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把握中国文化的路线图
2012-06-30秦阳
| 文 ·秦阳
楼宇烈的《中国的品格》,确实体现了大家的学问,成一家之言。作者以平实语,梳理了中国文化的脉络与体系,讲述传统文化的精粹,总结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讲解得如此通俗又到位,提纲挈领,简明清晰
《中国的品格》这个书名所指向的内涵,显然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框架问题,一般攒国学畅销书者是讲不通的,非楼宇烈这样的大家主讲不可。本书是根据楼先生前几年的一个系列讲座整理而成,生动、简要,深入浅出,可以作为普通读者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化的一份纲要或路线图。
本书分为八讲,独立成章,又相互联系,以一个清晰的脉络将中国文化的主体框架构建陈述了出来,并对中国文化的许多重要概念作了阐释,多有精辟论述。第二讲提出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反对“拜神教”和“拜物教”。中国文化不用神来决定人的命运,我们不做物质欲望的奴隶,所以,中国文化是以人的自我提升、超越和完善作为根本。“人文”相对“神文”、“物文”,指人不受神、物的奴役,凸显人的自我价值;人文教育,强调礼乐教化,反对强力压制。第三讲中指出中国文化典籍繁多,但却统之有序,从思想的角度上说,可以统贯到三玄、四书、五经这几部根源性的典籍中;从历史的角度上说,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儒释道三个体系,如一鼎三脚,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支撑起中国文化大鼎。接着第四、五、六讲就讲了儒家、道家、佛教与中国文化。儒家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提倡自己创造;佛教讲人的一切烦恼、痛苦都是人自身造成的,要除去贪嗔痴;道家认为,要遵循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不以个人的意愿去改造,强调自然无为。三者都提倡人要反省自求、提升自我。作者在第七、八讲中,把中国文化精神具体落实到实践上来阐述,认为传统艺术和中医有代表性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也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但作者能自成其说,很能引人思考。
《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著南海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本书开篇的第一讲,可能比较惹读者争议。看过一些网上评论,一些读者误读为作者一味拔高中国文化,对外来先进文化持孔庆东式的反对态度。以楼先生对中国文化之精熟,怎么不知道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开放和多元促进文化繁荣强盛的史实经验?怎么不知道,如今天下大势更不容许在文化上保守自封、夜郎自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作者某些“偏激”的言词,如“抵御文化入侵”、“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优越”,不过是针对国人不珍惜中国文化,当下世道人心出了很严重问题,而一时所作的“愤急”之语。或者是为了某种“政治正确”吧——看官别觉得楼先生缺乏“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出版界的朋友们告诉我:“当今与邓时代比,螺丝在拧紧,而且越拧越紧。”
通读全书,体会楼先生的本意,是强调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要树立中国文化主体意识,以对话和交流的态度去与别的文化打交道,不要盲目西化和崇洋;只有在对我们自己民族文化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的自信、做人的自信和国家的自信。传统与现代化非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中国文化在今天不是无用,而是有大用,因为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其核心精神可以作为各项事业开展的基础,中国的现代化要有自己的文化根本和底蕴。我们不能只靠模仿和制造,而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别人的经验,去创造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新东西。中国文化的主流品格从来就不是保守的、盲从的,而是开放的、自信的,兼容并蓄,敢用人长,勇于创新,与时俱进。