高社会养老统筹层次的阶层再分配效应=提高统筹层次后基础养老金收入阶层差距/提高统筹层次前基础养老金收入阶层差距。
再如,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指标考查实行养老待遇新计发办法,对于基础养老资源再分配的影响:
养老待遇新计发办法的地区再分配效应=实行新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后基础养老金收入地区差距/实行新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前基础养老金收入地区差距。
养老待遇新计发办法的企业再分配效应=实行新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后基础养老金收入企业差距/实行新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前基础养老金收入企业差距。
养老待遇新计发办法的阶层再分配效应=实行新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后基础养老金收入阶层差距/实行新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前基础养老金收入阶层差距。
例2:我们还可以从不同收入阶层占比指标的变化,反映社保政策的再分配效应:
已知参保者缴费水平结构如下:
缴费指数为A的高收入阶层占比:1<A≤3缴费指数为B的中收入阶层占比:B=1
缴费指数为C的低收入阶层占比:1>C>0
A/B/C的结构变化,尤其是A/C的变化,可以反映社保政策的再分配效应——
高收入阶层退休金/低收入阶层退休金<A/C,高收入阶层有利益溢出,低收入阶层退休金有利益溢入,再分配产生正效应。
高收入阶层退休金/低收入阶层退休金=A/C,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均无利益溢出溢入,无再分配效应。
高收入阶层退休金/低收入阶层退休金>A/C,高收入阶层有利益溢入,或低收入阶层退休金有利益溢出,再分配产生扩大贫富差距的负效应。例如,过去退保只退个人账户基金,便产生退保者尤其是大量农民工退保者的统筹账户缴费倒贴在保者的现象,中、高收入阶层可以减少缴费负担分享退保者的利益溢出。高收入阶层退休金/低收入阶层退休金比参保前的差距反而扩大了。
净转移终值即为参保者终身缴费贴现值和终身给付贴现值的差额;净转移比率即净转移终值除以终身收入现值。内部收益率是指雇主和雇员缴费的现值等于养老金未来给付现值时的收益率。
衡量收入再分配最终效果最理想的方式,是测定收入再分配前后收入差距的变化状况。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所得税征收前后,初始收入之间形成的差距会有很大变化,趋势是收入差距变小;如果加上社会保险和财政转移支付,收入差距还会缩小。目前,由于受统计指标设定因素制约,我们尚不能对收入再分配的实际效果进行定量测定。
3.5 再分配合理性指标
一个再分配制度可能绝对水平(规模)与相对水平(深度密度)很高,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力度也很大,但是,却不一定适当或合理。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绝对平均主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因此,再分配指标体系还必须增加合理性指标,用以衡量再分配是否协调好了效率与公平、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再分配工作本身是否经济高效。
帕累托法则告诉我们,人们的广泛支持,是合理性的表现。再分配政策要获得人们的广泛支持,就必须广泛增加人们的利益。
以退休金调整的合理性为例。退休金标准涉及代际再分配。定得过低会降低退休生活品质,对退休参保者不公平;定得太高又会增加在岗参保者的养老负担。那么,究竟多高才算合理呢?
退休金调整应与物价指数和社平工资指数挂钩。以基年的物价、社平工资和社平退休金为100,再以测算年份的物价、社平工资和社平退休金分别与之相除,得到的商便是测算年份的物价指数、社平工资指数和社平退休金指数。
例如,A地基年的社平工资为每月2000元,测算年份的社平工资为2400,则:
测算年份社平工资指数=2400/2000=120,测算年份社平工资指数波动率=(120-100)/100=为20%。
社平工资变动指数——以基年的物价为100,测算年份的社平工资与它的商,便是测算年份的社平工资指数。
假设测算年份的物价为97,则:测算年份的物价指数波动率=(97-100)/100=-3%社平退休金待遇与物价指数变动挂钩,是为了保障退休金的实际购买力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保证退休生活水平不因通货膨胀而下降。社平退休金待遇与社平工资指数变动,则是为了退休金的增值,以便退休职工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因此,在社平退休金的调整指数中,物价指数可谓消极的挂钩指数,社平工资可谓积极的挂钩指数。如果说,跟踪物价变动指数是社平退休金防护之盾,那么,跟踪社平工资变动指数,就是社平退休金增长之矛。退休金的调整同物价变动与社平工资变动这两个矛盾指数挂勾,才能为退休生活提供可靠而合理的保障。
社平工资指数波动率与物价指数波动率,构成社平退休金实际调整幅度的上下限:
物价指数波动率≤社平退休金指数调整幅度≤社平工资指数波动率
社平退休金的综合调整公式如下:
退休金=基年退休金×{1+(物价指数波动率+社平工资指数波动率)}
A地退休金调整后金额=2000×{1+(0.2-0.03)}=2340(元)
社平退休金的调整具有刚性:一般来说,只能上调而不能下调。物价指数构成社平退休金上调的下限,就是要保障退休生活水平不因通货膨胀而下降。社平工资指数构成社平退休金实际上调的上限,则是一方面要提升退休福利,让退休职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在代际再分配中适当向在岗职工倾斜,降低他们的养老负担,鼓励他们多为社会创造财富。
以A表示内部收益率,可得:
A=(退休金现值-缴费现值)/缴费现值
内部收益率为0,无利益溢出,无再分配功能。
内部收益率大于或小于0,有再分配功能。
其中,内部收益率为正数时,有利益转入,是再分配的受益者。
内部收益率为负数时,有利益溢出,是再分配的贡献者。
