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常熟市古典园林绿化管养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2-07-09周清
周清
摘要:现如今古典园林绿化管养的任务在类似于常熟市这样的历史名城中已上升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分析若干城市发展绿化管养事业的成功案例,对常熟市发展古典园林绿化管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园林建设;绿化养护;园林管理
常熟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之久远人文之荟萃自古闻名吴会。从春秋时称为“东南夫子”的言子到江南四大藏书楼的铁琴铜剑楼,再到晚清大司农翁同龢,历史和人文的交会使得常熟这座古城拥有着众多的历史遗存。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珍贵的历史资源,需要我们这些后来人更多地珍视和养护。
1 各城市古典园林绿化管养问题的研究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和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产业基地。苏州城内古迹众多,苏州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所瞩目。在苏州的众多古典园林中,其绿化养护的费用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和管理门票收入。政府主导型的格局推动了绿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但同时,资金链匮乏也导致投资总额的不足。为此,苏州市建议成立园林绿化投资公司用以弥补这一巨大的资金缺口。通过投资主体多样化,实体化,打破现在单一的资金来源,才能够使得园林绿化投资的现有矛盾得以解决,实现投资、运营、管理、养护、融合的良性循环。
除却苏州,钱塘江畔的浙江杭州,其近年来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也可谓蒸蒸日上。城区绿化面积的大幅度上升和绿化覆盖率的不断攀高,显现出了其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杭州城提出“城区绿化由量的扩张向量质并举,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一种新兴的杭州模式正在诞生。说起杭州模式,其关键点和核心就在于创新。浙江人独有的那种浙商精神在这个上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杭州城区的绿化养护工作在从组织制度到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均做出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不断建立健全并完善法规与旅游景区规章制度,使得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管理和维护中使用大量的科技元素,采用先进的技术转化而来的更高的生产力也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绿化的发展;同时,杭州城加大总体的宣传力度,使得这些方案深入人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使得杭州城的居民也自发的参与到城市的建设和绿化的养护中来,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以上两座城市的案例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是通过制度创新或是管理创新来弥补过去工作中的不足的,通过制度创新,可以为绿化养护事业引来更多的活水,注入更多的活力;通过管理创新,可以使得居民的积极性被更大地调动起来,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全民的参与。
2 常熟市古典绿化管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讨
常熟地处江南,文化遗产丰富,市区有燕园、方塔园、兴福寺等名胜古迹,西郊虞山和尚湖相映成趣,东郊古里镇上的铁琴铜剑楼大规模复建工程业已完工,还有梅李聚沙塔,沙家浜等各类遗迹遍布全市。
目前,常熟市古典园林绿化管养主要由公园景区管理部门管理,公园景区管理部门单位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财政拨付一定的经费管理,但是管理经费比较紧,无法做到精细管理。采取的绿化管养承包的模式是邀请招标的形式,由承包单位负责管养,由公园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检查考核。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首先,现行的绿化养护操作模式简易原始,忽视了修剪的艺术性、施肥、病虫害的预防等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到绿化的景观效果,造成乔木长势不佳、灌木整形单一;其次,养护技术人才紧缺,特别是盆景园艺师等特殊工种,缺乏专门性人才;最后,养护工人老龄化问题突出,年轻人不愿意参与其中造成了人员的空洞。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如下。首先,对于养护模式过于简单的问题和缺乏专门技术人才的问题,应拓宽人才的引入途径,由政府组织专门的招聘,聘请更多技术人才来到常熟,同时,甄选优秀的设计师对现存园林中可美化的绿化部分进行合理的规划,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方案用于建设也会使得维护事半功倍。其次,对于养护人员的缺口问题,可以从外地聘用人员前往工作,同时学习杭州等城市的先进经验,调动市民自发的对破坏植被等行为予以监督,自发维护周边生活环境。最后,绿化管养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扩大资金来源也很重要,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可以使得上面的两点解决方案更好地发挥效果,达到绿化管养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和展望
本文选取了苏州和杭州两座城市发展绿化管养事业的成功案例,对常熟市发展古典园林绿化管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现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常熟市未来发展绿化事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建议。“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相信拥有着得天独厚环境的常熟市,一定会在新的绿化管养方案的呵护下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 高小辉,陈林,赵艳.创新城区绿化建管方式,促进杭州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J].中国园林.2009(12)
2 金涛,汤茂林.可持续发展:从目标到实践的三个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5(01)
(责任编辑 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