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南海连着大草原——内蒙古落实国家政策推进“三牧”工作纪实

2012-07-11江新辉王国英巴依斯古楞内蒙古日报社

中国畜牧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牧区牧场牧民

文│江新辉 王国英 巴依斯古楞(内蒙古日报社)

玛希格日勒家蒙古包正北方的哈那墙上,端端正正悬挂着一张温家宝总理与他们全家的合影。细心的女主人把相框擦得明亮光洁,一尘不染。

玛希格日勒是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阿尔善宝力格镇白音宝力格嘎查的牧民。去年元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他家的蒙古包作客,那种亲切感至今在一家人心中萦绕,玛希格日勒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起了自己家的明细账:“托总理的福,去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启动,我家6000多亩草场拿到4万多元禁牧补贴;禁牧区第一年按50亩草场一只羊标准进行养牧,饲养了100多只基础母羊,产下100多只羊羔,当年出栏收入8万多元;开办‘牧人之家’家庭旅游,又收入了2万多元!”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玛希格日勒一家。去年,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草原“带薪休假”,全区近130万户牧民受益,各项惠牧补贴带动牧民人均增收934元。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6721万亩,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任务10.1亿亩;草原植被盖度达到38%,较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牧民拿着国家补贴放羊,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好政策,用好这个政策,将使草原和牧民受益无穷”,长期从事畜牧业工作的锡盟盟委委员、西乌旗旗委书记斯琴毕力格说。

中南海情系大草原,内蒙古的“三牧”工作,时时刻刻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而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全面启动,恰如一场及时的春雨,滋润着万里草原,孕育着无限生机。

殷殷关怀化为草原新政

锡林郭勒草原上的人们还记得,2001年1月,正当锡林郭勒草原被大雪灾包围时,温家宝总理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温暖,来到了牧民们身边。时隔10年,温家宝总理再次冒着零下25度的严寒,深入白雪皑皑的锡林郭勒草原,走访牧民群众,考察牧区工作。而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进行调研,显然是总理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事实上,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研究早已经开始。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多次深入草原考察调研,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仅在北京的讨论会,我就参加过3次。全国各地牧区的情况不尽相同,做法也各有特色,而自治区推行的阶段性禁牧的措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时任锡盟分管畜牧业副盟长的斯琴毕力格说。

温总理最关心的,是禁牧后牧民的收入是否受到影响。玛希格日勒对此深有感触。至今,他对那次与总理的对话记忆犹新。“家里的羊少了,收入确实受到一些影响,不过阶段性禁牧后,牧民每人能领到5000元的生活补贴。”玛希格日勒回答得实实在在。

温总理说,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其中一条措施就是实施禁牧补助。我们把制定政策的会议开到蒙古包里,就是想多听听牧民的意见。

随后,总理对在场的干部群众说,实施阶段性禁牧是恢复草原生态的重要措施。禁牧工作要循序渐进,禁牧后要保证牧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保证牧区对国家牛羊肉供应不减少。

总理回京后不到一个星期,国家相关部委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的调研组就来到他家,详细听取了他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了他家里的生产生活状况。玛希格日勒感觉到:国家对草原牧区的新政策很快就要实施了。

2011年6月16日,玛希格日勒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全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启动仪式在他家门前举行。那一天,恰逢锡林郭勒草原喜雨绵绵,玛希格日勒坐在蒙古包里,仿佛听到了牧草生长的声音。

2011年,对于内蒙古草原来说,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喜雨”远不止于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把内蒙古定位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中继续把内蒙古作为重点,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推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国家有关部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部区合作协议,将依法征收草原植被恢复费,扩大牧区畜牧良种补贴范围……

喜雨连绵不绝,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随后,全国牧区工作会议在内蒙古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出重要指示

增减之间铺就双赢之路

2011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比上年增长2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6%,是近10年来的最快增速,首次超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收入何以迅猛增长?锡林郭勒盟的实践,可以管窥全豹。锡林郭勒草原面积18万平方公里,近年来,锡盟积极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赢之路,收到明显效果。

