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探在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
2012-07-05罗建琛
罗建琛
(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 广东 深圳 518172)
0 前言
深圳龙岗区南通道市政工程蛇岭隧道进口南侧高边坡长190m,2008年5~6月间的连续大暴露雨后,发生了山体滑坡,滑坡变形的长度约170,后缘裂缝张开,最大宽度约8cm,局部形成错落台高差约0.5~1.5m,滑坡体表面积约6500m2,主滑方向320°,与线路夹角约40°如图1。
图1 滑坡现状
1 勘察方法
根据野外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本次勘察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钻探、人工挖探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依据1:500地形图进行实地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在综合分析已收集到的测区区域资料基础上,主要对滑坡的性质、规模、范围、现状、稳定性等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钻探采用XY-1A型钻机钻进,按有关技术要求钻取芯。挖探采用人工和电动镐配合开挖,探洞开挖和支护类似煤矿井巷掘进,每向前开挖0.3m~0.5m即进行木支架支护,以确保人员安全,一边开挖,一边注意岩土层、地下水的变化,并进行地质编录,以探寻和确定滑动面。
工作量布置
1)钻孔:布置在主滑断面的一级平台、二级平台及坡顶。
2)挖探布置方案:挖探包括探洞和探槽。在主滑断面上布置2个探洞和2个探槽,两个探洞分别布置在一级平台和二级平台,在水平方向上适当错开,每个探洞长度暂定20米。探槽布置在探洞上方平台上,根据现有的地表裂缝“骑缝”开挖。
3)探洞规格:采用矿山井巷的梯形截面方式,上净宽1.0米,净高1.6米,下净宽1.5米左右,圆木支架支护,圆木直径不小于Φ120mm,采用人工或风镐开挖,禁止爆破,人工推车出碴。
4)探槽:宽度1.2米,深度2.0米左右,长度2.2米左右,探槽的长边垂直于裂缝并“骑缝”布置,开挖过程中应追踪后缘滑动面进行。
5)两个探洞分步施工,先施工二级平台探洞,根据挖探情况确定和调整一级平台探洞位置。
2 地质编录
2.1 记录开挖点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产状及其变化。
2.2 记录裂缝情况:裂缝宽度、长度、高差,裂缝走向、裂面倾向。
2.3 记录土层干湿度和地下水情况:如出水位置、大小,出水状态,土层干湿度变化。
2.4 记录开挖土层的硬度和密实度变化:滑动体通常较松,开挖的难度小,而滑床通常较密实,开挖难度较大,通过开挖中的难度变化帮助确定滑动。
2.5 滑动面的记录:在洞探开挖接近推测滑面位置时,应特别注意开挖操作和记录,开挖时记录人员应在现场指导开挖,如遇到疑似滑动面时,应请专家现场判定。
2.6 绘制展示图:根据开挖进度同步绘制了探洞和探槽三方展示图,制成了图表。
2.7 挖探过程中已向有关领导和专家反馈了现场信息,挖探达到了预期效果。
3 勘察成果分析
滑坡区地貌属残丘坡地及丘间沟谷,沿线地形起伏较大,设计边坡最大高度44.0m,山脊走向近东西,基本与线路走向平行,线路沿山的北坡切坡通过,堑顶越过山脊,山的另一侧为反坡,自然坡度20~35°,坡面原植被发育,经征地砍伐零星分散乔木和灌木。
3.1 区域构造及地层岩性
边坡处在区域性深圳断裂带横岗断裂北西侧影响带内。横岗断裂倾向北西,倾角30°~80°,长约15km;受动热变质作用,部分断层岩的化学成分与原岩比较,SiO2、K2O有所减少,Fe2O3、CaO、Al2O3、MgO 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现象。
据现场地质调查及勘察结果,该边坡范围内及附近未发现明显的地质断裂构造.构造影响主要表现在岩体节理裂隙交错发育,岩体呈散体碎裂结构;也没有发现发育岩整面起控制性作用的某组结构面。
根据钻探、挖探结果,在揭露深度内地层自上而下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坡积层、残积层及石炭系下统岩层
3.2 水文地质条件
从挖探分析得知,边坡体内存在相对含水层和隔水层;相对隔水层为残积土层和全风化粉砂岩,其透水性差;含水层为强风化粉砂岩,其裂隙发育,透水性较强,两种岩层在边坡体内交错分布,使地下水排泄不畅,从而形成含水带,该含水带属于受排水不畅形成的封闭式积水。探洞开挖揭示滑动面向后地下水明显减少,滑床土体干硬,表明积水范围主要在滑面以外到边坡表面之间。揭露的地下水无承压现象。
图2 一级平台一号探洞17m处积水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土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1)地下水补给
松散岩土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因地表植被已破坏,土体较松散,渗透性较好,大气降水能快速向下渗流,地表水的下渗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途径。
2)地下水径流
从两个探洞内出水情况分析,洞内虽有渗水和积水,但并没有沿水平方向流出洞外,仍沿洞底向下渗流,因此,地下水运动方向是按自然规律从高水位向低水位处流动,故一级边坡在旱季开挖时,坡面仍然有少量渗水,二级边坡坡脚渗水点较多,三级边坡未见渗水点。
地下水有沿裂隙面、结构面、裂缝流动的规律,地表探槽内雨后无积水,沿裂缝下渗,地下水沿后缘结构面下渗,浸润滑动面,促使滑体滑动,地下水更容易沿松动的滑体流动,因此,地下水主流动方向与滑坡方向一致。
