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发展 促进民生改善
2012-07-07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长
◎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长 李 斌
近年来,安徽经济增长不仅速度较快,最重要的是建立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基础上的增长,是可持续性比较强的增长。2011年安徽省财政收入2632.8亿元,增长27.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306.9亿元,增长52.5%;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9%,都是近年来比较高的增幅。
围绕全面转型,安徽省九次党代会提出要走六条新路——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型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统筹发展,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更加突出生态环保,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工作中,围绕这“六条新路”,不断充实内涵,实化举措,不断取得转型发展的实际成效,特别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区域增长极。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是安徽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今后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和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打造若干个5000亿元级以上的大产业,形成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多极支撑。主导产业发展,将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做到集成资源、优化布局、重点突破、错位发展。此外,通过自主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推动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
本刊记者摄
建设美好安徽,是全省人民共同期待也需要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美好安徽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16个字,展现了美好安徽的愿景。围绕这个愿景,安徽省提出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根本目标是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提高人民幸福感,就是在物质生活明显改善以后,需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稳定感、公平感。就当前来讲,抓好改善民生的工作,一定要把握民需,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要推进民生工作的制度性安排,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不断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朝着公共服务均
等化的方向迈进。改善民生,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第一位的任务。“十二五”时期,安徽出台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提出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4.5%以上。实现这个目标,安徽一方面要促进和扩大就业,不断拓展增收渠道;另一方面要在完善收入分配上采取具体措施,注重从源头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不断增加居民的财产性、转移性收入,让广大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