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2-07-01祁振宇
祁振宇
由于在某些程度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思想品德课堂始终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进行,课堂教学缺少生气,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了教学效果。总的说来,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无效劳动。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有效性是教学的命脉,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如何提高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呢?笔者结合实践谈一些体会。
了解学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点,新课标提出以学论教的观点。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不是教师表演的道具和观众,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的引导最终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互动等多向互动的和谐的课堂教学。
其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具有某种兴趣,就成为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学生就会主动、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要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其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互联、互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性。
其三,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我们应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整合来确立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目标的确立与落实。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应试教育对知识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为确立落实知识目标,首先,一定要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实践证明知识目标任务越明确、具体,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效果就越好。其次,发挥教师在知识目标落实中主导地位和作用。
二是能力目标的确立与落实。能力目标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为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确立基本的相关的能力目标,同时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能力目标。落实能力目标一定要把理论和和实践相结合。
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立与落实。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在讲授《生命宝贵》时,笔者先让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是什么及为什么,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紧接着追问:假设你们所喜爱的生命突然离你们而去了,你感觉如何?通过种种设问,让学生珍爱生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其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通过运用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正确地领悟情感;通过创设情境来加强情感培养,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朝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如在讲授《与人为善》时,笔者结合汶川地震,引用了许多先进人物事迹和灾后全国上下对灾区的无私支持和帮助,争献爱心感人事迹,让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
此外,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自身应具备一定的素养。
其一,要具有优良的政治品格。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第一位。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例如,有的教师讲社会责任时,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这样的课堂也是在“演戏”。可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
其二,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黄宗羲曾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政治教师必须善于不断认识,提高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等。
其三,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感人者,莫过于情”。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政治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政治课教学的灵魂。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如果我们的课堂能让教师和学生都愉悦其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舒畅地完成教学,这样的和谐课堂则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的推广,是教学的生命。我们要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加以解决,为新课程的顺利进行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