3)地下水排泄
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为垂直方向排泄,边坡上部松散岩土类孔隙潜水,水量多具季节性,以蒸发排泄、坡脚泉眼的方式或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其次为水平方向排泄,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水力梯度由高水位向低水位处迳流,部分裂隙水沿裂隙或软弱层面及滑动面径流。但由于岩土层排水条件不均,使地下水排泄不畅,因此在雨季特别是暴雨时,土体受水多,排水少,为滑坡提供了条件。
3.3 滑坡形态特征
3.3.1 滑坡周界
东区:滑体东侧界在坡脚位于K3+270,在山顶位于铁塔东侧B10号监测点处,侧界主裂缝位于铁塔北侧基础处,东侧界依附于一级走向北东的结构面生成,铁塔与坡顶之间的地表可见羽状裂缝,产状为走向233°,倾向北西。后缘主裂缝沿倾向北西的结构面生成,从铁塔经过一号、二号探槽向K3+180坡脚延伸,总体呈直线,略有弧形,裂缝最大宽度15cm,最大下错20cm,为滑体后缘和西侧边界,探槽揭露滑动擦痕产状为 320~318°∠60~63°, 与线路方向夹角 40~42°,表明东区滑动方向为320°。
西区:东侧与东区相接,西侧至碧新路边坡,后缘至标高70.5m处自然山坡,接近山顶,沿滑动方向最大纵长50m,滑动方向 330°(北西 30°)。
滑坡前缘剪出口在路基边沟底部以下约2.0m,边沟已有部分变形,变形裂缝有垂直滑动方向的鼓胀裂缝,宽度约3~5mm,也有顺滑动方向的错断裂缝,宽度约5mm。
3.3.2 滑动面(带)
本次勘察滑动面主要依据探洞、探槽开挖揭露的滑动面,结合钻孔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确定。
1)坡顶地表滑面由开挖探槽确定:根据开挖出的后缘裂缝滑动面产状,寻找滑动擦痕,确定滑动方向、滑动倾角,根据该结果初步确定探洞内滑动(带)面位置。
2)二级平台所在高程的滑动面由二号探洞开挖确定:二号探洞在18.7~20.0m之间由洞底向洞顶揭露出一个较完整的滑动面,开挖时岩性变软,洞顶塌方、有渗水,易开挖,并找到了滑动擦痕,滑动方向和倾角与后缘裂缝吻合,滑面为一层软泥,软塑状,Φ12钢筋可插入50cm,手指可插入5cm,非滑面处难以插入,故确定该位置为滑动面。
3)一级平台所在高程的滑动面由一号探洞开挖确定:一号探洞在17m左右有渗水、洞顶塌方,岩性变软,易开挖,并找到了滑动擦痕,滑动方向和倾角与后缘裂缝吻合,经实际开挖揭露,该滑动面为软弱岩带,故确定17m左右为滑动(带)面位置。
图3 二级平台二号探洞挖出的滑动面
图4 一级平台一号探洞滑动擦痕
4)坡脚滑动面根据滑动面倾角上陡下缓规律,以及BZK8、BZK9孔揭露的岩芯,综合坡脚水沟变形状态,确定滑动面在BZK8钻孔10.5m处,滑动面位于路基坡脚以下约1.5m。
5)滑动面形状:后缘滑动面依附于倾向临空的结构面生成,滑动面形状总体呈折线状,但不排除坡脚局部呈圆弧状(坡脚没有挖探)。
6)滑动方向:根据探槽、探洞内实测的滑动擦痕产状,滑动方向为 320°,即 NW40°。
7)滑动面倾角:滑动面倾角上陡下缓。后缘滑动面倾角60°,二级平台处滑动面倾角49°,一级平台处滑动面倾角30°,坡脚处滑动面倾角 20°。
8)滑动面的核对:经分析监测资料,水平位移方向为倾向路基临空面,方向 NW40°(320°),水平位移值下大上小,沉降位移值上大下小。根据水平位移和沉降位移计算滑动倾角为上大下小,表明滑面倾角上陡下缓,与探洞探槽开挖揭露的滑动面产状一致或具趋同性。
9)滑坡面(带)岩性为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灰白色夹黄色、黑色,软塑,含水量大,易崩解,手捏呈面状,遇水成泥,滑动面厚度5~10cm,滑动带厚度2~3.0m。
3.3.3 滑床
二级平台二号探洞揭露出的滑床为强风化粉砂岩,碎块状,密实,干硬,无渗水。一级平台一号探洞揭露出的滑床为全风化粉砂岩,稍密,土状,硬塑,无渗水。
4 滑坡成因
边坡位于深圳大断裂横岗断裂影响带范围内,岩体受构造影响破碎,风化严重,滑坡性质为构造破碎岩体沿结构面的滑动。
滑坡体形成机制包括滑坡的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岩土性质、构造影响、水文地质因素等,外在因素有持续强降雨及地下水作用和人类活动(开挖扰动)等。
5 结论
根据挖探揭露的滑动面特征和滑坡性质,建议滑坡治理工程从上部减载、地表排水、地下排水、提高坡脚岩土体抗剪强度、支挡加固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手段。由于该边坡处于断裂影响带内,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有可能沿新的结构面向后部和向深部发展,故治理工程应充分考虑。在设计抗滑工程时,应注意滑坡方向对抗滑工程的影响。坚持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在下一步施工过程中,对坡脚的滑动面应通过挖桩施工进一步核实。同时,应加强对抗滑工程的施工管理,由于滑坡治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抗滑桩、锚索、排水洞等滑坡治理主体工程,必须由有类似施工经验、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
[1]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南通道蛇岭隧道进口南侧高边坡勘察报告[R].
[2]JTJ064-8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
[3]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4]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