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家长”变形记
2012-07-05从玉华陈倩儿
从玉华 陈倩儿
自从有了孩子,屈颖妍就辞掉香港《壹周刊》副总编的职务。当了全职妈妈。她没想到,对付3个孩子,比办好一本杂志要难得多。
“妈妈,为什么你老不笑?”
在大女儿上幼儿园阶段,屈颖妍一直很快乐。结果,大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问:“谁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只有她女儿和一个男孩儿举手,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在幼儿园或者课外补习班学过了。
在香港,补习班非常普遍,连幼儿园的3岁娃娃都上。香港人把这种现象称作“催谷”,催着稻谷早早成熟的意思。
浸在“催谷”的潮流中,屈颖妍发现自己也慢慢变成了“疯婆子”。有一次大女儿问:“妈妈,为什么你老不笑?”屈颖妍这才意识到自己也成了“怪兽家长”。
屈颖妍说,香港家长常常只会这样与孩子对话——女儿说:“乌龟死了……”家长说:“你做作业了吗?”一位中学校长无奈地说,其实少当几分钟“怪兽”没那么难,至少你可以把孩子的话有耐心地重复一遍:“哦,乌龟死了……你做作业了吗?”
“你是怎么做人家妈妈的”
在屈颖妍眼里,校門前是个“是非地”,一切流言飞语都在那里蔓延。
“你女儿星期六有没有学剑桥英语?”
“没有。”
“语法班呢?”
“没有。”
“奥数?”
“都没有,那她都学什么了?你怎么做人家妈妈的……”
正是在这样的“怪兽角斗场”,屈颖妍渐渐明白家长过度保护孩子的背后,其实是在保护证书,保护分数,保护孩子所谓的“竞争力”。但待人处世应有的态度却被遗忘了,或者说是被牺牲掉了。
“你的卖点就是没有证书”
大女儿上小学时,这个自称很温柔的母亲变得越来越狂躁,会撕孩子的作业本,要求孩子成绩好。二女儿、小女儿上学时,她放松了很多。一次放学后,二女儿突然跟她说:“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屈颖妍问:“为什么?”孩子说:“因为同学听写没得100分,回去妈妈都要打要骂的,但你却没有。”她深深感觉到,香港的家长变“怪兽”,“怪兽”逼港孩儿,大家都浮沉在教育漩涡中。
这深深地刺激了屈颖妍,她一直等待一个反畸形教育的组织,可没等到。
屈颖妍明白了,大家都是顺民,都需要一个人来出头推倒一切,让香港的教育从头再来。但她只能凭一位母亲的微弱力量去作些无力的反抗。暑假,她带女儿四处去旅游,希望看到孩子们平时在学校里所没有的快乐。
渐渐地,屈颖妍了解到教育是一个松手的过程。可手放得太松,现实问题会马上出现。大女儿小升初的时候,没什么证书和奖状,女儿当时很着急地说:“惨了,我没有什么证书。”屈颖妍鼓励她:“你的卖点就是没有证书。”
这位作家妈妈帮女儿做了一个很小的简历,放进了一些家里和学校里的相片,并在开头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文中写道:“我的女儿现在不是第一,但不等于到终点时,她不会跑第一。教育不应该放弃任何人,即使她真的跑在了最后,我们也应该为她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