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莪妇康煎膏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痛经105例*
2012-07-09王爱文肖茂翠马秋娥河北省民政总医院邢台054000
王爱文 孟 丽 肖茂翠 马秋娥 河北省民政总医院(邢台054000)
痛经目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指月经来潮前后或经期中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及其他不适感,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痛经多在经前1~2d或月经第1d开始发生,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有时也可放射至腰骶部、外阴、肛门及其他部位,也可能伴有头痛、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烦躁、嗜睡、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及膀胱直肠激惹等症状,重者疼痛难忍,甚至出现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PD)与继发性痛经。据1980年的抽样调查,我国适龄妇女痛经发病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06%,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9%[1]。在临床中笔者选2005年7月~2010年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采用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自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15例,PD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2]。患者年龄14~32岁,平均27.1±8.5岁;病程0.5~16年,平均7.5±4.1年。其中,中度PD199例,重度PD116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5例,3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丹莪妇康煎膏联合妈富隆,丹莪妇康煎膏组方:紫丹参、莪术、竹叶、柴胡、三七、赤芍、当归、三棱、香附、延胡索、甘草等[3],每瓶150mL。第1疗程于月经前5d始口服丹莪妇康煎膏15mL,2次/d,服药至月经第5d止,于月经第5d起每天服妈富隆1片,共21d,紧接着再开始口服丹莪妇康煎膏15mL,2次/d,服药至月经第5d止。第2疗程从下周期开始以同样的方法服用。对照1组为妈富隆单药,于月经第5d开始口服,1片/次,1次/d,连服21d,停药1周无阴道流血,可继续下一周期。对照2组为丹莪妇康煎膏单药,于月经前5d开始口服丹莪妇康煎膏15mL,2次/d,经期继续服药,至月经止停药。
疗效标准 连服3个疗程,随访6个月经周期,分3种治疗效果。治愈:服药后痛经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后3个月无复发;显效:痛经明显减轻,余症状消失或减轻;无效:痛经及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治疗结果 见表1。治疗组治愈率86.7%,总有效率95.2%;对照1组治愈率62.2%,总有效率93.3%;对照2组治愈率57.8%,总有效率91.3%。经统计学处理,3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相比,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1组与对照2组相比,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3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3组治疗前后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讨 论 PD属于妇科内分泌系统疾病,无排卵的月经一般不伴有腹痛,因此认为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4]。排卵后孕酮促进子宫内膜合成的前列腺素在经前数小时开始刺激子宫肌层收缩,收缩过强、不协调甚至痉挛性子宫收缩,从而减轻或消除痛经。妈富隆为新型口服甾体避孕药,每片含去氧孕烯(PG)150ug和炔雌醇30ug,PG为18甲基炔诺酮的衍生物,对孕激素受体有明显的亲和力,能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可靠的抑制排卵作用同时又有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5]。因此,口服妈富隆有良好的避孕作用,且可有效减少分泌期前列腺素的合成以达到缓解痛经的目的。因妈富隆尚有对雄激素受体的低亲和性,故对另有避孕要求及有痤疮的患者尤其适宜。
中医认为,痛经发病有虚有实,虚者多见于气血肝肾之虚,实者多见于气郁及寒、热湿邪之侵。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6]。故理气活血为痛经用药之基本法则。丹莪妇康煎膏由紫丹参、莪术、竹叶、柴胡、三七、赤芍、当归、三棱、香附、延胡索、甘草等药物组成。全方重在疏肝解郁、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7]:莪术、延胡索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循环和镇痛功能。当归具有增强免疫、扩张血管、抗缺血缺氧,且对子宫有双向调节作用。为治疗痛经提供了理论依据。
[1]王永炎,王耀廷.今日中医妇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2.
[2]孔北华.妇产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81.
[3]李红艳.丹莪妇康煎膏配合蒸热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J].陕西中医,2007,28(3):286.
[4]王淑珍.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02-804.
[5]杨 丹.第三代口服避孕药的药代动力学和对代谢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6):324.
[6]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5.
[7]沈映群,李仪奎,陈 奇.中药药理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