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淮山定向结薯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2012-07-09郑道强
郑道强
摘要:福建省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淮山的主要产区之一,拥有悠久的淮山栽培历史,而且淮山品质优良,目前在南平、安溪等地已形成了产业化发展趋势。本文基于长期淮山栽培、养护管理实验与示范工作经验,对福建地区淮山定向结薯与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总结。
关键词:淮山;定向结薯;栽培技术;福建地区
淮山(Dioscorea opposite Thumb.)又名薯蓣、长芋,俗称山药,为薯蓣科(Dioscorea)薯蓣属(Dioscorea L.)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1]。据《本草纲目》所载,淮山可分药用与食用两类,药用者多指家园种植的薯预及与其相近种野淮山,食用淮山都称为薯[2]。淮山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故淮山可作为抗肿瘤和放、化疗及手术后体虚者的辅助药物[3-4]。淮山不仅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胆碱和淀粉酶等成分,还含有碘、钙、铁和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抗病机理正逐步被发现和证明[5]。
淮山喜旱怕涝,适宜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相对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发芽适温为15℃左右,生长适温为17~28℃[6]。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最好,若土壤为酸性,易生支根和根瘤,影响根的产量和质量;过碱,其根部不能充分向下生长。近几年来,我国淮山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淮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06年全国淮山种植面积已经超过6.67万hm2[7]。
1 定向结薯技术
淮山块茎生长较深,整垄采收费时、费工又费力,且极易损伤块茎。近年来,国内许多地区都引进了淮山定向结薯技术,并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淮山定向结薯栽培即是用硬质材料改变淮山块茎垂直生长,人为定向引导其靠近垄面土层一定斜度生长,使薯条有效地利用靠近垄面土层“温差效应”、土壤疏松和通透性好的优势,不仅有水源之处都可种植淮山,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单产,改进传统种植和采收均需深沟挖掘的种植技术,减轻劳动强度。
整地时应深耕细碎,一般深耕50~60cm。按行距160cm起高畦,畦斜面高70cm,并与水平面成30°,畦面宽40cm。在行间,每隔8~10m用泥筑高10cm,便于雨季沟内积雨蓄水防旱。用厚度8C的塑料薄膜,将薄膜裁剪成宽12~15 cm单块使用。按株距20 cm左右从畦顶顺着畦斜面向左(右)斜挖1条宽10cm、深5cm、长100cm的小沟,然后将裁剪好的塑料薄膜铺在沟中;薄膜铺设沟内占2/5,沟外占3/5,用少量细泥顺沟方向压住薄膜,使整块塑料形成一半圆形状,再撒施适量农家肥和复合肥,再将塑料薄膜向上包盖,然后用土将塑料薄膜压紧;最后将塑料薄膜上端的外侧往外折叠,使之成为喇叭口状,淮山种子就种植在喇叭口上。
2淮山栽培管理技术
2.1 田间管理
播种后10~15天要及时破膜出苗,出苗后应及时定苗补苗。然后搭架,使茎蔓攀援,增加通风透光性和光合作用面积,避免叶片相互荫蔽提早枯萎死亡。用2.0~2.5 m的长树枝或竹枝,在距离植株基部8~10cm处插牢,不能靠近植株,以免影响薯块的膨大。7~8月份高温干旱季节,正是地下块茎迅速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水分。
应用浅生槽种植淮山,淮山薯块生长在浅土层,通过覆盖遮阴物,以保持该土层湿润,有利于薯块快速长大,可盖上稻草或其它遮阴物。立支架:下种30天后,薯苗大部露出土面,应及时插下竹杆,成双行人字架,让淮山藤自然缠绕,防止嫩藤在地面受晒枯死。注意在插竹杆时,不能插在塑料槽上。
2.2 病虫害防治
淮山病虫害种类较多。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花斑病等,要积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集中掌握在6月下旬开始,分别用三唑酮和立枯灵300~450g/hm2兑水300~450kg喷洒防治,隔15d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4~5次。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在幼苗及生长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l0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2.5%功夫3000倍液等,在植株表面和地面喷洒。
2.3 适时收获
采收淮山,主要通过地上部茎叶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冬天霜后,茎叶全部枯萎时开始采收,过早采收产量低。淮山在9月份开始采收上市,11月上旬以后,淮山茎叶开始发黄并逐步枯死,块茎成熟,可进行采收。
参考文献
1周鑫.淮山种质资源评价及其快速繁殖的研究[D].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王琪萍.福建省南平市淮山产业化开发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姜芳婷,李明静,史会齐,等.淮山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
4楼之岑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5王邈,李德远,李伟,等.山药的药理作用分析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事务与营养,2010(4)
6温国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高国栋,赵冰.中国山药产业现状浅谈[J].作物研究,2007(3)
(责任编辑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