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2-06-30李玉轩
李玉轩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治疗多以降压、扩容、扩张血管等对症治疗为主,但总体疗效欠佳。有关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可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后继发性的脑部损伤[1]。笔者近年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较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内三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43~79岁,平均(61.3±7.8)岁。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标准[2]。血肿部位:基底节57例,脑叶13例,丘脑11例,小脑9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h内就诊,均无脑疝,出血量均<30mL;均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肝肾等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卧床休息、吸氧、止血、镇痛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2~4次/d,以达到脱水降低颅内高压的目的,给予降压药物降低血压,使血压维持在140~150mmHg/80~90mmHg,对于伴有发热患者,给予退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剂量:将10mg尼莫地平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评定疗效。评定标准参考焦景亚等[3]研究标准:(1)痊愈:神经功能缺损
评分减少90%以上;(2)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3)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以下或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较为常见,其病理改变是因血肿对脑组织的机械压迫,导致发生继发性脑缺血、水肿等损害。其中,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引起的脑损害最为严重。当脑实质出血后,会破入脑室系统,从而造成继发性脑部出血,故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脑实质出血及继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特点。因此,当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出血时会有血肿压迫、发生水肿及颅内高压等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流量持续减少、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及血管阻力增高等。有关研究表明,脑出血后脑部血肿的形成时间约15min,且随着局部脑血流量的降低,在2h左右血流量可至最低水平,从而导致血肿周边脑部缺血,发生血源性或细胞性脑水肿,在此期间可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进一步加重脑部神经功能损伤[4]。尼莫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钙通道上的双氢吡啶受体,使钙通道关闭,从而起到降低细胞内钙浓度的作用[5]。此外,尼莫地平具有较强的脂溶性,用药后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通过扩展脑血管、增加脑局部血流量,起到改善继发性脑损伤,促进血肿溶解、吸收的作用。我科近年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上取得了较佳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缩小血肿及水肿量,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同时,提高了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在促进血肿吸收的同时改善其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较佳药物。
[1]欧阳石石.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7):149-151.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3]焦景亚,黎俊芝.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5):421-423.
[4]陈旭,耿翔.脑出血的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12):947-949.
[5]王家泉,毛春.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6(14):42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