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汶川语丝—“世界汶川,水墨桃园”笔会,纪念汶川地震四周年

2012-07-12贵州

散文诗世界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三江汶川美的

贵州

刘慧娟

汶川哲思

或因埋怨世界不知晓汶川的美丽,大地发怒,闪动诡谲的眼神,以八级特大地震的方式,抖动了一下身体。

“5·12”震动,固然骇人听闻,却极大地考验国力,也考验了人心。当温家宝总理亲自踏上这块土地,强烈的温暖,不仅裹住了汶川人的心,也热了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心。

那时,汶川在痛着,心在流血。也欣慰着,又在流泪。举国上下,爱,成为彼此感人且伟大的默契。

地方政府以雄劲的力量,树起重建旌旗,率汶川10万老幼,在幅员4084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借助幽深的峡谷,丢掉凄厉,掩埋叹息。

按照“遵循规律,以人为本,趋利避害,优质高效,加快发展”的重建思路,围绕“一心两廊四区”的城镇空间布局,三年重建任务三年完成。

汶川已经是美丽的景区,重建的家园已经是美丽的花园。世界发愣,死神发呆!

而我,却和汶川相视而笑,并彼此会心。

谁能够昂首面对灾难,谁就能所向披靡。抚摸伤痛,正是为了奋进!惊涛骇浪已经是昨日梦魇,今天的汶川,不仅成就了重建的神话,还使我们坚定了一种信念!

断裂的土地,扭曲的时空,成就了中国和汶川的坚韧强大,这前前后后的惊叹,幻化了汶川的多彩翎羽。

那一座座青山、一湖湖碧水、一片一片飘飞的云彩,正是汶川华丽的彩衣。

汶川,已经从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中走出,在祖国的西南大地,在美丽的阿坝州一隅,正沐浴风调雨顺的润泽,在祖国爱和呵护的旋律中,幸福和睦之花次第开放。

那里的羌族藏族回族汉族的父老乡亲,团结一心,在走向未来的大路上,他们气宇轩昂,美好的希望,向未来翱翔!

迟来的问候—— 致汶川映秀镇漩口中学

走近四年前遭受地震灾难的漩口中学,也走近了一种惊心动魄。

踏上这片泥土,不由心在恐慌,又情在切切……

我默默地,默默地献上一朵带露的黄菊,也献上我无法抑制的冰冷泪滴……

我怦怦心跳,又肃然哀痛。

向遭受那场灾难的师生,致我迟来的问候。——为55位无辜可爱的小生命,为那位素不相识的、当教师的罗杰兄弟。

自然的加害,人类无法回避。因为,我们不知道上帝的住所,也不知道上帝所在的方位。

可是,那个普普通通的一名教师——罗杰,在危难时刻,他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家人,忘记了自己是儿子、丈夫和父亲。他只记得自己是一名师长。他心里只有他的学生。

他无法相信别的力量,他只有相信自己。

他断然在劈啪作响的断裂中,出生入死,在最短的时间里,救出了20多个孩子。

他用无私无畏的心,他用他仅有的一条生命,却创造了感天动地的壮举。那时那刻,他,便是上帝!

他的身体,至今还被压在坍塌的校舍之下,可是,他的品行,却站在了人生的极顶。

寒梅留恋雪月霜天,青竹留恋素洁净土。教师罗杰,走进了生死没有界限的境界。誓死留恋教书育人的校园,把教师的灵魂,抒发的淋漓尽致。

花开正是为了花谢,有繁荣就会有凋零。有的人死了,其实,是活的永生。

漩口中学作为“5·12”特大地震的原址原貌保存下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令,在这片废墟上建造一座纪念碑。这块含义丰富的石雕,记下了中国以及中国人们的刚健和意志!

这是除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外的第二块纪念碑。也同样纪念了在大灾面前,各种不同的人群中,涌现的各种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在那众多的精神光束里!教师罗杰,该是那束光辉的微笑吧!

我久久的,默默的,在那块土地上站立着,有许多想说的话,都哽在了喉头,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

临行,我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敬意!带走的,却是崇高的精神!

