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
2012-07-09贾国鹏
贾国鹏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供水危机日趋严重,特别是城市生态绿地建设的供水问题。再生水合理灌溉城市绿地能够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改善水环境污染现状,提高草坪景观质量,减少灌溉城市绿地用水费用等,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总结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的相关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表明再生水灌溉对城市生态绿地建设不良影响不大,推广再生水在城市绿地灌溉中的合理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
1 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的必要性
城市绿地是以满足一定绿地景观、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城市生态绿地用水问题如同农业用水问题一样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我国非常重视再生水的处理及利用,再生水利用研究和实践经历了起步阶段、技术储备阶段、示范工程引导阶段和目前的发展阶段,其中起步阶段起始时间为“六五”期间,该阶段分别在大连、青岛两地作试验探索。这两地研究成果表明,污水可以通过简易深度处理再次回用,是很有前途的水源。从1986年开始,城市污水回用相继列入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开始污水回用技术的探索和示范工程的试验。“十五”到“十二五”期间再生水的开发利用进入了发展阶段,主要研究“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与示范”,并在此领域广泛加强与国外的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吸引各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于中国的城市污水资源化项目,表明中国在城市对再生水利用的投资与需求已经迅速升温。
2 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的影响
2.1 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对土壤的影响
对于景观用水来说,盐度是极为重要的量度标准。大量研究表明,再生水灌溉后,土壤平均盐度会增加,但是由于排水良好,土壤没有发生渗透性问题,但是必须要持续的监测。
土壤中pH值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某种元素缺乏或过多,影响草坪生长。试验表明,再生水灌溉草坪后,土壤pH值和电导度都会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大,而且对比自来水灌溉,增长并不明显。
草坪草生长周期短,生长极为迅速,大量有害的矿质元素,如重金属、氯化物、氟化物等被草坪草大量吸收过修剪被移走,从而有效地减轻有害的矿质元素对土壤和环境的不良影响,这表明草坪草在修复污染土壤方面可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再生水中含有较高的N、P,灌溉后增加土壤的肥力。再生水灌溉下的草坪比自来水灌溉的长得高,颜色也深。少剂量又源源不断的N、P保证了草坪草的养分需求,可见,再生水灌溉能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草坪草生长。
2.2 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对地下水的影响
再生水用来地下水回灌,能有效地补给地下水并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还能防止地面沉降。再生水用于绿地灌溉,效果显然比单纯的地下水回灌要好,作用要大。
有害的矿质元素在土壤中含量就很小,加之草坪草的根系充盈在土壤表层,形成一个天然的、致密有效地生物过滤系统,可见,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对地下水影响很小。
2.3 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对植物的影响
周陆波等系统的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通过对对比试验后草坪草矿质元素含量、草坪草新生长量(修建量)、草坪草叶绿素含量和草坪草细胞膜透性的测定和分析,得出用二级处理水灌溉城市绿地,能增加草坪草的生物量;显著促进草坪草的生长;较明显的增加草坪草抗性;草坪草植物中N和Cl-1含量也会增加,但其他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2.4 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城市绿地一般都是在城市或者居民房屋附近,是人们频繁接触的地块,因此再生水应用于草坪灌溉有颇多顾虑。再生水灌溉时,其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可通过气溶胶或蒸发进入人体呼吸道,也可通过人体接触进入消化道,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再生水中大肠杆菌总数、细菌总数等卫生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再生水从喷头喷出之前必须实行严格的灭菌措施。
考虑到再生水灌溉过程中盐分和有害矿质元素对草坪草、灌溉管理人员和城市绿地周围居民的影响,应尽量减少大面积的喷灌,最好采用滴灌等直接草坪草根部的其他灌溉方式,避免再生水作为灌溉用水在空气中的飘散。
3 结语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地下水、植物、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很小,都没有达到有害值,反而会增加土壤的肥力,能有效地补给地下水并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较明显的增加草坪草抗性,显著促进草坪草的生长。
但是仍要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提高再生水灌溉水质标准,加大对灌溉水各项指标的监测力度,以确保再生水灌溉得以良性循环,实现节水灌溉、提高景观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罗竹风,马飞海,等.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苏德荣,韩烈保,尹淑霞,等.解决城市生态绿地灌溉用水的途径[J].节水灌溉,2005(4)
3周陆波,韩烈保,周军,等.再生水(中水)灌溉高尔夫球场的研究[J].节水灌溉,2005(4)
4张克强,张洪生,宁安荣,等.国内外城市再生水灌溉绿地的研究与应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
(责任编辑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