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家居布线的设计

2012-07-07杭州鸿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张焕荣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2年4期
关键词:弱电布线家居

文|杭州鸿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焕荣

住宅要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则需要在家庭内建立一套弱电系统(如:电话、电视、电脑、音视频、安防等系统),因此在住宅内进行综合布线(弱电布线)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1 家居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智能家居布线系统是智能家居的基础,系统由家居配线箱(信息箱、多媒体箱)、功能模块、弱电线缆(如网络线、电视线等)及各类接口和面板构成。在家居布线系统中,信息箱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承担家庭弱电系统的分配、管理职责,其功能配置往往决定了整个家庭弱电系统的性能。

一个良好的家居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应具备下述特点:

(1)灵活的布线方式:通过信息箱的管理,可任意增加、减少电话点的数量,可任意互换电话、数据点功能,无需重新放线破坏装修格局。全家人都可在自己的房间独立上网、打电话、看电视、听音乐,避免了互相干扰。

(2)解决宽带的户内复接:采用标准RJ45接口方式,使家里的电脑接口像电话一样随处放置、方便上网。

(3)多台电脑同时上网:每个房间都有高速网络接口,在家中可随时上网冲浪,并可组成家庭局域网。上网、打印机、扫描等共享,且只需一条网络线缆的费用。

(4)影音共享:可实现一台影碟机或卫星接收机/音响,在客厅、主卧、次卧、儿童房间等各房间现时享用,也可在家里的每个房间实现背景音乐播放功能。

(5)有线电视信号的分配放大:只需一条进线,各个房间可单独观看有线电视节目,同时,也适合将来有线视频点播、有线电视宽带上网等应用。

(6)信号传输优质稳定:所有进线都接在统一规范的标准接口上,线路间连接也在功能模块中进行,不再有手工复接、搭接的问题,电话、电视、电脑不再为信号衰减或干扰等问题而影响使用效果。

(7)弱电扩展功能:提供紧急按钮、安防系统、三表抄收系统的接入接续,或是家里自行设计弱电系统的布线接续。

(8)方便控制管理:可随时切断儿童房间的电话、电脑、有线电视信号、AV信号等,以确保管理学童自习时间不使用电话、电脑、电视、听音乐。有效实现对任意房间的信号实施控制,所有这些只在信息箱内控制即可达成。

(9)功能可灵活调整、自由设置: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现在或将来的需要灵活更改线路,灵活跳接、设置,使宽带口之间、电话口之间、电脑/电话口之间,实现自由组合。

(10)轻松维护:线路中出现的任何故障等问题,都可在其信息箱内免工具处理,无须大动干戈的开墙凿地,无须专业人员即可实现轻松管理和维护。

2 家居布线功能组合

信息箱(家居配线箱)的功能组合,取决于用户家庭对智能化的需求,不同的用户、不同时期往往要求的功能组合不同。作为家居布线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基础功能和扩展功能两个层次。基础功能指家庭对于电话、电脑网络与电视系统的普遍性需求,扩展功能除基础功能外的其他需求,如家庭的安防管理、家庭多媒体方面的需求以及智能家居控制等。

(1)家庭的电话网络:家居布线系统中的电话网络指固定电话的分配和管理。目前家居配线中,固定电话网络一般采用同线电话,个别用户需求具有保密功能的同线电话或小型家用电话交换机。手机的普及,使家庭的电话网络配置已经从主要需求降为配角,甚至有些家庭已经不使用固定电话。

从布线和家庭装修角度看,每户家庭都有电话进线,为避免日后可能使用的需求,建议采用星型布线方式,墙体内的预埋线缆采用5对UTP线缆(超5类或6类)。

(2)家庭的电视网络:家庭的电视网络这几年随网络和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变化比较大,目前的电视网络配置应考虑数字电视和IPTV的配置,也就是说每台电视机背后应预留电视出线和网络接口。相应的信息箱内应配置电视分配器和网络交换机模块,规格与业主的户型和需求相关。

电视分配器的选择,一般平面结构的二居室、三居室住宅,建议考虑选择一进四出的无源分配器,用于电视的网络可考虑一进四出的网络交换机。

大户型(超过三居室或者跃层、排屋、别墅等)结构住宅,电视网络的设计应根据房屋结构和信息箱位置及数量进行配置。一般来说,大户型住宅应考虑增加选择电视信号的放大器。

(3)家庭的电脑网络:宽带接入方式的变更,对网络需求的变化,导致近几年电脑网络设计出现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光纤到户的推进以及数字电视、IPTV的普及,使家庭的网络呈现出多种用途、多个网络。

宽带的接入首先是满足住宅内部电脑网络的接入和共享,一般使用路由器实现家庭内部局域网的构建。固定出口的数量(信息点)决定路由器的规格,常规的有一进四出和一进八出。

家庭的无线网络,Wifi的接入目前已日益成为常规化的需求。现在的家庭网络已经不限于电脑和手机的使用,在网络设计时,应特别关注不同的运行商提供的服务,需要不同的电脑网络配套。一套住宅,使用2~3个网络越来越常见。