梦幻三江

穿过茶马古道的历史背脊,远远便闻到了三江深谷幽兰的香气。

那催马归来的人,正扬起一路飞奔的蹄花……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编织的背景,映衬着藏羌发展的脚步,历史,便这样源远流长了。

奇花异草,流云霞光,装点了羌藏的生活画面。这一处的江山,便多彩多姿起来。

栅栏门扉早已打开,酥油茶已经煮沸。依窗等候的人,还在深情地聆听山那边的足音。

于是,小河边,小桥旁,山岚上,羌寨碉楼,藏寨水乡……到处长出了被称为爱情树的珙桐树群。

爱情树见证了土司家的白鹤公主与年青猎人珙桐的爱情。开着形同白鹤展翅的白花——“中国鸽子花”。

羌笛悠扬,便有厚重的期盼,浓浓的相思。生动地惟妙惟肖地盛开在铺天盖地的羌绣手帕上……

三江的山和水,云和雾,阳光和空气,就这么甜甜地醉了……

可曾想过三江的月夜么?

当西河、中河、黑石河在这里相拥,美丽的三江,便有了自己的歌。

歌声在美丽梦幻的月色中,蜻蜓点水一样,栖息在水波上,跳跃在青山绿色的光晕里,洒在藏羌姑娘和小伙子的心上……创造了藏羌的民俗。

三江,美丽得像融化的雾,心儿,也美丽得像甜甜的酒。人和景,景和人,完美成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美的想象,美的意境,美的现实,让《桃花源记》黯然失色。

每一个美丽的三江夜晚,都会孕育一个带露的清亮洁净的清晨。

藏家把美好的希望挂在五彩斑斓的经幡上,眼睛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光明,静静地寻觅人性的轮回。

水磨情思

初次相识,我的心,便被你牢牢捕获。

岷江奔流不息的浪花,不仅浓缩了水磨镇美的精华,还造就了瑰丽多姿的神话。

旋涡浪涛,翻涌的不是江水,竟全是淬火的诗句。

我作为诗人前来,不幸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击中。心跳不断地加快,情思也越来越浓。正该抒情的时候,我却哑然无声,思绪一片空白。

我决定仔细加以探寻,以便能达到小彻小悟。

这个与“5·12”大震中心,仅一山之隔的小镇,该付出的已经付出,该留住的也已经留住。

原始农耕的拙朴,造就了西羌淳朴的天性。梦里,他们反复装饰着明天。

他们用自家种的粮食,喂养良辰美景,用勤劳的双手,铺展并抚平纯净的天空。

喝酒的时候,天地氤氲着红晕,远远的天边,就出现了美丽的彩虹。那首民谣,反复唱了数遍,依然是悦耳动听!

梦里,一遍遍地描绘未来,不知不觉的,笑靥,就悄悄地在荡漾……

这里的阳光和空气是纯粹的,明媚地闪着光亮。是人类向往的化境,男耕女织的情景,一遍遍散发生活的芬芳。

泥土的亲切,不断的温暖现实和梦境,梦境,没有尽头。

潇潇夜雨,在诉说着那些往昔和未来的情节,使各种各样的情感,不断的演绎。

那些大难大爱的过程,感悟层出不穷,让水磨镇越来越水灵了。

汶川的水磨,磨出了“世界汶川,水墨桃源”的锦绣,正向世界舒展一幅美丽的画轴。这涵韵的三江,到处充满魅力的音符。

映秀镇绣花的老太太

裂变和嬗变,都应该看作是人间喜剧。

宇宙,是多维的统一体。哪一种侧面,都会俯视人间。

所以,感叹属于多余!

那个低头绣花的羌族老太太,只是专心致志的埋头绣花,身边络绎不绝的参观者,都不能让她有丝毫的分心。县委书记来了,县长来了,乡长来了,一群群熟悉的或陌生的人群……

她不抬头,但她心里明白得很,她知道他们想什么,她知道他们的心,她以她饱经风霜的阅历在不停的绣着。

她把生活和岁月,一点一滴绣进花朵和花蕊。

绣着花朵儿和叶子开放的姿势。绣着庄稼拔节的声音。

羌绣和蓝天上的白云彩虹相互映衬,忧伤舒展为珍惜,语言抽象了。

抽象为那些树,那些叶子,那些花花草草,还有绕镇流淌的小河!

珍惜阳光雨露和空气,珍惜友情亲情和爱情,珍惜生活和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主题!

阳光和生命的美好,都渗透在一针一线的穿梭中。很想彻夜不眠,一天或者一夜,绣出藏羌民族悠长的历史长河。

鸟鸣的声音深沉了许多。山峦,也一夜间成熟了。所有的人,都是亲人,并传递着感恩的心。

映秀镇是她的,纵使天翻地覆都不能改变。汶川是她的,也是世界的,纵使再过几个轮回,也是她的自豪和骄傲!

猜你喜欢

三江汶川美的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云上远眺新汶川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원촨(汶川)대지진 10주년 기념일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汶川樱桃熟了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