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工作

2012-07-11赵楠罗京焰刘贵林贵州省饲草饲料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贵州省秸秆加工

文│赵楠 罗京焰 刘贵林(贵州省饲草饲料工作站)

郑仕琼(贵州省关岭县农业局饲草饲料工作站)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产业要与畜牧业养殖大县相结合,突出区域结合、整村推进,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

贵州全省辖区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石漠化(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贵州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多样,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子为主要品种。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条件。省内秸秆总量较大、品种多样、类型集中,可利用养畜潜力巨大。

一、秸秆养畜利用现状

1.秸秆数量。据《贵州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贵州省秸秆竞争性用途主要集中在厩肥还田、直接还田、牲畜饲料等,其中牲畜饲料所占比例较大,约为30%(依各地生产利用方式及养畜情况而不同)。

2011年贵州省主要农作物分别为水稻3303.93万吨,玉米243.71万吨,油菜子71.81万吨,小麦50.38万吨,薯类239.31万吨,烟叶32.50万吨,豆类14.88万吨,据此测算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利用资源量为1100万吨以上。

2.利用现状。贵州省秸秆饲料处理技术主要有氨化、青贮和微贮等。秸秆养畜示范工程,从1992年国务院在全国农区重点省实施秸秆养畜示范项目以来,国家累计投资贵州省建设了铜仁市、遵义县、毕节市、赫章县、大方县、镇远县、盘县、兴义市、风岗县、黔西县等10个国家秸秆养牛项目,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贵州省的10个国家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县均以优质的建设质量通过验收,建设成果得到持续的推行和发挥,对全省秸秆养畜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秸秆养畜效益显著。目前,全省加工秸秆饲料每千克生产成本为0.1~0.15元(运输费用未计),而牧草平均价格每千克至少0.15~0.2元(人工费未计)。按每头牛每年需要3吨饲草计算,用黄贮饲料可以降低饲养成本150元以上。在2008年百年罕见的雪凝灾害后,贵州省各地对秸秆资源的利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各地纷纷加大了秸秆贮备机具的购置、窖池等基础建设和秸秆处理技术的推广工作,尤其是贵州省的33个科技养羊种草示范县在雪凝灾害中,蒙受冬春贮备饲料不足的损失后,对秸秆加工利用和冬贮工作非常重视,如长顺县就要求项目农户每户要贮备2000千克以上的玉米秸秆制作青贮饲料,黔西南州的部分农户自己花钱购买玉米秸秆贮备冬季饲料,基本可以满足家畜半年的饲草需要。

二、存在问题

贵州省各地积极开展了秸秆养畜工作,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综合利用率不高,秸秆焚烧和浪费现象严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由于贵州省是传统的分散小农区,长期以来畜牧业都是农业的附属,农民养牛基本是为耕田,广大农民对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认识不够,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深。许多山区所种植的玉米在收获玉米棒后,受劳力和赶季节影响就地焚烧,部分地方则直到来年再次耕种时才对地上秸秆进行焚烧处理,这是制约贵州省秸秆饲料资源综合利用的内在因素。

2.秸秆废弃率高。根据各地调查情况看,各地秸秆竞争性用途还是占据秸秆资源的很大部分,水稻、玉米、小麦的可利用系数均在50%以下。据调查,贵州省秸秆尤其是玉米秸秆多被家畜践踏粪便污染废弃后垫圈为肥,有些山区、远田远土由于收获和运输困难造成秸秆就地焚烧。此外,由于群众习惯将秸秆堆放于田间,缺乏科学的加工调制方法,秸秆及叶片霉变损失十分严重。

3.收集运输难度大。尤其是贵州省主产的玉米秸秆,由于收获运输的困难,长时间放置于野外露天,处理不及时易造成绝大部分营养损失,其丢弃较多,加之贵州省农户居住分散,草食家畜饲养规模小,饲养量普遍不多,村子附近又有部分公共的放牧地和零星的四季常青的草山草坡可以全年放牧,对饲养的家畜质量及商品率要求不高,造成养殖户对秸秆饲料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不高。

