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专用高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
2012-07-01□陈桥
□陈 桥
古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之地,也是中国最大酱酒生产地和中国名酒郎酒产地。近年来,古蔺县紧紧抓住“打造白酒金三角”契机,将酱酒专用高粱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产业来抓,高粱生产的乡镇由原来的13个发展到17个,种植面积逐年呈万亩上升趋势。为科学防治酱酒专用高粱病虫害,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笔者通过对全县主要高粱生产基地乡镇多年选点观察和系统调查,结果发现,为害酱酒专用高粱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苗枯病、炭疽病、小地老虎、蚜虫、桃蛀螟等,通过应用农业、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有效减轻和防止了酱酒专用高粱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为酱酒专用高粱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目的提供了技术指导。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苗枯病、炭疽病、地老虎、蚜虫、条螟、桃蛀螟等,病虫害发生率一般不超过5%。
1.主要病害
(1)高粱立枯病 主要为害幼苗。多发生在2~3 叶期,病苗根部红褐色,生长缓慢。病情严重时,幼苗枯萎死亡,引致缺苗。高粱生育中后期也偶有发生,根部受害发病后,引致高粱烂根。
(2)高粱苗枯病高粱生长到4~5片叶子时即可发病。发病始于下部叶片,后向上扩展。染病叶片生紫红色条斑,渐联合,致叶片从顶端逐渐枯死,种子根变褐,须根少而细。早春和初夏阴雨连绵,昼暖夜凉天气有利发病。种植地块低洼积水,田间郁闭高湿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会加重发病。
(3)高粱炭疽病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为害叶片,导致叶枯,造成高粱死苗。叶片染病病斑梭形,中间红褐色,边缘紫红色,病斑上现密集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炭疽病多从叶片顶端开始发生,严重时造成叶片局部或大部枯死。叶鞘染病病斑较大,椭圆形,后期也密生小黑点。抽穗后,病菌还可侵染幼嫩的穗颈,受害处形成较大的病斑,其上也生小黑点,易造成病穗倒折。此外还可为害穗轴和枝梗或茎秆,造成腐败。该病在多雨年份或低洼高湿田块普遍发生,致叶片提早干枯死亡。拔节孕穗期气温偏低、雨量偏多可造成流行为害,导致大片高粱早期枯死。
2.主要虫害
(1)小地老虎 在春季为害最重,主要以一代幼虫为害高粱幼苗,造成缺苗。为害时初孵幼虫多取食幼苗嫩叶、叶肉、残留表皮。2 龄后,昼伏夜出,把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4 龄以上幼虫,可咬断幼苗基部嫩茎。
(2)高粱蚜虫 主要有高粱蚜、玉米蚜、禾溢管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等。主要寄生在叶片背面,由下向上扩展。成、若虫聚集在植物的叶片和嫩茎或嫩枝上,以针吸式口器吸食汁液,使叶片卷曲皱缩、变黄,植株矮小至萎缩而死,同时传播病毒。被害植株轻则变红,重则造成叶枯,使穗粒不实或不能抽穗,甚至严重减产或绝收。
(3)高粱条螟 幼虫聚集于心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待心叶伸出时可见网状小斑或很多不规则小孔。幼虫在心叶内发育至3 龄后,便从节的中间叶鞘蛀入茎秆,遇风时受害处呈刀割般折断。初孵幼虫有时也为害幼穗。春季降雨较多的年份,第一代发生严重。
(4)桃蛀螟 桃蛀螟是高粱穗期主要害虫。成虫夜间活动,有较强趋光性,成虫羽化后白天潜伏在高粱田经补充营养才产卵,把卵产在吐穗扬花的穗上。初孵幼虫蛀入高粱幼嫩籽粒内,用粪便或食物残渣把口封住,在其内蛀害,吃空1粒又转1粒。3 龄后吐丝结网缀合小穗中间留有隧道,在里面穿行啃食籽粒,严重的把高粱籽粒蛀食一空。此外,还可蛀秆,抽穗后钻蛀茎秆,引起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折断。桃蛀螟多雨年份发生重。
二、防治对策
1.防治策略 选择抗性品种,加强农业和物理防治,适时正确选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防治,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社会允许范围内。
(1)选用抗性较强品种 如红缨子、青壳洋等优质糯高粱品种。
(2)抓好农业防治 一是药剂拌种,适期早播,培育壮苗;二是搞好肥水管理和中耕除草,合理施用氮肥,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用量,及时搞好田间排涝除湿;三是高粱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秸,消灭病虫越冬场所,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四是集中成片种植,分散虫源,减轻大面积为害,方便统防统治。
