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地理教师的技能与素养

2012-07-09陈磊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2年4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职业技能科学

陈磊

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地理教学的主导,是地理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我们必须要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和完备的地理素养,并且要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地理素养 人文精神 教学活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地理教学的主导,是地理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我们必须要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和完备的地理素养,并且要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一、从地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中看地理科学素养

地理科学素养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科学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个部分,地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必须与地理科学素养相结合。在地理科学知识方面,地理教师要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概念、地理术语、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等内容。总体来说,地理科学知识涵盖了以下几个问题的内容:“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等”。在地理科学能力方面,地理教师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要建立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要重视对学生与教师学习效果的研究。在地理科学方法方面,地理教师要具有课堂管理能力。教师能否有效地驾驭课堂,对课堂地理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但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要侧重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实地考察或野外调查、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方法。在地理科学品质方面,地理教师要具有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地理科学品质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对学生从事地理科学认识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力图让学生领悟与感受地理学家在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精神。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朋友,放下教师的架子,更多地了解和接纳学生,积极地关怀学生,恰当而开放地进行师生对话,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亲切、友善的良好形象。在地理科学意识方面,地理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发现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共同开发,让资源的开发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建的过程,增加师生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科学观、地理科学技术观以及正确理解和应用地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

二、从地理教师教学人文精神中看地理人文素养

地理教师教学人文精神是地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两个部分。在人文地理知识方面,地理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的地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关“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等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地理美等。此外,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实践与学生的未来发展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与教研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要立足学生实际,立足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发展要多反思,对学生的成长历程多教育。经过反复的教导和培养,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在起来,最终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与成长。

三、从地理教师教学信息技术能力中看地理技术素养

地理技术素养是指对地理技术的正确辨别、全面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在地理技术知识方面,地理教师要掌握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大气污染、水污染、各种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防治技术;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预测、防治技术;地理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在地理技术能力方面,地理教师要具有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处理的能力;对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防治的能力;对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进行预测与防治的能力;利用地理多媒体技术制作地理课件的能力等。在地理技术观点方面,地理教师要知晓地理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明晰地理技术与地理科学、社会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不断整合,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置身于这样的一个高速发展的环境,广大教师正经历着现代教育环境下,人才培养观念、模式、方法的变化、整合与创新。要把提高地理教师学科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结合起来。地理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并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每一位地理教师必须从细微处入手,思考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教与学,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并学会在自己的教案设计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要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和完备的地理素养,并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实践,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地理教师的自我成长,最终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澄,江晔.地理课堂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段玉山.地理新课程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F.戴维.课堂管理技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刘英陶.教师职业技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李耀星.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6]袁孝亭.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职业技能科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