(4)信息箱箱体的选择:信息箱是住宅布线的安装和管理中心,在进行信息箱箱体的选择时,应重点考虑:

◆ 各类功能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设备需要安装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选择较大尺寸的箱体;

◆ 信息箱的安装位置及数量;

◆ 外部接入线缆的类别以及日后升级。

3 对家居布线的几点思考

3.1 三网融合和光纤到户浪潮对布线系统的影响

三网融合和光纤到户也是发展的趋势,也是住宅进行布线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无论是否实现光纤到户,建议在家居布线系统设计时,考虑配置光纤到户信息接入箱,避免因光纤到户改造带来的二次布线需求。

在进行光纤接入信息箱的选择时,应特别关注预留的光猫(ONU)放置空间和220V电源引入安全性。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ONU尺寸不同,在家居布线安装时,一般难以确定当地运营商采用的ONU规格,建议选择预留200×160×45mm空间。传统的ADSL接入也可直接使用光纤箱的设备仓安放ADSL MODEM。

箱内电源的引入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环节。首先,是对于电源的要求,考虑到ONU和箱内其他设备供电需要,应至少预留两个二极插座;其次,是对安全性的考虑,一般箱内电源接入采用小型的排插,安装时接入电源线,除应进行良好的接地外,电源排插也应选择带有电源线直接连接的规格产品,避免采用需要整体拆开才能接线的排插。

3.2 家庭信息箱安装位置

一般在家居布线系统设计时,往往把信息箱与强电配电箱一起安装在门口墙壁上,似乎不存在需要安装位置的考虑。其实,在设计家居布线系统时,应选择合适的信息箱安装位置。

首先,弱电信息箱和强电配电箱都是布线线缆的汇聚点,根据设计施工规范,弱电管线应与强电管线间隔一定距离。一般家庭装修时,弱电施工往往不能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其次,为方便日后升级维护,布线施工应保证墙内为“活线”,而安装在入口墙上的信息箱难以避免布线管线的过多转弯,从而不能保障所有弱电布线为“活线”。再者,信息箱到各个信息点的距离不一,虽然对于一般家庭,距离都是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但是不能避免过多的管线,使各信息点(尤其是图像、音乐)的质量差别曾差不齐。

家庭信息箱的理想安装位置,笔者认为对于平面结构住宅,应该放置在住宅比较中心的位置,比如沙发或客厅电视柜背后,或者书房与客厅相隔的墙上,具体视房屋结构和住户要求决定。当信息箱安装位置移到家庭中央处后,可考虑在门口进线处预留进线盒或小型的信息箱,用于外部弱电线缆的接入。合理选择信息箱的位置,不仅避免了前述的三个问题,还为家庭的无线接入提供了便利条件。

3.3 家庭无线接入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无线Wifi,由于大多数家居布线厂家不能提供完善的无线接入解决方案,不少用户通过购买市面上的无线路由器,放置在信息箱中实现无线接入。由于信息箱金属箱体对无线信号的影响,部分项目通过塑料面盖或箱盖打孔,实现无线的接入,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家庭无线的接入,应从无线信号的强度、无线接入的性能以及局域网的组建、设备的放置等角度考虑。目前流行的家庭无线接入解决方案,主要问题有:

(1)信息箱中放置桌面无线路由方式,无论采用塑料箱盖还是箱盖打孔方式:均存在信号强度以及无线路由占用箱内空间的问题,此外,桌面路由器发热较大,需充分考虑散热和供电问题。

(2)信息箱中安装无线路由模块,天线安装在箱外方式:应考虑信息箱的安装位置,如常见的安装在住宅入口处,存在使用区域与Wifi信号最佳覆盖区域不合的问题。

图2 单口信息面板替换成无线AP模块

(3)信息箱中安装路由器,在住宅中心区域放置无线路由器:存在设计考虑无线路由放置位置及供电的问题;此外,二级路由的方式不利于家庭局域网的组建和户内共享。尤其是智能家居系统使用手机等通过Wifi接入控制其他住宅设施如电视机、空调等,容易出现网络连接问题。

理想的家庭无线接入应避免上述问题,在信息箱内安装路由器,家庭中央位置安装无线AP,其中无线AP应该是如同标准的信息面板,采用POE供电,可直接替换传统网络设计中的单口信息面板,信息箱内的路由器应支持POE供电。如图1、图2所示。

3.4 智能家居、家庭集中控制对布线系统的影响

智能家居及家庭的集中控制均需要家庭布线系统支持,应考虑智能家居产品安装位置以及系统对家庭布线、网络的要求。未来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网关(模块)以及家庭安放主机安装在家庭信息箱内,家庭信息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控制中心。

图1 家庭无线接入产品的安装示意图

猜你喜欢

弱电布线家居
打造日常家居“氛围感”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建筑智能化弱电的施工管理探讨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弱电控制系统管理及维护途径
台北家居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
卫星固定站集成布线方案的优化设计
2012综合布线不给力的背后亮点
《数码家居》2009年下半年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