对于经济人而言,参与再分配的合理性要以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来衡量。内部收益率为正,是有利的,参与再分配才有动力。
如果仅从内部收益率考虑,再分配的贡献者没有理由参加社会再分配。然而,人既是经济人,又是社会人。再分配的合理性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得失。尤其对于高收入人群、企业和地区,必须要从社会和谐和社会责任、长远利益与公平伦理价值中寻找参加再分配的合理性。因此,国家要通过税优政策或财政补贴对再分配制度进行投入,以尽可能让国民参加再分配的内部收益率为正数。
再分配合理性指标,反映了再分配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求:再分配水平过高,可能落入绝对平均主义,降低经济效率,损害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导致共同贫困的恶果;再分配水平低下,又难以达到公平性目标,甚至可能加大初次分配的贫富差距。
3.6 再分配指标雷达系统
再分配的各个指标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以衡量再分配的综合水平。
以社会保险为例:2001年,我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不含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900多万人(覆盖广度指标),约占城镇人口的8.12%(覆盖深度指标)。1998~2001年,全国社会保险五个险种的基金收入分别达到1619.0亿元、2208.2亿元、2644.2亿元和3102.0亿元(资金收入广度指标),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6.4%、19.3%、19.7%和18.9%(资金收入深度指标);而基金支出分别已达1632.3亿元、2105.5亿元、2384.4亿元和2748.0亿元(资金支出广度指标),相当于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5.1%、16.0%、15.0%和14.5%(资金支出深度指标)。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98年的2.1%上升到2001年的3.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深度指标);基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8年的2.1%提高到2001年的2.9%(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深度指标)。人均养老金1200元(养老金密度指标)。
设覆盖城镇人口广度和基金收入广度1998年
指标为1,则2001年指标分别为1.89和1.92,可制作雷达图如下:
例如,2009年某省工薪所得的纳税人次达到3000万人次,纳税总金额为800亿元,人均纳税3750元。
在这里,纳税人次涉及个人所得税的广度指标,反映个人所得税的覆盖范围;纳税总金额涉及个人所得税的深度指标,反映个人所得税规模;人均纳税涉及个人所得税的密度指标,反映个人所得税的人均数量指标。
2001年与1998年社会保险再分配水平比较雷达图
4 再分配水平衡量指标体系的运用
再分配水平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助于通过模型综合衡量再分配水平及其合理性,分析预测未来收入分配水平,合理确定再分配目标,提高再分配政策制定的科学水平和推动再分配工作的顺利开展。再分配水平衡量指标体系实用价值广泛,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不能展开论述,此处仅就其可能的研究课题作一个简单列举——
(1)再分配水平衡量指标与GDP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
(2)再分配水平衡量指标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
(3)再分配水平衡量指标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
(4)再分配水平衡量指标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5)国家财政拨款再分配水平及其合理性衡量;
(6)民政救济款再分配水平及其合理性衡量;
(7)社会慈善再分配水平及其合理性衡量;
(8)社会保障再分配水平及其合理性衡量。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1~2010.
[2] 林毓铭.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现象的统计归类与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5,(11).
[3] 李瑛珊.美德两国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统计与决策,2008,(24).
[4] 袁国敏林治芬.中国社会保障统计的转型及其对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10,(20).
[5] 香伶.养老社会保险与收入再分配北京[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 何立新.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07.(3).
[7] Leimer,Dean R.Cohort Specific Measures of Lifetime Net Social Secu⁃rity Transfers[C].ORS Working Paper No.59,Office of Research and Statistics,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1994.
[8] Tabellini,Guido.A Positiv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J].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