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产业是否真的不安全

2012-07-11张照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2年13期
关键词:产业资本自给率跨国公司

文│张照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农产品进口额的快速增长,农产品产业安全问题成为国内的热门话题。大豆和油脂作为最早开放的农产品市场,入世以来一直受到高度关注。近几年,随着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加大了进入国内农业领域的力度,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产业安全问题的讨论。但目前不少观点似是而非,值得商榷。

很多人认为大豆产业受制于人,是不安全的。在一些研究中,对于大豆产业的不安全的评价指标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大豆进口量远超过国产量,国内大豆产业发展停滞,自给率大幅度下降。二是跨国公司在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垄断优势,民族产业资本在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三是我国在国际大豆市场上没有定价权,在国际贸易中受制于人,利益得不到保护。

从产业安全的定义来判断,社会上对于大豆产业不安全的三个理由中,第一条有较大关联度。国内大豆自给率反映了国产大豆产业竞争力,自给率下降,说明大豆产业竞争力下降。但要看到,国内大豆自给率下降,其根源不在于国内大豆产业竞争力下降,而是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国产大豆难以满足市场对国内快速增长的大豆需求。社会上很多人之所以把自给率作为判断大豆产业的首要指标,更多是受我国粮食安全判断标准的影响。但实际上,粮食作为特殊产业,粮食安全与产业安全的涵义有很大区别。实际上,由于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不同产业的产业安全的判断依据标准应该是有差异的。尽管从分类看,大豆被划为粮食,实际上,大豆属于油料作物,与水稻、小麦等口粮作物的意义远不能相比。这也是国家对于大豆巨量进口坦然处之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豆产业不安全第二条理由与产业安全的涵义联系最为直接。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国内民族产业资本的竞争力,跨国公司在国内的快速发展,直接表明国内民族产业资本市场中竞争力的弱小。但有学者把跨国公司进入看作是发达国家的政治阴谋,本人不敢苟同。因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更愿意获得掌控市场的地位,以牟取更高的利润,这是企业的逐利特性所决定的。把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政治化,既没有证据,也无助于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能从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的角度去分析,可能更有助于保护国内民族资本,提高其竞争能力。

第三个理由则有些牵强。因为贸易定价权更多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格局,与国内产业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相对关系就相对不太直接了。我国尽管大豆需求巨大,进口量占到国际贸易量比例超过50%。但要看到,随着期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农产品的国际定价中心形成的决定因素已由供给、需求和贸易等因素转变为金融开放程度、金融服务体系等因素。我国之所以没有成为定价中心,主要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金融服务体系要远落后发达国家。尽管目前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但要成为国际大豆定价中心,还需要资本市场的开放和金融体系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猜你喜欢

产业资本自给率跨国公司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我国产业链自给率与增加值分配: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
金融资本挑战产业资本时代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我国产融结合研究文献述评
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