4.机械化加工程度低。贵州省处于山区,收获的季节加上多雨,必须有足够的运输、加工农机才能保证秸秆得到及时加工处理。秸秆加工,机械的一次性投入较高、保有数量少、普遍功率偏小、配置分散、使用率低且故障率较高。这是制约贵州省秸秆饲料资源综合利用的直接因素之一。且近几年虽然贵州省各级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农业机械的整体价格仍然偏高。

5.产业化程度不高。不便的交通及山地地形决定了收集运贮成本偏高,专业化服务队伍与市场难以形成,养殖企业的秸秆饲料化大多仍停留在小规模、未处理的低层次生产水平上,制约着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

三、目前任务

1.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把秸秆饲料化养畜利用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切实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系列问题,并结合贵州省组织实施的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和科技扶贫种草养羊、牛项目,确定各地的秸秆养畜重点地区、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加大秸秆养畜技术推广的力度,提高秸秆养畜的科技水平和利用效率。

2.加强宣传,示范推广。加大秸秆利用的宣传力度,多办示范点。青绿秸秆如果经多日的曝晒成干秸秆,养分就会损失20%~30%,有时多达40%以上,而随着采收时间的延迟、阳光曝晒、经常性的雨水冲刷会导致霉变,这种霉变秸秆其饲料利用价值将为负值,也就是说这种秸秆对家畜将造成生理损害、生长损失或死亡。而优质的青贮其养分仅损失3%~10%,尤其能够有效地保存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要充分发挥媒体对秸秆青贮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秸秆青贮、氨化、符合微生物制剂处理秸秆等对发展草食家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群众真正认识到秸秆养畜可以变废为宝。

3.落实秸秆养畜扶持政策。为进一步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需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着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入发展机制。在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要纳入秸秆养畜建设相关内容。相关部门要将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重点加大对农民秸秆处理机具购置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机具的配置数量和配置率。在相关的配套项目上加大对农民秸秆窖池建设的补贴(如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扶贫工作的种草养畜项目等)。

4.示范区建设,产业化经营。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产业要与畜牧业养殖大县相结合,突出区域结合、整村推进,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秸秆养畜示范区,建设一批秸秆养畜示范县、市、区、乡、镇,集中连片建设,扎扎实实开展秸秆养畜工作,逐渐形成区域化生产格局。在综合发展尚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划定区域,把散养户集中起来,兴办养殖密集小区,走小群体大规模的路子。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大户等带动农户发展。对已有一定规模,具备一定技术和物质基础,取得良好综合利用效益的县、乡、村,作为秸秆饲料化养畜利用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及时总结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宜贵州省实际的秸秆规模化、产业化利用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化经营,打造品牌,提高养殖产业的竞争力,以适应贵州省秸秆饲料化利用建设的需求。

5.扶持专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性组织。通过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技术骨干,组成专业技术队伍。组建 “青贮、秸秆、微生物复合菌剂秸秆加工饲料的加工专业队”(加工机械统一、作业人员统一、饲草收购、运输、青贮、秸秆、微生物复合菌剂制作技术规程统一),对建立的农村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服务体系队伍进行适当补贴,以支持开展专业化社会化的有偿服务,逐步解决季节性畜牧业养殖用秸秆收集时劳动力缺乏及规模运输、加工难题。

6.科学利用秸秆。国内许多单位和企业早在二十余年前就进行了大量的多种农副产品—秸秆、下脚料的微生物加工处理及饲养家畜实验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已有多种成熟的农副产品加工饲料技术和经验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积极围绕秸秆饲料化利用的重点领域,大力推广适合贵州山区的新型实用技术(用多种微生物处理秸秆的生物全价饲料技术、多维矿物舔砖块技术等),进一步提高秸秆处理利用率,把贵州省秸秆养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猜你喜欢

贵州省秸秆加工
贵州省种公牛站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