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2012-07-11陈有文巴特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站
文│陈有文 巴特(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站)
探索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已成为海南州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基本概况。海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青海湖之南,日月山以西,总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全州辖5县36个乡镇424个村1336个社44.92万人,其中农牧民占总人口的74.8%;共有各类草原5072.34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4663.39万亩,占全省草场面积的10%;各类草食畜存栏461.39万头(只),占全省草食畜25%;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为41.01%、46.53%、41.13%;肉类总量53855吨,奶类总产量43606吨,羊毛总产量4482吨,绒毛总产量280.72吨。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4490元。
2.发展现状。全州畜牧业经过“十一五”的稳定发展,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设施畜牧业稳步发展,牧区水电路均得到较大改善,农牧民科技素质有了新的提高,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效益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2008年在共和、贵南、同德三县的3个村开展生态畜牧业试点工作,结合3个村畜牧业发展实际,探索“减人减畜,多种经营”、“草场保护,建设养畜”、“草场治理,种草养畜”等三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组建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牧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截至目前,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46个,入社牧户18738户,668976人,入社率达59%;入社草场1414万亩,入社率达41%,入社牲畜97万头只,入社率达35%。充分利用2011年省级支农资金扶持项目,投资4983万元,种植当年生优质牧草13.6万亩,选育生产母牦牛3760头,选育后备种公牛600头,能繁母牛600头,育肥绵羊6万只,修建草料棚156座9360平方米,养殖小区13处,民俗产品加工销售点3处,“牧家乐”旅游接待点2处,购置牧草收储机械11台(套),饲料加工设备3台(套),建立河卡有机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培训农牧民2万余人次。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共和县环湖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兴海县河卡有机畜牧业示范区、贵南县草产业发展示范区、同德县良种牦牛养殖示范区、贵德县农牧耦合式示范区,并通过示范区建设,辐射启动村、带动建设村,进一步全面推进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
二、生态畜牧业发展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有利条件。一是发展的基础不断巩固。全州畜牧业以“围栏草场、牲畜暖棚、人工种草、农牧定居”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截至2010年,建成畜牧业“四配套”1.69万户,占总牧业户的57%;建成畜牧业“八配套”,占总牧户2.7%;建成围栏草场1957万亩,占冬春草场79%;累计建成牧区畜棚1.69万座,覆盖率达57%,种植当年生牧草21万亩,牧民基本实现定居生活。“十一五”期间完成水利项目489项,投资71669.8万元,解决了16.3万人,172.46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农牧区通电通讯得到较大改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90元,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海南州境内七条省国道线构成“三纵四横”相互连通的整体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极具资源的集聚功能和市场的辐射功能。州内海拔高,气候冷凉,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草地无污染是发展绿色有机畜产品的理想之地。州内洁净的生态环境和较为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态文化底蕴,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构筑了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三是发展的政策机遇十分有利。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江源保护二期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的建立等,为海南州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社会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四是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全州上下谋发展、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高原生态十分脆弱,十分重要,十分需要保护,高原粗放的草原畜牧业走生态之路已形成共识,在保护生态中发展,把传统畜牧业的精华与现代畜牧业的先进理念和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是提高高原生态畜牧业综合效益的有效措施,是顺其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治本之策。
2.制约因素。一是人、畜、草矛盾突出。全州牧民人均占有可利用草场269.6亩,畜均占有可利用草场10亩,牧民人均占有草食畜26.7头(只),全州理论载畜量432.79万羊单位,而实际载畜量678.7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达56.83%。高原草地产草量不高,人工草地面积小,靠天养畜放牧的局面没有得到大的改善,人草畜矛盾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草原沙化退化现象还未根本改变,部分地区牧民已成为生态移民,脆弱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已给农牧民生产生活空间带来了威胁。
二是经济基础薄弱。由于海南州经济基础薄弱,城镇产业支撑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容纳劳动力就业少,州内经济依然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地区经济的总体格局是:第一产业水平低,第二产业规模小,第三产业基础差。农牧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少,绝大多数的农牧民对草原放牧依赖性较大,难以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转移获得增收渠道,发展空间单一。
三是组织化程度不高。由于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职业教育落后,技能水平低下,对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接受能力不高,外出务工能力较弱,农牧业新技术不能行之有效的全面推广,靠天养畜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市场发育不足,农牧业市场化程度低,小农经济模式较为普通,特色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经济组织结构松散、运转不灵、稳定性差,畜牧业产业化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还不能与大市场之间形成有效对接,农牧业综合效益不高。
四是农牧业基础设施滞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大投入大建设,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高原自然条件下的发展能力要求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牲畜暖棚覆盖率仅占牧户的57%,围栏草场占可利用草场的42%,尚有36个村不通水,35个村不通路,加之高原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稳定增收的难度较大。
三、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加快发展草产业。草产业是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在保护天然草原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牧草种植、草地改良、饲草料基地建设、优良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全州以贵南县塔秀、森多、过马营地区,共和县环湖、切吉地区,兴海县河卡地区,同德县尕巴松多地区为重点,建设4个草产业生产基地,发展舍饲、半舍饲畜牧业,推动草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海南优质草产品品牌,促进草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2.做强做大羔羊经济。海南州绵羊存栏323万只,占总草食畜461万头(只)的70%,在畜种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发展羔羊经济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加快周转、提高母畜比例、转变生产方式和实现草畜平衡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一是加强春羔生产改冬羔生产。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引导群众春羔改冬羔,推行适时早配和早期隔离断奶补饲技术,加强哺乳期羔羊的饲养管理和断乳后的羔羊育肥工作。二是建立牲畜台账,做好羔羊出售工作。县、乡(镇)、村要建立以牧户为单位的牲畜台账,宏观控制牲畜数量,加强羔羊出栏监控,抓好羔羊出售工作,实施羔羊育肥“300”工程,300天育肥出栏销售。三是培育羔羊龙头企业。培育扶持收购屠宰加工企业。采取“公司+牧户”的羔羊订单出售机制。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国家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政策,建立地方扶持发展羔羊经济的激励机制,促进羔羊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3.优化畜群畜种结构。按照海南州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实施好“良种工程”,优化畜群畜种结构,提高牲畜良种化水平。在南部生态畜牧业扶持区和环湖生态畜牧业示范区,以高原型藏羊、牦牛等当地品种为重点,进一步抓好藏系羊本品种选育、牦牛提纯复壮和黄牛改良工作,组建核心群,建立种畜繁育基地等项目,解决畜种杂、乱、差问题,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群体质量。在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发展区,重点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生猪养殖及水产养殖四大基地,加快专业村建设。
4.推进产业化进程。依托畜牧业资源优势,通过创新机制、建立基地、树立品牌,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扶持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重点以肉类、乳类、绒毛、草产业等为主,积极开发特色加工,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二是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多元创办、市场运作”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落实财政、税收、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有计划、分层次加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牧民经纪人培训,从而提高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农牧户比例。三是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基地和农牧户发展,提高订单畜牧业的履约率。
5.强化科技服务。围绕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攻关,配套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探索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建立“以产业为主线,以产品为单元的专家负责制”的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农牧民实用人才培训和管理力度,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牧民实用人才。加快牧区信息化建设,建立起以技术推广、疫病防控、畜产品监管、生产服务、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劳务信息等为一体化的州、县、乡、村四级社会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