2011年,锡林郭勒盟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174万头只,同比减少41万头只。而全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则达7639元,同比增加1486元,分别比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高997元和662元;增速达到24.2%,位居全区第一。6年来,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盖度提高了13个百分点,生态得以逐步恢复。

宝力根苏木乌力吉德力格尔嘎查牧民扎木苏荣是第二次见到温总理。2002年,他作为全国牧区致富能手,在北京受到温总理的亲切接见。总理看到他把自家的牧业生产搞得红红火火,十分高兴,鼓励他继续努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与8年前相比,总理显得老了些,他确实太操劳了”,扎木劳荣很感慨。

与玛希格日勒相比,扎木苏荣显得更为现代,他建起500亩饲草料基地,不仅满足了自家牲畜的过冬需求,还对外销售,而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购买的大型拖拉机、打搂草机等机械,也成为他增收的新渠道。

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推行后,西乌旗阿拉塔图嘎查牧民苏乙拉图与13户牧民联合成立了牛羊育肥合作社,一头牛经过1个月的育肥,就能纯挣700多元。而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各类合作社目前已达到800多个,辐射带动了全盟70%以上的农牧民。

牧民们各显其能的增收办法与斯琴毕力格对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的理解不谋而合,在他看来,国家出台的政策为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而引导牧民自我发展,拓展增收渠道,则是该项政策更深层次的含意。

锡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印证了斯琴毕力格的话。7639元的人均纯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4193元,二三产业收入391元,转移就业工资性收入1112元,来自惠农惠牧政策收入1617元。增收渠道多元化,正在成为锡林郭勒草原上的新气象。

与此同时,自治区政府及各盟市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鼓励扶持农区畜牧业发展,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鼓励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优良畜种,出栏率及个体产能不断提高。全区养殖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批各具特色和不同组织形式的家庭牧场在牧区星罗棋布,家庭牧场已达3万多户,参与经营牧户5万多户。

2011年,全区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07亿头(只)连续7年保持在1亿头只以上。全年肉类、牛奶、禽蛋、绒毛产量分别达到255万吨、960万吨、53万吨和13万吨,同比稳定增长,市场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起点上再谱牧野欢歌

党中央、国务院心系内蒙古牧民的一系列举措,在辽阔的大草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响应国家的政策与号召,在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民增收的同时,满足畜产品供应需求,成为内蒙古草原牧区上上下下的共同心愿。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相继出台《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植被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制定上报《内蒙古牧区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建设规划》,落实养殖业各项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34亿元,力度前所未有。

在今年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明确提出全区牲畜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的目标,而在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上,粮食产量不能减,牲畜头数不能降,农牧民收入增长不能慢,成为2012年内蒙古农牧业工作的指导思想。

新年伊始,内蒙古草原上,一系列的举措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

—启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工程,以扶持生态家庭牧场和标准化养殖场为重点,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带建设,提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牧区启动生态家庭牧场建设示范工程,半农半牧区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进一步引导牧民联户经营,组建牧民合作社,合理流转草牧场等形式,扩大草牧场经营规模,大力推动家庭牧场建设。

—鼓励和扶持牧户联户经营,组建牧民合作社,扩大草牧场经营规模,大力推动家庭牧场建设。鼓励和扶持牧户建设棚圈、人畜饮水井、饲草料基地、储草棚等配套基础设施,提高养殖规模,加快畜群周转,增强防灾能力。

—加大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新建和改扩建力度,提升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全面实施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和提质增效工程,进一步提高优势畜种个体产出效益。

—在奶业主产区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工程,鼓励奶牛规模养殖场、奶农合作社、加工企业自建牧场种植苜蓿,推动奶牛规模养殖与苜蓿种植紧密结合,提高牛奶质量,提升奶业整体素质。

又是一年春来到,伴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一场瑞雪飘落在内蒙古草原。雪花飞舞中,春天迈着轻快的脚步,向这里走来……

猜你喜欢

牧区牧场牧民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海上牧场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商人买马
西藏牧区习惯法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牧区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叮当牧场
Gift H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