(3)搞好物理防治 一是根据多数高粱害虫趋光性较强特点,安装频振灯诱杀害虫成虫,减少田间产卵量;二是根据蚜虫趋黄特点,悬挂黄板粘杀有翅蚜虫。
(4)合理选用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为害发生情况,适时、合理、科学选用化学防治措施。
2.农药使用基本原则 在减轻病虫为害损失的同时,保证人和作物安全,即保证高粱农药残留不超标、不造成药害。首先是禁止使用敌百虫、敌敌畏、甲胺磷、水胺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和除草剂等对高粱有药害的农药;其次是正确掌握农药使用浓度;再次是谨慎使用复配剂农药、新农药和成分不明农药,对药害不明农药,如确需使用,在大面积使用前必须先作药害测定。一般1个农药品种在整个高粱生育期使用1次效果最佳,而且应严格按照所使用农药品种的安全间隔期规定使用。
3.防治技术措施
(1)苗期病虫害防治 该时期的主要病虫害为小地老虎、蚜虫、立枯病、苗枯病等。主要防治措施有:①播种方式宜选择育苗移栽,育苗首选漂浮育苗,其次是肥球和方块育苗。不提倡撒播育苗,杜绝直播。②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用清洁水选种并浸泡6 小时,适当晾干后,用旱育保姆拌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③带药移栽。移栽前2~3天,用吡虫啉或氯虫苯甲酰胺,加硫菌灵或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对水喷雾。带药移栽,可控制或减轻高粱移栽本田后生长前期的病虫为害。④药剂防治。小地老虎:小地老虎发生严重时,可在晴天傍晚或早上7 时前,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g 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g 对水70kg,将药液喷洒在高粱苗的根际周围即可。也可单独采用诱杀、毒饵等措施防治。高粱蚜虫:高粱蚜虫发生严重时,亩用40%福戈8g 对水60kg喷雾,也可选用吡虫啉等对水喷雾。高粱立枯病: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灌根或喷洒,也可用12%恶霉灵3000倍液喷雾。高粱苗枯病: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控制病情扩展。可选用恶霉灵、甲基托布津以及多菌灵等药剂喷雾或灌根。
(2)拔节孕穗期病虫害防治 移栽后至破口抽穗期主要害虫是蚜虫和螟虫类;主要病害是炭疽病、纹枯病。此期病虫防治应以加强田间管理为主,根据病虫发生情况辅以药剂防治。①钻心虫类防治。可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喷雾于高粱喇叭口内,也可用杀虫单或阿维菌素、吡虫啉等药剂均匀拌入12.5~15kg/亩干细土制成毒土,在晴天上午均匀撒施于高粱喇叭口内。②炭疽病。可用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代森锰锌等从孕穗期开始喷雾1~2次。并可兼治其它叶部病害。③纹枯病。发病初期,亩用井岗霉素20%可湿性粉剂20g 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g,对水50~60kg,对准发病部位均匀喷雾。也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7~10天后再用药1次。
(3)穗期病虫害防治 穗期病虫害种类较多,但主要虫害是桃蛀螟,其次是条螟、粟穗螟等。病害主要是高粱炭疽病,其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是高粱生长的中期。因此,高粱穗期的防治重点对象是以桃蛀螟为主的穗部害虫。这一时期,害虫成虫在高粱始穗期开始上穗产卵、孵化并进行为害。对穗期病虫害的防治应采用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①物理防治。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产卵量,减轻虫害为害。开灯时间为高粱始穗期起直至蜡熟期。②药剂防治。高粱齐穗期为施药关键期,一般以施药1次为宜。可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g 或1.8%阿维菌素25g 对水50~60kg 喷雾防治。也可选用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对水喷雾。喷药时要喷到穗部中间,淋透。施药时间以下午4时后为宜。同时,因高粱植株较高,施药人员要注意安全防护,佩戴好防护镜和口罩,防止药液溅入眼睛和呼吸入体内。③加强田间管理。发现黑穗病病穗要及时拔除,要求在出现的灰包尚未破裂前进行,然后集中深埋或烧毁。④减少越冬虫量。高粱收获时在田间、晒场用机器或人工脱粒,不要将未脱粒高粱穗堆放在室内或屋檐下过夜,减少穗部各种害虫的有效越冬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